八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发布 2023-01-03 22:49:28 阅读 4291

《众数、中位数》教学案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再创造”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才能纳入认知结构,才能成有效的和用得上的知识。

一、情景描述:

片段1、故事引人---骗人的平均数。

师:前不久,李叔叔下岗了,于是他不得不再找工作,一天,他在街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招聘信息:本超市现招聘员工若干名,,李叔叔一看条件不错,就应聘做了超市的一名工作人员。

可第一个月他只拿到工资550元,第二个月也只有600元。他去对经理说:“我已经问过其他工人,没有一个工人的工资超过1000元,平均工资怎么可能是每月1000元呢?

”超市的经理拿出了超市工作人员的工资表:

问题(投影呈现):请大家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经理说月平均工资1000元是否欺骗了李叔叔?

你有什么想法?

生1:刚才我算了一下,这11个数的平均数是1000元,所以月平均工资1000元没有欺骗。

师:对,我们学过平均数的知识,平均数是1000元是没有错的。

生2:我认为欺骗了,因为两位经理的工资很高,而员工的月平均工资不到1000元。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2:因为两位经理的工资分别是3000元和2000元,而剩下的7人的工资最多的一个也只有700元,这样7位员工的平均工资肯定不到1000元,可以说他们欺骗了李叔叔。

师:你的分析有一定道理,看来这组数据中,由于出现了两个特别的数据,所以平均数1000不能真实反映多数员工的工资水平。那么,应该用怎样的数反映这个超市的工资水平比较合理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来共同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揭示课题:中位数。

片段2:概念教学。

前面以故事形式导入新课,对新课内容的学习作了较好的铺垫,学生已对众数和中位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与理解,这时,教师先让学生自学教材内容,然后分组讨论下面的问题(教师可在学生自学时板书问题,并可指定小组重点讨论的问题,以便控制授课时间)。

问题2 结合书本知识与前面的故事,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众数与中位数的概念。

指出两者的根本区别之处,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唯一的吗?

片段3 学生思考:

如果你找工作,你会怎样去了解工作报酬?

写出“骗人的平均数”故事的结尾。

写出生活中应用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实例各一个。

二、课后感。

这节课利用问题的引伸开放,引导学生抓住概念实质,理解其精髓,掌握其特点,应用讨论式教学方法,不仅很好的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而且,通过问题的讨论、分析、归纳,提高了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具体问题,加强理性思考,真正让课堂的价值通过师生间的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让自己的每一堂课都是实实在在的课。

八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矩形。唐明才。知识结构。重难点分析。本节的重点是矩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矩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教法建议。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和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1.矩形的知识,学生在小学时接触过一些,可由小学学过的知识作为引入。2.在对性质的讲解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

八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平均数 学情分析 本班的学生的数学基础总的来说较好,但还是有部分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加权平均数容易混淆。因此本节课一定要把计算平均数的公式运用作为重点。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为了把枯燥的知识变得生机盎然。在备课时,我们根据课标,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适当整合 ...

八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一次函数 教学案例。咸丰民中黑家勇。一 教学内容说明。本节是学习函数的第一阶段。本次课要完成一次函数图像的画法和一次函数的性质的学习。既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拓展,又是 用函数的观点看方程 组 与不等式 的基础。考虑到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对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