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

发布 2022-12-24 12:40:28 阅读 3856

第二章声现象。

基础评价卷。

考查内容:第二章:时间:45分钟分值:55分附加题15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艾力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图2-1-1甲),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而舞蹈(图2-1-1乙),说明能够传声。

甲乙。图2-1-1图2-1-2

2.声音在空气、钢管、水中传播时,按声音在其中传播速度,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

3.**会上,演员正在吹奏笛子(图2-1-2),笛子发声是因为在振动,吹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笛子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4.2023年洛阳市5月28日发布了《中高考期间禁噪方案》,规定6月6日至6月8日和6月日中高考期间,各考点的噪声不得超过45 (填单位);其它时间教室外汽车喇叭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老师把教室门窗关起来,这是在减弱噪声。

5.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除此之外,声音还可以传递。

6.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个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字母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

7.下列古诗句中描述的声现象是由空气的振动所产生的是。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两个黄鹂鸣翠柳。

8.如图2-1-3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的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

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图2-1-3

9.声音在下列哪种环境中不能传播。

a.封闭的房间内b.月球上。

c.海洋深处d.旷野中。

10.甲声音波形如图2-1-4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图2-1-5中的哪一幅。

图2-1-4图2-1-5

11.2023年8月28日,**电视台新闻频道分别在准点新闻和《法制**》两档节目中,以“声纹”比对,行骗者无所遁形”为题,分别播出福清**利用“声纹”侦破特大诈骗案新闻。这里的“声纹”指的是声音的。

a.振幅b.频率。

c.音色d.响度。

12.下列不是声波的利用的是。

a.探测海洋深度b.清洗钟表。

c.击碎结石d.空中两飞机间加油。

13.关于乐音和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的音调高b.噪声的响度大。

c.乐音的音色好d.乐音也能成为噪声。

14.下列属于神经性耳聋的是。

a.耳蜗损伤 b.耳廓损伤 c.听小骨损伤 d.鼓膜损伤。

三、实验**题(15题6分,16题6分,共12分)

15.为了**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后铃声几乎听不见;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快速移动,笔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1)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和。

2)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分别说明了什么?

16.小明同学利用小鼓研究“响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将小鼓放在距离自己固定的位置不动,用鼓棒敲击鼓面,然后观察鼓面上泡沫塑料小球弹跳的高度和声音的强弱。并用照相机将小球跳到最高点时的情景记录下来,如图2-1-6所示。

已知(a)图是用最小的力敲击,听到的声音最弱;(c)图是用最大的力敲击,听到的声音最强。通过以上的实验请你归纳总结。

图2-1-6

1)敲击鼓面,鼓发出声响,泡沫粒跳起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2)由以上实验可以归纳说明: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

有关,具体的关系是。

四、简答题(17小题2分,18小题4分,共6分)

17.有些耳聋病人配有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什么?

18.本广岛一家工厂研制出一种电子保险柜。保险柜的门扉上安有“电子耳”,能听声音,还能把这种声音送给电脑进行识别,保险柜的主人买下它以后,事先对着“电子耳”讲一句暗语,让电脑对主人的声音进行分析,存储到存储器里。比方,主人对它说:

“芝麻,芝麻!开门!”电脑便记住了这个暗语,等主人再来时,只要对着电子耳重复这句话,保险柜便能自动打开了。

有人担心,如果小偷知道了暗语怎么办?有趣的是,除了主人以外,谁对电子耳讲暗语,保险柜的大门都不会开。请回答:

1)为什么保险柜听到主人的暗语能自动开门,而听到小偷同样的暗语不会开门?

2)由这个故事你联想到有哪些类似的应用。

五、综合应用题(共8分)

19.阅读下面两个表中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速度,回答题后的问题。

表一。表二。

1)仔细阅读表一中所列数据,你能获得的信息是。

2)在长为884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声音,两声相隔2.41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有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温度大约为20℃)

3)声音在10℃的水中传播的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00m/s,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4)通过阅读两表,你还有什么发现?(写出一条)

附加题(20题2分,21题5分,22题8分)

20.如图2-1-7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低的是 (选填“上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你判断的依据是。

21.小明做真空罩闹铃实验,如图2-1-8所示:

1)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再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 ;

2)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变 。

3)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 ;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

4)结论。5)此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有。

22.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为了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利用声呐探测仪发出信号经0.6s便收到,如图2-1-9所示。

1)估算出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是多少?

2)若探测船在海上航行时,船上一气象学家将一只气球凑近耳朵听了听,马上向大家紧急报告:“海上风暴即将来临”在当天夜里,海上发生了强烈的风暴,试分析气象学家判断风暴的物理依据是什么?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第二章声现象基础评价卷参***。

一、填空题。

1.【解题思路】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传声。

解析: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能听到**声,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答案:振动;液体(水)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产生以及声音传播的条件,属干基础题,难度较小。

2.【解题思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解析: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且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因为钢管、水、空气分别是固体、液体、气体,所以声音在其中传播速度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钢管、水、空气。

答案:钢管;水;空气。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的传播条件和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梳理与复习 第二章声现象

知识要点一 声音的产生。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人说话 唱歌时的发声靠的是。2.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而产生的。3.风吹树叶哗哗响,是 在振动 笛子等管乐器发出动听的声音,是靠 的振动产生的。4.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这。个...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归纳。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 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设计实验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会看见水花飞溅,这个实验使用的是转换法。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发声体或声源。3.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解释为 声音也停止 4.声音的保存 如...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复习和总结

本章复习和总结。备课笔记。规律总结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有时物体振动,人不一定能听到声音,人耳要听到声音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 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在20hz 20000hz之间 2 声源与人耳之间有传声的介质 3 有正常的听觉系统。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