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1《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版 新人教版 新

发布 2022-12-24 03:13:28 阅读 8569

《新闻两则》是人教版第一单元战争题材的作品,是***亲自撰写的新闻稿。文章兼顾新闻稿和战争题材这两个主题。它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情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国民党反动派**已面临彻底崩溃。报道强调了我军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和这一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本节课是初二教材,新闻体材。从心理上,学生对这种刚接触的体裁有着懵懂而好奇的心理,老师应该抓住学生这种好奇心,因势利导。

在讲课文内容的同时,让同学们掌握新闻结构,进行实践创作。从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分散,爱发表意见,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些特点,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并创造机会。

1.了解新闻的体裁格式和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

2.积累“鄂、豫、绥靖、阻遏、锐不可当”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3.理清新闻的结构,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以及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阶段的伟大气势和大无畏精神。

把握新闻的结构要素,理解文章语言准确、简洁、感**彩鲜明的特点。

理清两则新闻的结构,品析新闻的特点,并进行课堂训练,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两课时。通过“看看﹑读读﹑想想﹑说说﹑写写”主动参与课堂,完成学习任务。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

现实世界风云变幻,街头热议五花八门,同学们,你们是怎么了解这些信息的呢?对,是新闻。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口,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出自伟大领袖******之手。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第一篇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二、了解新闻体裁。

设计意图:让学生系统地认识新闻的特点】

1、新闻的定义及其特点。

新闻”这个名称,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

消息(新闻)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条。一是事实说话;二是迅速及时;三是高潮在前;四是简明扼要。

2.新闻的结构。

新闻包括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它简明扼要地解释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候也暗含在主体中。

三、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或自己查字典解决)。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和意思。】

1.掌握生字读音。

鄂è(湖北) 豫yù(湖南) 绥suí靖jìng 阻遏è

锐ruì不可当高屋建瓴líng 气势磅páng礴bó 聿yù

闱wéi乡荻dí港歼jiān灭回肠荡dàng气。

2.理解词语的意思。

不含:不包括。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阻挡。

高屋建瓴: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业已:已经。

回肠荡气: 形容文艺作品或声乐表演感人肺腑。

歼灭:消灭(敌人)。

四、再读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意在梳理文章内容,了解新闻各个部分的位置和主要内容。】

1.找出本则新闻的导语与主体部分,并说说各部分的特点。

2.概括导语部分的主要内容,并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为主体部分划为层次并概括每层的大意,说一说详略安排及其用意。

4.课文中表现我军英勇的词语和敌人溃不成军的词语有哪些?

明确:1.这篇新闻的前两句是导语部分,从第3句开始到文章结束是主体部分。

导语的特点: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二句话或第一段;简明扼要地提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主体的特点是: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2.导语部分写的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概况。

电头部分点明了时间,地点:西起九江,东至江阴一千余里的战线;人物:人民解放军;人数:

百万大军;行动:冲破敌阵;结果:横渡长江。

新闻写作必须注意的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背景中提到了)经过、结果,都做了明确地交待,使读者对新闻事实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并很自然地领起了下文。一般来讲,消息中的导语部分都这样概括叙述。

3.主体部分分为三层。

一层("20日夜起"~"即已渡过30万人"),写中路军的战斗情况。

时间:20日夜起的24小时;人物:中路大军;进程: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等地区;战果:24小时渡过30万人。

二层(“21日下午5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战斗情况并评论敌败我胜的原因。

时间:21日下午5时起;人物:西路军;地点:九江、安庆段;战果:30万大军已渡过三分之二,占领了贵池等地;展望:余部23日可渡完,阵地正在向南扩展中。

三层(“汤恩泊认为”~结尾),写东路军的战斗情况。

时间:与西路军同时;人物:东路军;战果: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大部渡过南岸;展望:23日可以渡完。作者对西路军的报道比中路军详细,又比东路军简略。

这样安排材料,作者的用意是:因为从当日2时报道中路军起至22时发稿时止,尚未对西路军进行过报道,所以对西路军的报导要比中路军详细一些,以使人们清楚战况。但从这篇消息本身来讲,此处不是报道的重点,因“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敌甚为微弱”,而东路军“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作者重点要写东路军。

4.表现我军英勇的词语有:“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表现敌人溃不成军的词语有“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甚为微弱”等。

五、课程小结。

这篇消息读来气势磅礴,荡气回肠,这是一篇人民胜利的宣言,它还承担着昭告天下、瓦解敌人的目的,因此,带有鲜明的感**彩,呈现着很强的政策性。

布置作业。1.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

2.请根据班级内近期发生的大事,写一则新闻(消息)。要符合消息的特点。

板书。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渡江概况。

中路军首战告捷(略写)

主体: 西路军所向无敌(详写)

东路军战绩辉煌(较详)

特点: 及时、准确、及时。

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凉席上一堂课内容,承上启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新闻这种文体,也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则新闻中领悟到人民解放军的雄姿。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另一则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则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解放南阳,以及其军事上的重大意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复习新闻的结构和六要素。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再次认识新闻的有关知识,巩固知识。】

1.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 、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2.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三、仔细阅读文章,理清《原我军解放南阳》一文的六要素。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文章来分析新闻的六要素,巩固训练。】

时间:2024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人物:中原我军。

事件的原因: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蒋介石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得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各地区,最终被迫弃城南逃。

经过与结果:南阳人民解放军自去年七月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个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四、阅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理清新闻的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理清新闻的结构,巩固对新闻结构的认识。】

1.学生速读课文,理清新闻结构。

2.选两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补充。

明确答案:第一层,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第二层,背景资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第三层,背景资料,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勾勒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

第四层,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第五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五、品析两则新闻的语言特点。

设计意图:意在学生通过具体的句子理解新闻的语言特点。】

1.仔细阅读文章,找出文中富有感**彩的词语,用“从……我听出了……”的句式来谈自己的认识。

2.揣摩语言,认识新闻语言准确、精练的特点。

1)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突破”“渡至”能否换成“越过”“到达”?去掉“二十四小时即已”,换成“共”好不好?)

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加点的句子换成“结果就在二十日那一天”好不好?)

3.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根据地。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

读一读,品一品,说说两句话哪一句表达效果好?)

明确答案:1.从“百万大军”中,我听出了解放军摧枯拉朽、无坚不摧的气势。

从“1000余华里”中,我听出了我军战线的广大。

从“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中,我听出了人民军队所向披靡的辉煌战绩。

从“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是”一词,我听出了我军胜利的豪情。

从“不料”中,我听出了对敌军的嘲讽,对我军神勇如天兵的赞扬。

从“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等动词中,我听出了我军英勇善战。

2.第(1)句“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用“越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

“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

第(2)句“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如果换成“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天”,毫无感**彩,且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

3.句表达效果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森林的形象,枝叶茂盛的形象,生机勃勃,富有气势。

六、课堂小结。

本课的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都正义战争的威慑力,明白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认识到我军的英勇无畏,认识到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珍爱和平,努力进取!

八年级语文上册1《新闻两则》说课稿

新闻两则 说课稿。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是号参赛选手,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 新闻两则 下面我将按照说教材 说教学目标 说学情 说教学方法法 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给大家说课。一说教材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是人教版初二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消息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取得...

八年级《新闻两则》

夏邑县济阳初中八年级语文教学案 课题 新闻两则 班级 学生姓名 自学 质疑 解疑。学习目标。1 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2 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 结构。3 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 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 简洁。4 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 合作 的学习方式。5 感受人民解放军...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教学案

教学目标 1 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了解新闻常识。复习记叙文的六要素。了解解放战争概况,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教学重点 了解新闻常识。复习记叙文的六要素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教学过程 一 布置预习导学辨字形,读准字音。芜湖阻遏阌乡襄阳绥靖鄂豫区高屋建瓴荻港歼灭溃退杜聿明阻塞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