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 初二物理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

发布 2022-07-21 00:05:28 阅读 4195

第七章密度与浮力。

第一节质量。

教学目的。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3.知道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重点与难点。

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常用单位间的相互换算。

教具。教师演示用具:铁锤1把,大铁钉1个,托盘天平1台、砝码1盒。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解法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在课本第。一、二章中,我们学习了力学中长度的测量、简单的运动的初步知识,从第七章质量和密度至第十四章功,研究的都是物理学中力学的内容。今天就学习质量这个物理量。

板书:一、质量)

二、讲新课。

1.质量。1)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请学生观察讲台、课桌。提问:①它们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②讲台和课桌哪个的木材多?

教师出示铁锤和铁钉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组成,但铁锤含有的铁比铁钉含的铁多。

讲解:讲台、课桌、铁锤、铁钉物理学中称为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木材、铁叫“物质”。由上面的观察看出:

讲台、课桌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铁锤、铁钉含铁的多少也不同。物理学中用“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板书:1.概念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出示:①一个牙膏皮。提问:

(a)将它卷起来,形状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b)将它从南京带到北京,位置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②装有冰块的带盖玻璃杯。

提问:容器内的冰全部熔化成水,状态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可见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而改变。

板书: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

1)复习小学学过的重量的单位。

提问:小学数学在表示物体重量时,常用哪些单位?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为了方便,还有比千克大的单位吨,比千克小的单位克、毫克。

板书:2.单位:吨,千克、克、毫克)

出示:1分米3的纯水。介绍它的质量是1千克。

请学生看课本图7—l“国际千克原器”。

2)学生练习一些质量单位的换算。

提问:质量的单位由大到小怎样换算?

板书:1吨=103千克、1千克=103克、1克=103毫克)

请学生观察课本**“一些物体的质量”。

读出“大头针的质量、苹果的质量、鲸的质量”。

教师示范,学生完成课本本节后的练习(1)、(2)。

板书:大头针的质量=8.0×10-5千克=8.0×10-5×103克=8.0×10-2克=80毫克。)

请四位学生上黑板每人完成该练习的一个问题。

3.质量的测量——天平。

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

讲解:日常生活中买粮、买菜,称出的都是货物的质量。请学生看课本图7—2“常见的测质量的器具”。

提问:谁能说出每种工具的主要优点?

台秤、案秤使用方便;杆秤携带方便;电子秤能自动显示质量的**。

出示: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介绍学校实验室与工厂化验室常用天平称质量。

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讲解:由于托盘天平使用较简便,先学习托盘天平的用法。

a)托盘天平的构造。

让学生将讲台上的托盘天平与课本图7—3对照,认识托盘天平主要部件的名称。

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利用托盘天平的实物说明托盘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板书:托盘天平的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

b)天平标尺的零刻线、最大秤量值、最小刻度值。

讲解:使用有刻度的工具,要先观察:①零刻线在**?②量程多大?③最小刻度值多大?

让学生观察课桌上的托盘天平,然后汇报上述三个问题的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指出:由于标尺上零刻线在左边,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时,是游码的左边与“0”对齐,因此游码读数时以左边的线为准;天平的量程即最大秤量值就是这台天平配套砝码盒内砝码的总数加游码最大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最小刻度值就是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

c)托盘天平的调节。

讲解:托盘天平是较精密的称质量工具,使用前要先调节,先把游码放在零刻线处,再调节横梁平衡。

板书:托盘天平的调节)

由常见跷跷板的道理知道,指针偏左,右边平衡螺母向右调;指针偏右,右边平衡螺母向左调;

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如指针在分度盘**左右摆动的格数相等,横梁也平衡;

天平调好后,左右天平盘不能互换。

d)天平的使用。

让全班阅读课本天平的使用方法部分。

提问:如何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称一个铁块的质量?

板书:天平的使用)

师生讨论后归纳: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1 铁块放左盘,砝码放右盘;

2 向天平盘加砝码要由大到小逐步替换;

3 铁块质量等于砝码和游码的质量数相加;

4 测量结束后,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移回零刻线。

3)介绍物理天平。

a)物理天平的构造。

讲解:实验室也常用物理天平称质量。引导学生看课本图7—4,对照讲台上物理天平的实物,说出物理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板书:物理天平的构造)

b)物理天平的调节。

教师边讲边演示:物理天平使用前要先调节底板上的底脚螺钉,让重垂线的小锤尖端跟底板上小锥体的尖端正对,使底板水平;然后再调节横梁上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物理天平的使用。

讲解:观察物理天平的零刻线,最大秤量值,最小刻度值及用调好的物理天平称质量方法与托盘天平相同。

4)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看课本天平使用要注意的事项。

三、布置作业。

小结:你学到了什么?

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教学目标。会读产品说明书,养成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知识与技能

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会正确使用量筒或量杯测物体的体积。

经历用天平和量筒或量杯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过程器的良好品质。

重点。能参照说明书正确调节和使用托盘天平,会正确使用量筒。

难点。使用天平和量筒的操作过程。

教具。托盘天平附砝码一套量筒1个(规格不同) 量杯1个烧杯水木块等。

教法。阅读指导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

提问学生:1什么是质量,为什么说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个基本属性?(学生回答)

2.据学生回答:那么用什么测物体的质量呢?(学生回答)问天平的构造怎样?

一(引入新课):

那么如何使用呢?这就是本节要学的内容。(板书课题)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二(讲授新课):

一)学会使用天平:

1. 我们都知道,当我们使用其一产品时应先阅读它的说明书,而课本117页有托盘天平使用说明,同学们阅读一下,然后与同学讨论如何正确使用托盘天平(学生阅读、讨论)之后提问:怎样才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呢?

(学生回答)

2. 教师板书。

使用 1___2___3___4

天平。保养 12

强调注意事项,提问:为什么要做到“物左码右”?(学生回答)

2.让学生完成课本119页第一题,讲评,适当变形1若物体与砝码放错位置,那么铜的质量为___重力是___2.若要用这个天平测量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应该如何测量?

3.如何测量出50ml水的质量?引入量筒或量杯的学习。

二)学会使用量筒或量杯。

1. 出示量筒和量杯,要学生观察。

2. 让学生观察课本图7-10,7-11完成**23页第题。(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总结。

3. (板书)用途。

量筒使用 (2

4.引导学生思考:若要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又不溶于水的小固体,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学生回答)教师说明此种方法叫做“排液法”并要学生学会这种方法。

5.练习课后3题,讲解,并变形:

1)若要测量不则规的、又不溶于水的,并且体积较大的固体,应该如何测量?

2) 若要测量不则规的、又不溶于水的,且飘在水面上的物体,应该如何测量?分析。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三)课堂练习。

1. **23页《开放作业;

2. 指导,提示,讲解做题方法,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四)课堂小结。

1. 这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要学生回答。

2. 要学生回扣教学目标。

3. 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以知识结构的形式写出。

五)拓展性学习。

要学生完成**25页-26页,讲评。

六(作业与预习)

1.上交作业:

2.复习本课所学知识,完成**。

3. 如果没有量筒和量杯,怎么测液体的体积呢?

预习:第三节科学**:物质的密度。

第三节科学**: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密度,密度的国际单位以及单位间的换算.

2.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

3.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

4.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利用密度公式求解某种物质密度.

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评价标准。

2.师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适应。

3.建立密度的概念。

教学用具。托盘天平、砝码盒、烧杯、水、量筒、铁块、铝块、铜块、投影仪。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讲台桌上放着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

师:1.这里有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

2、说明你是怎么分辨的?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并且利用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软硬,就是物质的不同的特性。根据这几种特性,利用我们的眼、鼻、手等感觉器官,就能将上面五种物质分辨出来。

3、我们桌上放的两个物块,一个是塑料块,一个是铁块,外面涂有同样的颜色,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

a、讨论与交流:(提出猜想)

师: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提出猜想“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它们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是相同的”

b、设计实验:

分别选取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的铁块和塑料块(铁块和塑料块的体积分别对应相等),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算出每个铁块和塑料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然后加以比较。

沪科版 初二物理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

第七章密度与浮力。第一节质量。教学目的。1 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2 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 状态和位置而改变。3 知道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重点与难点。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常用单位间的相互换算。教具。教师演示用具 铁锤1把,大铁钉1个,托盘天平1台 ...

沪科版 初二物理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整套

第七章密度与浮力。第一节质量。教学目的。1 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2 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 状态和位置而改变。3 知道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重点与难点。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常用单位间的相互换算。教具。教师演示用具 铁锤1把,大铁钉1个,托盘天平1台 ...

沪科版 初二物理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整套

第七章密度与浮力。第一节质量。教学目的。1 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2 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 状态和位置而改变。3 知道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重点与难点。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常用单位间的相互换算。教具。教师演示用具 铁锤1把,大铁钉1个,托盘天平1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