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教学案例

发布 2022-12-18 03:37:28 阅读 4409

⑤试实验用的材料大小颜色一样吗?

**二:动物的绕道取食

1、 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制定计划。

3、小组内对**计划进行讨论和完善。

4、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讨论:①不同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一样吗? 如果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这项**活动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四、拓展创新。

1、下列是两位同学对动物学习行为的讨论:

甲:动物的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有重要意义,遗传因素对动物学习行为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乙:遗传因素对动物学习行为的形成不起作用。例如:

普通的猴子不会打篮球,但是马戏团的猴子经过训练却能准确的投篮,可是它们的遗传因素基本相同。我认为训练在动物学习行为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1)你赞同甲同学的观点吗?为什么?

2)乙同学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2、走迷宫的蚯蚓要经过200次以上的尝试和错误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而走复杂迷宫的白鼠学习就快得多。为什么?

五、归航拾贝。

六、达标测试。

第五单元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二节细菌。

张雪蓁。教师寄语:科学上伟大的发现,都需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细菌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2、能力目标:通过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细菌发现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重难点:重点是“细菌的形态和结构”,难点是细菌的生殖。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

夏天吃剩的肉汤过一段时间会变质,我们知道是因为里面有了细菌,那么,细菌是从**来的呢?最初,微小的细菌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请同学们课下查阅资料,阅读列文·虎克发现细菌的故事。)

二、合作**。

认真阅读课本整节内容,不要放过任何细节噢,10分钟后,完成下列问题:

1、 细菌的发现:

1) 第一个看到细菌的人是谁?被称作“微生物学之父”的又是谁?

2) 巴斯德通过著名的“曲颈瓶实验”向世人证明了什么?

2、 细菌的形态、结构:

1) 细菌有哪几种形态?它们是群居生活的吗?

2) 细菌有哪些基本结构?有哪些特殊结构?

3) 细菌结构与植物细胞相比有哪些区别?

4) 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及作用是什么?

3、细菌的生殖:

1)细菌的生殖方式是什么方式?

2)细菌无处不在的原因是什么?

三、拓展创新。

1、植物的营养方式是什么?试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与植物有什么区别?

2、细菌的芽孢是生殖细胞吗?为什么?

四、归航拾贝(清点今天的收获!)

五、达标测试。

第五单元第五章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a

张雪蓁。教师寄语:我们要有辨证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任何事物!

教材分析:本节从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引入,列举实例,介绍了细菌和菌对动植物以及人的危害,接着又讲述了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实例,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全面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本节学习的重点是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难点是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能说出细菌和真菌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和举例,培养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的看问题。

学习重点: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学习难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认真阅读课本自主完成以下内容。

1、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 。如果没有没有细菌和真菌生物圈会是什么状况呢。

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和这些物质又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的等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2、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生活,他们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体患不同疾病。举例;有一些细菌使人患病如。

有一些真菌使人患病如真菌使许多植物患病如。

3、共生是指 。如地衣是和生活在一起。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

与植物共生。

二、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充当什么角色?闭上眼睛想一下:如果把地球上的细菌和真菌全部消灭掉,会出现什么情景?那么,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到底都有哪些作用呢?

三、合作**。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了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完成下列问题:

1、细菌和真菌主要的营养方式是什么?它们在物质循环中其什么作用?

2、有些细菌和真菌营寄生生活,可以引起动植物和人类患病,你知道的有哪些?(看谁知道得多!)

3、什么是共生?你能举出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是如何共生的吗?

四、拓展创新。

1、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是为什么?

2、有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寄生在动植物体内,使它们患病,有些则可以与动植物共生,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的关系呢?

五、归航拾贝(清点今天的收获!)

你这节课的收获是:

你这节课的困惑是:

六、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引起梨和香蕉腐烂的细菌是。

a 链球菌 b 枯草杆菌 c 根瘤菌 d 酵母菌。

2、人足癣是由哪些生物引起的疾病。

a 细菌 b 真菌 c 病毒 d 寄生虫。

3、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a 生产者 b 分解者 c 扑食者 d 危害者。

4、下列不是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疾病的是。

a 烟草花叶病 b 棉花枯萎病 c 小麦叶锈病 d 玉米瘤黑粉病。

5、对人有益出的细菌是。

a 链球菌 b 结核杆菌 c 根瘤菌 d 肺炎双球菌。

6、大豆等豆科植物根部长有根瘤,其叙述错误的是 (

根瘤菌寄生所致。

根瘤菌多与豆科植物共生。

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含氮物质供植物生长。

植物可以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草食动物的胃肠内,有些种类的细菌,可以帮动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而动物也为这些细菌提供共生的场所和食物,细菌和草食动物的这种关系称为 (

a 寄生 b 竞争 c 捕食d 共生。

七、学习感悟。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案例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课堂反思 本节课 用药和急救 一课分为两课时上,其中的第二课时集中练习用药急救中的基本生活技能,改变了过去老师把技能和实践通常放到课后,课上不做交流的方式。这就使所有同学都能不同程度地参与,把制作旅行小药箱和急救的技能尽可能落到实处。制备旅行小药箱的重点放在适应不同旅行地点 目的和...

八年级教学案例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九课 我们崇尚公平 第一框公平是社会稳定的 天平 教学案例。一 案例背景。八年级阶段的中学生对公平或不公平的现象并不陌生,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和思考,感性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的量,可是他们对公平和公平对社会稳定 个人发展的意义缺乏理性的思考和清晰地认识,不利于学生树立公平意识。本框题所...

八年级生物上册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案例新人教版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撰写人。时间。性教学实例。附一 板书设计。附二 堂上检测题。一 选择题。1 生物分类依据 a 生物的行为 b 生物的外形 c 生物的结构 d 生物的形态结构等特征。2 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是 a 花 果实 种子的特征 b 花的特征。c 根 茎 叶的特征 d 根 茎 叶 花 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