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发布 2022-12-27 09:47:28 阅读 7474

安宁市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数学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卷结构、特点。

1.试卷结构: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满分100分;各种题型所占分值分别为24分,24分,52分。在题量上选择题8题、填空题8题、解答题5题,总题量为21题。

2.试卷内容: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整式的乘法和除法,幂的运算。设计题量适中,整份试题较为简单,但图形较多,对数学几何语言的转化应用要求较高。

3.考试内容围绕《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以“内容标准”为依据,突出对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评价。主要考查方面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思想;解决问题能力等。

4. 试卷特点:

注重基础,突出主干内容。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发展的基础。这次数学试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更注意突出重点以及支撑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

立足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考评价值。

教材为学生学好数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同时立足教材,体现了对考生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这次数学试题大部分源于教材,是教材的例题、习题的类比、改造、延伸和拓展。

贴近生活,注重考查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是用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本卷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的试题较多。

这些试题都是源于生活,丰富了试题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如:第19题,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试题难度设置按7:2:1的比例设置。

既突出半期所学的基础知识,重点内容,又有历年考试的热点题。基础题起点低,从概念入手,一般考查较明显的知识点,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做,中档题一般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难题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本次试题设计数据较为适中,大部分学生基本能够完成。

二、考试结果。

本次期末考试,全年级实考515人,整体情况统计如下:

各分数段人数分布表:

2)各分数段人数分布直方图。

2. 班级情况如下:

三、考情分析——答卷中暴露的问题。

1.选择题:第7题,忘记公式,第8题,翻折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的知识点不清楚。

2.填空题:第10题,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没有落实,丢分严重。第16题,思维训练,难度大,丢分严重。

3.问题解决:第17题(4),完全平方展开后要加括号,前面是负号。

第19题,不能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的语言。第21题,已知条件和图形的转化困难,对知识点:等角的余角相等不会用,知识点掌握不牢固。

四、存在问题:

1.学生两极分化现象开始凸显,年级最高分100分,最低分9分。年级满分人数达25人,但不及格人数也达78人。

2.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还不够好,(1)双基没有落实,基础题丢分严重;

2)计算不过关,特别是化简求值这题;(3)实际问题和数学语言、几何语言的转化能力较差,审题,读图的能力弱;(4)数学思维缺乏严谨性。

五、教学措施和几点建议。

1.认真分析学情,更新思想和理念,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各班要针对期中考试学生答卷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认真做好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分析到人、分析到题。

要认真分析学生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准确把握学情分析,反思自己前一阶段的教学得失,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树立搞好今后教学的信心。

2.认真研究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把握每节课的重难点,充分尊重“学情分析”,合理设置分层教学目标,注重学生学法的研究。要精心准备好每节课的教学预案,找准教学“切入点”和“落脚点”设计好学案,备好课。

3.我们的教学要立足于课堂、立足于教材,但不能局限于教材、局限于简单的模仿,要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从本次的考试看出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技能掌握还有所欠缺,部分题目一有变化,思维就显得混乱、没有条理。

说明我们平时的教学灌输的较多,公式化的知识强调过多,建议课堂教学要多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活学活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充分运用和发展互动式教学模式,运用变式教学手段,充分挖掘教材例题、习题所呈现的数学背景,改变问题呈现形式,围绕知识点做到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精讲精练,拓宽学生思路。通过指导学生解答,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同时,要通过经典题目的一题多解和多解一题,举一反三,总结解题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把学科的思想和方法教给学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落实集体备课,优化新课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

提高学生的单位时间学习的效率,提升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归纳等能力;落实作业分层要求,注重作业的及时批改、反馈与评价;以积极、正面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进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5.扎实推进后阶段的新课教学,按照进度要求完成阶段性教学任务,落实学生基础知识训练,落实单元、章节过关检测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的培优补差工作,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多鼓励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的学习逐步提高,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

从这次的考试中可以看出,两极分化的严重性。要关注这部分学生,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找出对策,防止拉大差距。同时也要让另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尽快脱颖而出,强化培优力度,使我们的数学教学质量有更大的提高。

只有通过全体教师扎实的工作,只有在切实夯实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才能促使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提高整体学生的数学成绩。

八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张宗耀。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数学的学习应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其中数学知识不仅仅是指数学书本知识,而且还应包括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教学活动经验。这次月考充分反映了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地帮助了学生认识自己在数学学习方法上的优点和不足。对教师...

八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2011 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科期末考质量分析。一 总体情况 本次测试全班参考人数是32人,平均分为64分,合格人数是16人,占50 不合格人数是。试题难度适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达到要求。但后进面较大。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代数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训练,几何中要加强对看图能力,推理能力的...

八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八年级,数学,质量,分析,2016 2017,八年级,2016 2017八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本学期我校对八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四次质量监测,我校进行了统一试卷的征订,统一监考,统一阅卷,下面详细分析如下 一 学情分析。初中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对减少两极分化,开发智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