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 B

发布 2022-12-24 12:48:28 阅读 4577

梨树四中/郑付和。

一.单项选择题:

1.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a.验钞机 b.微波炉 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2.你观察过下列现象吗?安静的傍晚,狗竖起耳朵在警觉地谛听。这是由于( )

a.狗听到很远处的人们手机的对话 b.狗听到火星发出的声音。

c.狗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高频率的声音 d.狗听到无线电波。

3.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 b.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

c.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 d.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

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发声体都在振动 b.声音和光一样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c.人们常用音色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d.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减弱噪声。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会上,人们常用响度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b.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以制成“土**”,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c.刮风时,我们能听到树叶发出的声音,说明树叶在振动。

d.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以减弱噪声。

6.物理教科书上有下列两则信息,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上述两则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

b.狗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

c.猫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蝴蝶,不能发现飞行的蜜蜂。

d.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7.夏天人们在购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总是把西瓜拿在手中拍一拍,根据声音判断西瓜的成熟情况。这种选瓜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回声大小不同。

8.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 d、音调和晌度。

9.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更好听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10.我们平时所说的 “女高音”、“男低音”,这里说的“高”和“低”指的是(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11.2023年,天文学家观察到苏梅尔——列维慧星裂成二十多块大的碎片,撞击木星,产生巨大的**。但是地球上的人们却没有听到一丝声响。以下猜想最符合科学性的是:(

a、这种**本身不会发出声音; b、**声传到地球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c、这种**发出的声音太小; d、木星与地球之间存在很长的真空带,没有传声介质。

12.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的速度变为1米/秒,则我们周围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一位学生提出了下列四个有关的场景,请你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教室内学生能更清楚地听到教师的讲课声

b、铜管乐队在会场内的演奏效果将变差。

c、汽车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来的作用。

d、我们听到万米高空传来的客机声时,却不能看到该飞机。

13.图15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14.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15.下列关于声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都比液体中的声速大。

b.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声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中考、高考期间要求学校周围噪声大的单位停工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环保角度的噪声一定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

二.填空题:

16.如图1-3,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 听诊器运用了声音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填“音调”或“响度”).

17.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不同来加以辨别。

18.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1 4 s收到回波信号。该处海水深 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m/s)。这种方法 (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19.如图a所示,伍实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b、c所示,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图d、e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

图是乐音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

第19题图)

20.隔墙有耳表明。

21、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其中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声。请你分别列举出一个工业噪声和一个交通噪声的实例。

工业噪声。交通噪声。

22、乐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响度、 和 .女同学的声音较尖细,是指她声音的较高.

三.实验与**题:

23、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24、小敏和小晖跟爸爸去钓鱼,他们来到湖边跑来跑去,并大声谈笑。爸爸说:“你们俩把鱼儿吓跑了,我怎么钓啊?”鱼儿是怎么被吓跑的呢?

小敏猜想:鱼儿离人较远,可能听到人的吵闹声被吓跑了。

小晖猜想:鱼儿没有耳朵,可能看到晃动的人影被吓跑了。

请你针对他俩的猜想,各设计一个方案,验证他们的想法是否正确(符合就地取材、现场实施的原则)。

方案一。方案二。

25、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请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其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则。

l )实验器材:

2 )实验步骤:

( 3 )实验分析与结论:

26、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四.综合应用题:(24分)

年圣诞节前两天,美国内华达州有两名青年万斯和贝尔纳普,如痴如醉地收听收音机里的节目,他们将音量开到最大,疯狂的噪声使他俩精神失常,发疯似的将室内的一切家具陈设统统砸烂,随之又***开枪伤人,最后双双自杀。成为轰动西文的新闻。以上事例说明了什么?

28、为了**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会明显减小。

乙: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笔尖在纸上迅速滑动,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会溅起浪花。

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其他现象虽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什么问题?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

声现象。声音的特性。音调 频率响度 振幅音色 材质。1 用硬纸片刮木梳的梳齿,会有声音产生 用纸片慢速刮过比快速刮过听到音调 填 高 低 说明 2 用一个木头锤子轻轻地敲击鼓面,和重敲鼓面,音调 响度中发生变化的是 不发生变化的是 3 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与人不同 大象的语言可以用人听不到的 交流,海...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

第二章声现象。基础评价卷。考查内容 第二章 时间 45分钟分值 55分附加题15分 一 填空题 每空1分,共13分 1 艾力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 图2 1 1甲 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 而舞蹈 图2 1 1乙 说明能够传声。甲乙。图2 1 1图2 ...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复习

一 知识点归纳 1 声音是由物体而产生的 2 声音要靠传播,在中不能传播,15 时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 乐音的三要素是。4 人们用分贝 db 来划分声音等级 人的听觉下限是 db 为保证休息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 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 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5 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