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中八年级 下 物理教案 全

发布 2022-12-30 20:45:28 阅读 3430

第七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一节力。第二节怎样描述力。

教学目标。1.知道力的三要素。

2.知道力的单位,并对1n,10n等有具体的感受。

3.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

难点:三要素中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教学准备。弹簧拉力器、弹簧、皮球。

教学设计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教师活1】提问上一节内容:(1)力的定义(2)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说明其中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3)力的作用效果的两种表现形式,并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1】回顾上一节的内容并回答师的提问。

【教师活动2】

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复习我们对力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力作为一个抽象的物理量,我们如何能够具体的形象的去描述呢?

板书课题:怎样描述力。

学生活动2】

根据师的问题回顾上一节的内容。思考师的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二、投放学案,引导自学。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

初步感知本节课的内容。走入学生中间,及时发现、指导学生自学。

【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

教师活动2】组织学生板演、交流、讨论,形成共识。

【学生活动2】部分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达成共识,初步了解本节课的的有关内容。

三、合作共建,解决问题。

1、力的三要素的**。

提出问题:力的三要素同学们已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为什么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呢?

分析制定计划与试验设计:(1)取一弹簧拉力器,分别让大小不同两同学拉,观察、比较弹簧拉力器的变化情况。来研究力的大小对效果的影响。

(2)取一弹簧让一同学分别去向中间压和向两方拉。观察、比较两次的变化情况。来研究用力方向对效果的影响。

3)利用教室的门做器材,让一同学用相同的力、相同的方向在不同。

的地方推门,比较门的变化情况。来研究作用点对效果的影响。

实验器材:弹簧拉力器弹簧教室的门。

进行实验:师生共同完成实验,并把现象做好记录。分析与论证: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能影响,所以称为力的三要素。

【教师说明】在研究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与说明。

2、力的示意图。

【教师活动1】

提出问题: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能不能用图像的方式去表示出力的三要素呢?后来人们就找到了一种很。

形象的表示出了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即力的示意图。

【学生活动1】

积极思考教师的问题。回忆曾经学过的相似的知识(光线描述光)。

【教师活动2】组织学生自学课本认识力的示意图。

【学生活动2】自学课本,理解力的示意图的含义。

【教师说明】

图像模型法:利用图像的方式,把较抽象的物理现象或规律形象、具体、直观的表达出。

如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等。此外还有实物模型法、数学模型法等。

四、知能应用,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做学案上的“重难点突破”。并走进学生中间及时发现、指导出现的问题。

学生活动1】做学案上的“重难点突破”。

【教师活动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展示自己的结果。

【学生活动2】进行交流、讨论、展示自己的结果师生合作评析形成共识【教师说明】

力的示意图应规范,三要素的位置一定标到位。如果在示意图的一边画。

出大小的标度,那么可以称此图为力的图示。

六、课堂小结,构建网络。

本节课的研究内容:(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2)力的单位(3)力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

七、布置作业。

课堂:1、课后作业第2题 2、补充:

1)如图是一盏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在该图中画出吊灯受力的示意图.

2)小明用100n的力向右推墙壁,请画出该力的图示。

3、课外:同步**。

第三节弹力弹簧测力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 、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b、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并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关心生活中有关弹力的现象;

b、通过实验养成爱动手的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所学习的力的作用效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力使物体发生形变上,指出在实际生活中能见到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二种不同的状况,指出这是物体的一种性质,引入要学习的内容。

2、推进新课:

本节课的教学分为弹力的概念与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两个部分。

弹力的概念:a、在引入新课后,通过演示实验重现上面所说的二种不同的形变,明确指出它们的区别,并指导学生用手边的一些学习用品(如直尺、橡皮、饮料瓶等)进行主动**,从而得出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的概念。b、通过学生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现象,如饮料瓶被弄瘪不恢复状或通过拉直小弹簧的实验给出弹性限度的概念。

c、引导学生共同感受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力足够大)结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指出物体在弹性形变时会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从而得到弹力的概念。d、分析指出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弹簧测力计:a、从上述力有大小之分过渡到怎样才能得到力的具体大小,从而引入常见的测力计——弹簧测力计。b、对照课本的图和实物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c、结合前面拉弹簧的实验,引导学生明确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d、根据其工作原理,在强调弹簧有弹性限度的基础上,回顾所学习的温度计、流表、电压表、天平等的使用方法,明确对测量工具进行使用前都应先认清其测范围和分度值,再让学生自己找出所用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指出测量前要先校零。 e、演示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说明观察求数时要让视线正对着刻度线。

同时在演示时创设情景,对学生说明使用时要让所测力的方向和弹簧伸长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3、课堂小结,拓展深化:

共同回顾本节内容: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指出微小形变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显现出微小形变。

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确,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对弹簧的两边都有拉力的作用,而测力计的示数等于作用在其一端较小的力的大小。

4、布置作业:

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的产生原因;

2、知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知道用重垂线检查竖直与水平的方法;

3、初步了解质量的概念和单位,知道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g的意义;

4、知道重心的概念,会画重力的示意图。

二、过程与方法。

1、用预习目标引导学生经历预习过程,知道大部分的基础知识;

2、通过**物重g和质量m关系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收集数据的能力, 以及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了解重垂线及重心的应用,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课堂上的观察、分析、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通过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g=mg

【教学难点】

重力的方向。

【课时安排】

1.5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课前预习,预习的引导思考题:

1、 怎样理解重力的产生原因、大小、方向、作用点?

2、 “小明同学的体重是50kg”这句话对吗?

3、 重垂线是根据什么原理检查台面是否水平?

4、 从稳度的角度来看,超载有什么危害?

讲授新课:

一、重力的产生原因 2、问题1.重力的产生原因: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

3、问题2.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

1、导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列举物体受重力的感性证据。

二、重力的方向 2、问题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即与水平面垂直向下 4、实验:用重垂线检查桌子边缘是否竖直。

5、问题4.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检查竖直、水平。 6、拓展:

问题5.把苹果分别放在北极、南极、赤道,苹果受到的重力方向相同吗? 1、列举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证据。

演示:重垂线与水平面垂直。 3、介绍重垂直线,引导学生看课本图5—22,了解重垂线的应用。

7、拓展:粗略研究的情况下,重力的方向可认为是指向地心的。小范围地区内的重力方向可认为是不变的,而大范围地区内的重力方向是变化的。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全册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界中的神奇。过程与方法。通过大自然中的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重点。1 让学生体验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2 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 能力。难点。1 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2 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 能力。饮料罐 玻璃杯 钻子 ...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全教案

第七章力与运动 第一节科学 牛顿第一定律。课时1 教学目标。1 体会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思想冲突,通过动手实验,用分析和论证的方法,出牛顿第一定律,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 从对牛顿第一定律的 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 归纳论证的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3 认识伽利略的理...

八年级物理教案 物理八年级下沪科版83 84典型试题

物理八年级下沪科版8.3 8.4典型试题。典型例题。基础知识。1 如图所示是利用水银气压计测量不同高度的大气压数值。认真分析可知 大气压的变化规律是。由于不同高度的大气压是不同的,这就给人们一个启发 那就是可以将水银气压计改装成一个 如果我们在武当山的金顶上测得的大气压是83.6kpa,则金顶的海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