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治水必躬亲》导学案

发布 2023-01-01 18:01:28 阅读 1754

治水必躬亲。

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通过正反对比论述观点。2、认识海瑞这一人物形象。3、理解文言大意。

4、理解文中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了解一些固定的文言句式。【重点】:理解文言大意。【难点】:论证方法的运用。【课时安排】:2—3课时【知识链接】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地制宜,终将水患**,被后世传为佳话。

清官海瑞,他体恤民情,严惩**污吏,与包公齐名,被称为“海青天”。可是同学知道吗?他在治水上也颇有成就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海瑞治水的文章--《治水必躬亲》,看看他是如何治理水患的。【学习过程】

教师板书课题,解读学标。个人自主学习。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泥于掌故妄意潴有浅深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亲劳胼胝未尝横索一钱好逸而恶劳2、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是。

不可执一固执一端,不知变通②泥于掌故拘泥③妄意妄想。

盖地有高低大概,表示猜测⑤潴有浅深水停聚的地方⑥非相度不得其情观察和测量⑦非咨询不穷其致经济条件差⑧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自。

亲劳胼胝手脚因劳动而磨成的茧子⑩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重量单位3、用停顿符号标出下面句子需要停顿的地方①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③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4、请从下面一句话中概括出两个成语。

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三、汇报个人学习成果。

四、小组合作**。

1、请分析一下本文的结构。

2、请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

3、文中列举海瑞的事例有何作用?在你的眼中海瑞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五、课堂总结。六、课后达标测评。

1.文中“海忠介”即___是___朝代)曾骂过皇帝的清官。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杂文家___曾写过一部关于他的历史剧2.翻译下列句子。

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3)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3.第二段就治水问题作者讲了两个方面,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这两个方面的结果,并用自己的话概括造成这两种结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作者在这段文字中表明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的“盖”字是句首发语词,表明下文要就自己的观点发表议论。

b.第二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治水,一实一虚,对比分明,很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c.作者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第一段讲道理,第二段侧重摆事实,讲道理与摆事实相结合很好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d.第一段中“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构成排比,很有气势;“是以”一句是对上文的总结,并运用了对偶的句式。

6.为什么说治水“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用课文原句回答。(3分)

7.治水要防止哪些现象?用课文原句回答。(3分)

8.如果将第。

一、二段的位置颠倒,其文章的表达效果会怎样?

学后反思】

八年级语文上册治水必躬亲作业苏教版

治水必躬亲 课堂作业。1.给下列字注音。潴 胼 胝 逸 2.解释下列加粗字。1 泥于掌故 2 穷其致 3 后事可举 4 躬历山川。3.治水必躬亲 选自作者是 朝代 的 4.根据下列词语中加粗字各写一个成语 1 泥于掌故 2 躬历山川 3 好逸而恶劳 4 计利而忘义 5.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是...

八年级语文上册《治水必躬亲》作业苏教版

治水必躬亲 课堂作业。1.给下列字注音。潴 胼 胝 逸 2.解释下列加粗字。1 泥于掌故 2 穷其致 3 后事可举 4 躬历山川。3.治水必躬亲 选自作者是 朝代 的 4.根据下列词语中加粗字各写一个成语 1 泥于掌故 2 躬历山川 3 好逸而恶劳 4 计利而忘义 5.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是...

八年级语文上册治水必躬亲教学实录苏教版

治水必躬亲 教学实录。一 导入。师 脸带微笑询问一同学 你喜欢什么?生 略带紧张地 乒乓。师 噢 指着另一位同学 你呢?生 我喜欢电脑 篮球。师 同学们想知道我喜欢什么吗?生 异口同声 想。师 我喜欢电脑 喜欢足球,更喜欢篮球,我是nba的忠实观众。学生意犹未尽。稍停 师 刚才我们之间的问答,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