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1压强教案1新版苏科版

发布 2022-12-24 23:42:28 阅读 7427

《10.1压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由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共同决定的。⑵知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可能出现的状态。⑶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

了解物体浮沉条件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活动的和交流,寻找并发现使物体上浮或下沉的具体方法。⑵经历**浮沉条件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能力。

通过对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科学活动与实践研究的进程中,感受研究问题的方法,激发思考物理问题的研究积极性。

通过阅读“打捞中山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感。⑶通过如实记录数据,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压力、压强的概念。教学难点:压强概念的建立。三、教学资源。

1.教师用:装沙子的容器、烧杯、气球、多**、砖、报纸、铅笔、气球、海绵、饮。

料瓶、压力小桌、重物。

2.学生用:铅笔、橡皮泥、文具盒、塑料尺等。四、教学设计自主空间(一)新课引入。

前一阶段我们一起学习了第八章《力》,今天我将一起学习新的内容。先请大家看一个演示实验。

请看(演示:一张报纸张紧,将一块砖平放在上面,砖静止不动;砖竖放在报纸上纸被压破,砖掉下来,发出响声。)问1:

同样一块砖,放在同一张报纸上,由于放置方法不同就产生不同效果,这是为什么?问2: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

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问3:菜刀为什么隔一段时间要磨一磨?

问4:在茫茫雪原上,在雪原上行走的人为陷入及膝的雪中苦恼,滑雪的人身轻如燕地飞奔?对以上问题,同学们现在也许还不能得出正确结果,自己猜想的是否正确,要经过事实来检验。

同学们学习了本课的知识,就会得到满意的答案。(二)新课教学。

1.压力请看**(图9-1),回答下列问题,并画出这些力的示意图图(a)用锤子钉钉子,钉子对墙壁有力,该力的方向与墙面(填“平行、垂直”).

图(c)高空走钢丝时,杂技演员对钢丝绳有力,该力的方向与钢丝绳(填“平行、垂直”).问:这些力有什么的共同特点?

多位学生发言,最后得出共同点,启发引导学生回答出:力的方向与物体表面垂直,指向物体内部,作用点在物体表面。(压力作用在受力面上,压力的方向跟受力面垂直,指向受力面。

)讲述:这些力都是压在物体表面上。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问:这些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吗?作用点相同吗?

(学生回答:有的相同,有的不同。)讲述: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产生,也不一定都与重力的方向相同。因此压力与重力是两种力,注意区别,不要混淆。

2.压力的作用效果学生观察课本图9—2.思考压力作用的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体验1:

把铅笔的一端削尖,用两手的食指压住铅笔的两端,观察两个食指表面的形变有什么不同,手指的感觉有什么不同。由此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接触笔尖的手指受压的感觉比另一手指要强得多。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问:

用更大的力压铅笔的两端。比较两次手指表面的形变有什么不同,手指的感觉有什么不同。由此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重按时形变大,比轻按时疼。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让学生体验2:用一只手掌平压在气球上,另一只手的食指顶住气球,观察气球如何变化?(学生回答:

与手掌接触的那部分气球形变较小,而手指顶着的那部分气球形变明显;手指用的力越大,形变越明显。)问:从刚才的体验中,谁能够提出什么问题?

做出什么样的猜想?(学生回答: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问:重复同学们提出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并做出“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的猜想。

那么如何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学生思考讨论,多位学生发言,最后得出共同点,启发引导学生回答出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1)保持受力面积相同,改变压力。

(2)保持压力相同,改变受力面积。

用海绵或沙子的形变大小来显示压力作用效果。选用图9—4中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1)当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当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板书:"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现在我们考虑如何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学生回答:(1)受力面积相同,比较压力。(2)压力相同,比较受力面积。问:当压力不同,受力面积也不同时,如何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3.压强讲述: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为了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物理学中引人一个专门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

讲述:要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应取相同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讲述: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物理上用p表示压强,用f表示压力,用s表示受力面积。用字母表示的压强公式:p=f/s讲述:

压强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面积的单位是"m",压强的单位是"n/m"(板书:压强的单位是""n/m")该单位读作"牛顿每平方米",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做帕斯卡,符号pa简称帕,帕斯卡是法国科学家,为了纪念他在物理学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以他的名字作为压强单位的名称。

1pa=1 n/m,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写出"400帕",让学生回答它的意思是: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400牛顿。列举课文中一张报纸子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为0.5pa.

讲解:书本上的例题强调:计算时单位必须使用规定的单位:力的单位用n,受力面积用m,所得到的压强单位才是pa.

三)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总结略)五、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下册1压强教案1 新版 新人教版

压强。计划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科学 归纳得出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2.通过参与科学 初步认识 控制变量 的科学方法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乐于探索 勇于 日常生活中的物...

八年级物理下册9 1《压强》教案2 新版 新人教版

9.1 压强 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1节第一课时。1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压强是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但学生比较陌生。本节教材主要建立在前面刚学习过的力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是学习了重力 摩擦力后对另一类力的学习迁移,是学习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力的...

八年级物理下册9 1《压强》教案2 新版 新人教版

9.1 压强 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1节第一课时。1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压强是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但学生比较陌生。本节教材主要建立在前面刚学习过的力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是学习了重力 摩擦力后对另一类力的学习迁移,是学习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