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学教案

发布 2023-01-03 22:24:28 阅读 7142

第3课《土地改革》

学习目标:1、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时间和主要内容;

3、掌握和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土地改革的原因、时间和基本内容。

学习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和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第一段和第二段概括土地改革的原因、起止时间和基本内容。

2、简述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二)合作**: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1)土地改革的原因有哪些?

2)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为什么要保存富农经济?

3)你知道现在的土地所有制和土地改革完成后的所有制有什么不同吗?

三)拓展延伸。

你知道我们现在农村施行的是什么政策吗?他和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共同作用是什么?你能为党和**为 “三农”建设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吗?

四)系统总结。

土地高度集中土地改革历史意义。

农民无地颁布《土地改革法》

阻碍农村经济基本内容废除、巩固、解放、准备。

和社会发展。

五)巩固训练。

1、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是在(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宪法》

2、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是在( )

a.2023年 b.2023年 c.2023年底 d.2023年。

3、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子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2023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九万八千多个,修堤坝二万二千多座,修沟渠四千多公里,受益田地七百五十万亩。

辽宁全县二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由于翻身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粮食产量不断增加。2023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2023年增长26.

9%。1)依据材料所述,说说土地改革的意义。

2)解放后,土地改革以哪一年颁布的什么法为指导?

六)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八年级学生历史学情调

八年级学生历史学情调查。1 你对历史课感兴趣吗?a非常感兴趣 b比较感兴趣 c不感兴趣。2 你喜欢怎样的历史课?a教师主讲 b教师设问,学生自主 c学生自学。3 学习历史过程中,你一般是。a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b对什么感兴趣就学什么。c不知道该学什么。4 在历史课堂上,你的发言。a积极主动参与发言...

八年级历史学案修正

课题第1课鸦片战争。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 能准确说出 1 虎门销烟的时间 领导人 意义。2 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 侵略国 结果 影响。3 南京条约 签订时间 内容。2 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影响。重点 1 林则徐的虎门销烟。2 中英 南京条约 难点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学习过程。...

八年级历史学情分析

引导学生入门,压力促使学生坚持,并快速前进,成功则坚定了学生的信心,获。得了希望,反过来又进一步激发兴趣,坚定信心,实现理想,达到目的。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地探索,进一步地了解学生,总结教学经验,以更好的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圆满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促进学在上一个学年,我担任了七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