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课堂笔记

发布 2022-07-21 00:07:28 阅读 1566

物理1-4章笔记。

第一章打开物理的大门。

科学**的主要要素: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5、分析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经典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伽利略。

构建经典物理学体系,建立了牛顿运动三大定律——牛顿。

著名天文学家、自然科学家,用“日心说体系”否定了“地心说”的先驱——哥白尼。

相对论认为:当物体接近当速时,人们所熟透悉的空间和时间等概念都会发生变化,这对经典时空论是一个冲击 ——爱因斯坦。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2.1动与静。

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注:1、另一个物体,即事先选定作为参照标准的物体(参照物)

2、位置的改变包括:距离、方向、方位的改变。

2、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1)选取一个标准的物体,这就是参照物。

2)再看要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是变化的。

3)若位置改变了,就说是运动了;若位置没有改变,就说是静止的。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取不同的参照物,结论往往也不一样。

4、相对静止:①运动速度相同②运动方向相反。

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测量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表示符号是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表示的符号是 。

写出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及其他常用单位、符号及换算关系:

长度:时间:

2、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刻度尺。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使用前,检查 0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刻度尺要放 ,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

为了测量更准确,要估读到并记下 。

多次测量取。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

对于测量来说,误差是越小越好,那么如何减小误差?

交流讨论体会到:减小误差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确度高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减小误差。

4、时间的测量:

测量工具:秒表、停表。

2.3快与慢。

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1、 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

2、 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

3、 直接比较速度的大小。

速度:a、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

b、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 计算公式: s=路程 t=时间。

s=vt t=

4、 ①国际单位米\秒符号:m\s

常用单位千米\时符号:km\h

换算关系 1m\s=3.6km\h(小换大÷,大换小×)

5、 速度的测量方法。

a、 刻度尺和停表分别测出路程和时间,再利用公式计算出速度。

b、 速度仪。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从运动的路线可以把物体的运动分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类,初中阶段只研究直线运动。

从分析比较速度值,得出直线运动分为两类:

物理学中,把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说明: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各段路程中始终保持不变。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都 。

2、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一般 ,通常用平均速度粗略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

第三章声的世界。

3.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产生的条件: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二、声音的传播:

1、是需要介质的,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3、通常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340m\s

4、回声:声音的反射。人朵辨别回声的最短时间是0.1秒;需要17米以上才能产生回声。

3.2乐音与噪声。

一、乐音: 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

噪声: 无规律,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

一、 乐音的特征。

2、乐音的三个特征:

响度。定义:响度指声音的强弱。

响度决定于物体振动的振幅,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常用分贝来表示(db).

音调。定义:音调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决定于物体的振动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频率:a.定义:每秒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

b.物理意义: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c.单位:赫兹简称赫(hz)

音色。定义: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音色又叫音品。

音色决定于发声体自身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因此,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

响度,音调,音色是决定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2、噪声。噪声防治办法: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第四章多彩的光。

4.1光的传播。

一、光源: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二、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是。

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是直线。

光在玻璃中传播路径是。

光线:一条表示光的传播途径和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

光束:三 、光沿直线传播实例:

1、 影子的形成。

2、 日食。

3、 月食。

4、 小孔成像:倒立的实像。

5、 排队6、三点一线射击7、激光准直8、日晷仪。

四、光的传播速度。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3*108m/s,是自然界速度的上限。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真空中接近,但略慢一些。

小知识:光在水中的速度大约是在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速度大约是在真空中的2/3

4.2光的反射:

1、定义: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几个概念。

一面:反射面(平面镜)

一点:入射点。

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

两角:入射角、反射角。

3、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可以总结为三线共面、光线两侧分、两角相等。

4、常见的两类反射。

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投射到物体光滑表面,其反射光束仍然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漫反射:平行光经反射后,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称为漫反射。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5、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图示:2.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1)所成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体相对于平面镜对称。

5)像与物体左右相反。

6)像与物体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

3、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4.3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会发生偏折,这种想象叫做光的折射。

2、一面、一点、两角、三线。

二、光的折射规律:

1、光发生折射时。

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4)、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5)、光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4光的色散。

1、太阳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2、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3、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4、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取决于透过的光的颜色。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取决于反射的色光的颜色。

4.5凸透镜成像。

一、凸透镜:会聚透镜。

1、定义:**较厚,边缘薄的透明元件叫凸透镜。

2、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3、三种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时:

二、凹透镜:发散透镜。

1、定义:**比边缘薄的透明元件叫做凹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三、物距与像距。

物距:透镜到物体的距离符号:u

像距:透镜到像的距离符号:v

二、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 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 结论:

3、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见大小。

4、 成实像时,总是倒立的,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像物异侧。

5、 成虚像时,总是正立放大的,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

三、 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4.6眼睛与视力的矫正。

一、眼睛。1、晶状体——凸透镜。

2、视网膜——光屏。

3、原理:当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二、近视眼。

1、近视眼将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前。

2、矫正:凹透镜矫正。

三、远视眼(老花镜)

1、远视眼将像成在了视网膜后。

2、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苏科版 八年级 下 物理课堂笔记

6.1 物体的质量。一。质量 1.定义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常用字母m表示。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2.单位 1 国际单位 千克 kg 2 其他常用单位 吨 t1t 1000kg 克 g1g 1 10 3kg 毫克 mg 1mg 1 10 6kg 1kg 0.001 t 1000 g 1 106mg 3...

2019八年级物理物理课堂笔记

第一章机械运动。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长度的测量 刻度尺 直尺 三角板 皮尺 卷尺 游标卡尺等等 2 刻度尺的使用。1 观察 量程 测量范围 分度值 精确程度 零刻度线 测量起点 2 放置 放平 放正,有刻度的边紧贴被测物体。3 测量 视线垂直尺面,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 记录 数字和单位...

物理 沪科版八年级笔记运动和力

第三章运动和力。知识结构图 内容概括 一 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和参照物。1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的一种运动,它是自然界最简单的运动形式。2 参照物是研究某个物体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3 由于参照物选择的不同,在机械运动中,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2.速度。1 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