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 上 物理课后笔记

发布 2022-12-29 21:13:28 阅读 9719

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声现象。

1.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声(sound)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medium)。

3. 声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一般地,v固体>v液体>v气体>v真空。

(真空中的声速为0m/s)。

4.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物理学中称它为声波(sound w**e)。

5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v/(m·s-1)

空气(0331 海水1531

空气(15340 冰3230

空气(25346 铜(棒3750

软木500 大理石3810

煤油(251324 铝(棒5000

水(常温1500 铁(棒5200

1.2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 听到声音:

发声体介质(空气) 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

振动传播振动振动传递信号产生听觉。

2.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物理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1.3 声音的特性。

1. 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frequency)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2. 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pitch)。

3. 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ertz),简称赫,符号为hz。

4. 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

5. 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supersonic w**e),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infrasonic w**e)。

6. 物理学中,声音的振幅(amplitude)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的响度(loudness)越大。

7.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发出声音的音色(musical quality)。

1.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 悦耳动听的声音或由发声体作周期性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成为乐音。

2.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noise)是发声体作无规则、无周期性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3.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4.人们以分贝(deci bel)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符号为db。

5. 0db使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6.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50db。

7. 控制噪声的三个手段:

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8. 我国城市环境声强等级标准∕db

适用范围白天夜间。

特别需要安静的住宅区 4535

居民∕文教地区5045

商业区6050

工业区6555

第二章光现象。

2.1 光的传播。

1. 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 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light ray)。

3.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用字母c表示。

c=2.99 792×10 8

计算时,取近似值:c=3×10 8

4.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2.25×108m∕s;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2×10 8m∕s。

2.2 光的反射。

1. 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reflection)。

2. 光的反射定律(reflection law):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 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2.4 光的折射。

1.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refraction)。

2. 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2.5 光的色散。

1. 玻璃三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dispersion)。

2. 白光是复合光,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

3. 红、绿、蓝三种色光是色光的三原色。

4.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2.6 看不见的光。

1. 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的辐射叫做红外线(infrared ray)。

2. 在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的辐射叫做紫外线(unltr**iolet ray)。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3.1 透镜。

1. 远视镜片中间厚、边缘薄,叫做凸透镜(convex lens);

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叫做凹透镜(conc**e lens)。

2. 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cc’

叫做主光轴。

3. 凡是通过光心(optical center)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

4.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5. 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f(focus)。

6.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f(focal length)。

3.2 生活中的透镜 §3.3 **凸透镜成像。

2. 当u=f,为实虚分界点,不成像;当u=2f,为放大的像与缩小的像的分界点,此时物象等大。

3.4 眼睛和眼镜。

1. 光怎样引起人的视觉:

光源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发光感光导光产生视觉。

2. 近视眼与远视眼:

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折光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上方向上太长。

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薄,折光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上方向上太短。

3.5 显微镜和望远镜。

1. 通常情况下,显微镜和望远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

2.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反光镜可以用平面镜或凹面镜取代。

3. 望远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第四章物态变化。

4.1 温度计。

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temperature)。

2. 能够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的仪器叫做温度计(thermometer)。

3. 我国通用的标准温度单位是摄氏温度,用字母c或℃。

4.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物态变化。1. 在自然界中,物质通常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 三态之间的变化关系:

4.2 熔化和凝固。

1.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

2.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crystal);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非晶体(noncrystal)。

3.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melting point),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4. 晶体形成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

4.3 汽化和液化。

1.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vaporization);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liquefaction)。

2. 沸腾(boiling)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3. 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boiling point)。

4. 蒸发(evaporation)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5.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是液化的两种方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后练习

过完七年级的暑假,也就顺理地升上了八年级。八年级,所学的科目又多了一门物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学习,以下关于课本后面的练习题答案给同学们参考!9.3大气压强 1.人的血压的正常值 收缩压和舒张压 大约是多少帕?自己查找资料进行估算。以收缩压120 mmhg 舒张压80 mmhg为例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后题答案

声现象。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 我们知道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有的时候,比如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办法证明桌子发声时也在振动吗?答 可以在桌面上放一些轻小的物体,如粉笔屑 泡沫 小纸团等把桌面的振动放大,通过轻小物体的振动观察桌面的振动。2 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为1...

八年级物理课后作业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一 重点 难点 1.在于让学生对科学 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知识。2.认识到测量是实验 的重要环节。3.知道科学 的一般步骤。4.了解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与其他单位换算。5.学习使用刻度尺。6.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对象 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知识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