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

发布 2022-12-30 14:42:28 阅读 9863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检测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给出的数据中最合理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b.成年人的步幅约为1dm

c.一本初中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5cm d.人洗澡时水温接近100℃

2. 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3. 在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abcd图1

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将已上升的水银柱甩回玻璃泡中。

b.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只有当温度计内液面停止上升(或下降)时才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面相平。

d.温度计虽然不能用它来测量超过它最高刻度的温度,但对于低温都可以测量。

5. 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 )

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 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d.无法确定。

6. 炎热的夏天,在阳光的烧灼下,柏油公路会变软,这一现象说明( )

a.柏油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受热后逐渐变软 b.柏油是晶体,受热后未达到熔点,先变软。

c.柏油是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已经开始熔化 d.柏油的硬度不够,不能确认柏油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7. 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 )

a.豆腐自身冻缩形成的 b.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

c.外界的冰扎进豆腐形成的 d.豆腐自身膨胀形成的。

8. 在电子技术中,经常用锡来焊接电路的接头。图2中,能正确表示锡在焊接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

abcd图2

9. 医生在发烧病人的身上擦拭酒精溶液,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这样做的依据是( )

a.酒精熔化时吸热 b.酒**化时吸热 c.酒精汽化时吸热 d.酒精升华时吸热。

10. 寒冷的冬季,在北方的窗户上会出现美丽的冰花,这是( )

a.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b.水蒸气的凝固现象 c.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d.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11. 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江河湖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12. (2013·山东潍坊)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打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也出现“白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发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c.在这两种“白气”形成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 d.这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3. 常用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___它的单位是___用符号___表示。在图3中,温度计甲的读数是___温度计乙的读数是___

14. 一支没有刻好刻度的温度计,插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长度是5cm;然后插放在烧杯内正在沸腾的水中时,水银柱长度为30cm;若用温度计去测量某液体,水银柱长度是15cm,则液体的温度是___

15. 超市里正在**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要___但温度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16. 在**冰的熔化规律时,小芳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完成填空。

冰的熔点是___从开始加热经过2min,冰处于___态(选填“固”或“液”)。

17. 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窖里的菜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会___热,而使菜窖里的气温不至于太低。

18. 液体的汽化有两种方式:一是___二是___使气体液化也有两种方法:一是___二是___能够使所有的气体发生液化的方法是___

19. 当一个白炽灯泡用久后,与同型号新灯泡比较会发现它里面的钨丝变细了,且灯泡内壁变黑,说明钨丝工作时温度高,先发生___后在停止工作时遇冷发生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20. 如图4所示装置用于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纠正错误后,进行正确操作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气泡变化的情况是。

21. 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22. 北方的冬天早上,玻璃窗上会结一层冰花,那冰花在窗内还是窗外?为什么?

23. 刘娟同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妈妈做家务,她在一次消灭房间里的蚊子时,用的是气雾杀虫剂。刘娟同学用这种杀虫剂喷洒了一会儿后,手明显感觉到盛杀虫剂的金属罐变凉了,她摇了摇金属罐,明显感觉到罐里有液体,她又通过阅读说明书得知这种杀虫剂是用一种极易挥发的化学原料和药物配制而成的。

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金属罐变凉的原因。

24. 端午节,小华和小冬帮妈妈煮粽子。煮粽子的水烧开后,小华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

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粽子煮熟;小冬则认为,水沸腾后应改用小火,盖上锅盖,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粽子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请写出理由。

四、**题(25题9分,26题12分,共21分)

25. 小英和小芳同学分别在做“观察海波的熔化”实验,使用了如图5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英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海波的熔点是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小芳同学实验时发现海波熔化时间短,不便于观察熔化时的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在不改变原来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你告诉她一种延长海波熔化时间的方法。

26. (2013·山东枣庄)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从图6中a、b两套实验装置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

图61)甲组同学从水温升高到90 ℃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分钟为止,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甲组同学选择的是选填“a”或“b”)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都选择了另外一套实验装置,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是:水的不同。

3)实验后,甲组的同学对大家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如果不对水加热,能让水重新沸腾吗?老师马上将一杯停止沸腾的水放进能抽气的密闭玻璃罩中,如图d所示,接通抽气机电源,随着玻璃罩中空气的抽出,热水居然沸腾起来。

通过分析,同学们知道了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是:抽气机抽气时,玻璃罩内的气压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的沸点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因此在不加热的情况下,水能重新沸腾。

第二章物态变化检测题参***。

1. a 解析: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选项a符合实际;成年人的步幅约为1m,选项b不符合实际;一本初中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1cm,选项c不符合实际;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约为40℃,选项d不符合实际。

2. d 解析:防冻剂与水相比不易冰冻,说明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低;防冻剂与水相比不易开锅,说明防冻剂的沸点比水高。

3. d 解析:a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不正确。

b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不正确。c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充分浸在被测液体中,没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使用方法正确,但读数方法错误。d图中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读数方法也正确。

4. d 解析: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将已上升的水银柱甩回玻璃泡中,这样才能准确测量病人的体温,选项a不符合题意。

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能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不会偏高或偏低,选项b不符合题意。只有当温度计内液面停止上升(或下降)时才读数,且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液面相平,这样测量值会更准确,选项c不符合题意。所测温度高于温度计能测量的最大值时,容易损坏温度计,低于温度计的最小值时,温度计也不能使用,选项d符合题意。

5. b 解析:这两盆水(内含冰块)无论放在阳光下,还是放在阴凉处,都是冰水混合物,其温度都为0℃。选项b正确。

6. a 解析:柏油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它是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由硬变软的。选项a正确。

7. b 解析: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

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一定质量的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冰再熔化成水,就形成了小孔。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

8. d 解析:锡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选项a,是晶体先凝固降温,后熔化升温的过程,不合题意;选项b,是非晶体先凝固降温,后熔化升温的过程,不合题意;选项c,是非晶体先熔化升温,后凝固降温的过程,不合题意;选项d,是晶体先熔化升温,后凝固降温的过程,符合题意。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2009年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江苏省选拔赛,科学 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10.5物体的浮与沉。徐州市撷秀中学聂万里。10.5物体的浮与沉徐州市撷秀中学聂万里。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在水中有的沉下去 有的浮起来这一现象出发,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 物体的浮与沉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下 8.3 摩擦力 教学实录。图布新巴图。摘自 tu的博客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发现问题 教师 市民守则 的第七条内容还记得吗?学生 不乱扔杂物。教师 乱扔瓜果壳不但不卫生,而且还有可能造成伤害事故,请同学们看一段录象。录象 一块西瓜皮害了一条人命,这一飞来之祸与摩擦有关 发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密度题

1 一个容积为2.5l的塑料瓶,用它装水,最多能装多少千克?用它装汽油呢?汽油的密度为0.8g cm3 2 试通过计算判断,最多能装满1k 的容器能否装下1kg酒精?最多能装100g酒精的瓶子,能装下100g的水吗?酒精的密度为0.8g cm3 3 学习了密度的知识,我们可以利用它来计算一些难以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