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 《幽径悲剧》学案

发布 2023-01-02 02:23:28 阅读 1220

《幽径悲剧》学案。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联系生活,理解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人人都应维护真、善、美的决心【重点阐述】感悟美之被毁在作者心中引起的哀痛和愤懑。【突破策略】在反复阅读中体会、品味、感悟。【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认识作者。

二、预习生字词应答应当抖擞惆怅...摇曳绽放潋滟猬集...虬干万斛愚氓毛骨悚然...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

1、文章题目叫《幽径悲剧》,那么这个悲剧的主角是“谁”呢?2、这个主角的不幸遭遇是什么呢?3、“我”面对这个悲剧是什么样的心情?(可用文中一个词语概括)四、深入分析。

1、本文实际上写的是一株古藤萝的悲剧,但作者到哪一小节才写到古藤萝?为什么这么迟才让主角出场?

前面写了什么内容来为古藤萝的出场进行铺垫?2、写幽径是一个铺垫,那么文中哪一句很明显地说明了描写幽径的神奇是对古藤萝的烘托?3、进入第七段,有没有直接写悲剧?

在看到悲剧之前,作者先向我们展示了什么?4、这株古藤萝简直是美的化身,它的被毁实在是一个“悲剧”。文章中最能表达出悲剧感的是哪一段?

5、文章最后五段抒发了作者因古藤萝被毁的强烈的痛悼之情,论述了“我”为古藤萝而伤心的原因,请大家带着感情读一读第12—16自然段,看看其中哪一段最能体现作者悲哀至极的感情?作者说“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

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到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作者反复渲染古藤萝那种“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的情感。古藤萝真的有这种情感吗?

6、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7、那么作者对真、善、美的维护会不会继续下去?从**看出来?五、拓展提高。

被砍的藤萝一定有一肚子的话没能说出来,请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它们说出来。(提示:要以第一人称来写,注入自己的感情。)六、课堂小结。

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第1页共1页。

八年级语文幽径悲剧

幽径悲剧 教案。学习目标 1 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藤萝之美。2 根据文章内容,藤萝被毁的原因。3.通过诵读和 领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学习过程 同学们,昨天,老师给你们布置了课前学习任务,你们已经带着问题预习了 幽径悲剧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季羡林的 幽径悲剧 来共同 一个关于美和悲剧...

八年级语文幽径悲剧季羡林

幽径悲剧。季羡林。出家门,向右转,只有二三十步,就走进一条曲径。这一条路在燕园中是极为幽静的地方。学生们称之为 后湖 他们很少到这里来的。小径一面傍湖,一面靠山,蜿蜒曲折,实有曲径通幽之趣。山上苍松翠柏,杂树成林。无论春夏秋冬,总有翠色在目。湖面是荷塘,夏天,绿叶接天,红荷映日,仿佛从地下深处爆发出...

八年级语文 《幽径悲剧》教案

幽径悲剧。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主要运用描写和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2 理解文章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不移地维护真 善 美的决心。重点难点 1 重点 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2 难点 强烈的悲剧效果。教学时数 二教时第一教时。一 导入作者简介。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 作家 学者。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