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都市精灵 教案 2课时

发布 2022-12-22 20:27:28 阅读 7759

都市精灵。

主备人:周韬2023年11月12日。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思路,掌握题目“都市精灵”的含义。

2、体会课文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

3、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学生保护自然环境意识,培养保护自然环境习惯。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思路,掌握题目“都市精灵”的含义。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可爱的小鸟,无家可归。同学们,这是对人类破坏环境的强烈谴责。人类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人类应该善待动物,保护动物。

我们需要家,小鸟也需要家。可是小鸟的家**去了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舒乙先生的《都市精灵》,来感受都市精灵们的处境,并思考人和自然如何相处这个大主题。

二、简介作者作品。

舒乙,北京人,满族,当代作家,著名作家舒庆春即老舍先生的儿子,任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

课文选自《随笔》,是一篇随笔,是散文题材的一种,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三、预习检测。

嬉戏xī觅食mì栖息qī老鸹guā

荒诞dàn精灵jīng行宫xíng幽雅yōuyǎ

喧闹xuān硕大shuò围剿jiǎo鹈鹕tíhú

居高临下jū习以为常xí与狼共舞wǔ一抿翅膀mǐn

退避三舍shě孤城寡人guǎ司空见惯guàn活蹦鲜灵bèng旁若无人páng肆无忌惮sìdàn四、整体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1、速读课文,回答问题。

1)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动物本来应该生活在什么地方?(2)题目中的“精灵”是指什么?本文具体写到了哪些这类精灵?

明确:(1)“同在一个蓝天之下,共同生长在一块土地之上”。(2)题目中的“精灵”具体指“鸟、鱼、兽”这些可爱的动物。

本文具体写到的“精灵”有喜鹊、松鼠、啄木鸟、百灵鸟、小黄雀、

黄鹂、乌鸦、红嘴鸥、鸽子、野鸭子、鹿、海狮、鹈鹕、鱼鹰、海鸥。

第1页共7页。

2、文中写到的这些精灵都分属于哪些城市?要从文中找到根据。明确:喜鹊属于北京(第一节)小松鼠属于北京(第二节)

啄木鸟、百灵鸟、小黄雀、黄鹂属于北京(第三节)乌鸦属于北京(第。

四、五节)红嘴鸥属于昆明(第八节)鸽子属于上海(第九节)

海狮、鹈鹕、鱼鹰、海鸥属于旧金山(第十节)五、研读课文。

本文写到这些精灵与其所在城市的人之间的关系各有什么特点?1、精读1——4节。明确:

喜鹊:“瞧,这是我们的一景。”

喜鹊为庭院带来生机和欢快,我们很喜欢。喜鹊——怕人。② 松鼠:现代文学馆还有一室,一只小松鼠——珍视。

都觉得小松鼠长在北京城里真不容易——生存不易。③ 啄木鸟、百灵鸟、小黄雀、黄鹂:

一听见它歌唱……以为是难逢的幸事——珍视。

轮流光顾……不过多年只是一只或一双——生存不易。

乌鸦:“居高临下地……旁观者”——不属于北京,只是旁观者。小结:动物在北京城里很怕人,很难生存,数量稀少。

思考:在说这些精灵属于北京不太确切,同学能知道为什么吗?

明确:这些精灵只是出现在现代文学馆,且数量很少,整个北京城已经很少见到它们了。它们已不属于北京了,已构不成北京的景致了。

2、精读8——10节。

明确:①红嘴鸥:来昆明过冬——把昆明当成了家。

昆明人为此骄傲——把红嘴鸥当成了家人、朋友。②鸽子:在草地上漫步——不怕人,与人为伴。上海人放养鸽子——伙伴。

海狮、鹈鹕、鱼鹰、海鸥——旁若无人。

旧金山人——看海兽、海鸟成了旧金山人的传统节日和一大享受。

小结:动物与昆明、上海、旧金山人和谐共处。

3、对以上两种精灵与所在都市人之间的关系,作者各持什么态度?

明确:对北京的精灵与北京人之间的关系的态度:实在是非常的可惜。对昆明、上海、旧金山的精灵与这些城市人之间的关系的态度:羡慕、骄傲、惊异、向往。(两者对比)

4、课文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对比?明确:北京今昔对比。

过去:“乌鸦遮天蔽地,成群结队”

一飞就是乌压压一大片,总是几百上千只。”

第2页共7页。

如今:“连乌鸦都久违了”

居然有野生的小松鼠,简直是奇迹。”

听到鸟儿动人的鸣叫,以为是难逢的幸事。”六、教学总结。

动物与其所在城市的人之间关系截然不同,过去和现在也截然不同,这一切无不引发我们的深思,为何会如此呢?作者写这篇文章到此目的已很明确,那就是倡导每座城市应该有自己钟爱的小动物,倡导人类应该与鸟、鱼、兽友好相处,和谐共存。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语记。板书设计。

都市精灵。舒乙。

北京:过去:麻雀、老鸹、燕子“不可缺少的空中伙伴”现在:喜鹊“一景”小松鼠“一宝”

啄木鸟、百灵鸟、黄鹂、小黄雀“一只或一双”、“幸事”乌鸦“孤独而寂寞”、“久违”老鸹、燕子“稀有'

麻雀“构不成景致”、“可惜”昆明:红嘴鸥“羡慕”上海:鸽子“佩服”旧金山:海兽、海鸟“一大享受”

第3页共7页。

都市精灵。主备人:周韬2023年10月10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味本文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展现人与其他生灵共处的景象,揭示其中深义。

2、叙述议论中作者观点的表达和思想感情的流露。

3、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学生保护自然环境意识,培养保护自然环境习惯。教学重点。

叙述议论中作者观点的表达和思想感情的流露。教学难点。

体味本文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展现人与其他生灵共处的景象,揭示其中深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回顾。二、作者在写到一些动物和它们所生活的环境时,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呢?

一)请找出文中直接抒发作者感情或通过自我描写流露感情的句子。明确:1、“我常常带领……这是我们的一景”——流露出自豪、喜爱之情。

2、“我常常感叹生物界生命力之顽强,于是我又常常说‘现代文学馆……小松鼠’。”流露出欣喜之情,同时抒发了为北京环境恶劣的悲伤之情。

3、“一听见它歌唱,……难逢的幸事。”

—流露出惊喜之情,同时又有一丝悲伤。

4、“我常为……感到难过”——抒发了发自内心的难过之感。5、“如今……实在是非常可惜。”—抒发了深深的惋惜之情。

6、“我羡慕春城昆明。”—抒发了强烈的羡慕之情。7、“我佩服上海人”——抒发了强烈的佩服之情。

(二)除了直接抒发感情的语句外,我们一定要通过这些具体地对动物的直接描写去体会。

明确:1、“一来就是一大群,跳来跳去,飞来飞去,叫来叫去,非常活跃”

—流露出喜爱之情。

2、“呆呆地蹲,居高临下地瞧,像两个孤独而寂寞的旁观者。”“大呆鸟、大白天蹲、无所事事、不敢肆无忌惮地叫、老乌鸦不老呱”

—流露出对现代都市的不满。

3、“成群、遮天、乌压压一大片、叫着闹着、伴奏”——流露出依恋之情。4、“绿草地上漫步着白白胖胖的大鸽子。”—流露出强烈的佩服之情。

5、“旁若无人地打斗、游戏、抢地盘”、“腾空、滑翔、一抿、射入、钻出”。

第4页共7页。

—流露出强烈的惊异、向往之情。

明确作者感情的变化:喜爱——悲伤——难过——惋惜——羡慕——佩服。

三)思考作者的情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明确:为自己的庭院有动物而欣喜;为发现北京其它地方没动物而悲伤;为北京失去自己钟爱的动物而难过、惋惜;对其他城市拥有自己的动物而羡慕、佩服。

三、品味课文语言。

1、动词运用得非常有表现力(1)大海鸟“一起腾空”、“一抿翅膀”、“射入水中”、“钻出水面”等。精炼而准确地写出了水鸟的矫健英姿。

2)“绿草地上漫步着白胖胖的大鸽子,小孩子们伸着小胖手给大鸽子喂食。”

漫步”,表现了鸽子悠闲自在的神态;小孩子们伸着“小胖手”给“白白胖胖”的大鸽子喂食,这些描写生动细致,表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2、课文创造新词和运用旧词相结合,富有新意:“孤城寡人”、“与狼共舞”等。

3、运用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法,使语句富有韵律感和**性:

喜鹊多是成双成对,而灰喜鹊则成帮成伙……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飞来飞去,叫来叫去,非常活跃”等等。

4、理解语句含义。

1)现在,在北京连乌鸦都久违了。

明确:要“连乌鸦都……”意思是更不要说其他名贵的鸟了,什么鸟都没有了。寓含着深深的悲哀。

2)我佩服上海人,他们开始在城市广场上放养鸽子,绿草地上漫步着白白胖胖的大鸽子,小孩子们伸着小胖手给大鸽子喂食,多可爱!

明确:这段文字展现了一幅形象的画面。地点:

上海城市广场;主要形象:绿草地、白白胖胖的大鸽子,小孩子们的小胖手;画面传达的意思:人鸟共存,优美的环境,和谐地发展,一种理想的境界。

3)换句话说,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倒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首先是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其次是衡量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

明确:城市的“一个不错衡量标准”,指的是以“城市有没有鸟、鱼、兽”来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和“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不以经济产值和人均收入作为城市衡量标准,而以有无其他生灵来衡量,可见城市里拥有某种值得钟爱的小动物是多么难得而又重要。

四、深入分析课文。

1、行宫(现代文学馆)“一景”指的是行宫里群鸟栖息和嬉戏的景象。“一宝”指的是行宫里奇迹般地存在的一只小松鼠。“一景”“一宝”,表达了作者对人与鸟兽共处现象的礼赞之情,这种情况在他处已不可见,显得十分可贵。

2、北京“一景”指的是几十年前北京城有成群老鸹飞行栖息——颇为壮观的一种景象。作者回忆这种景象,抒发了对今日北京连乌鸦都已久违,“老鸹不老呱”的某种伤感之情。

3、城市的“一种标志和象征”指的是每座城市应有的深为广大市民所钟爱。

第5页共7页。

的小动物。以这种小动物而不以其他与城市历史有关的重要物件作为“标志和象征”,意味深长,因为它“标志和象征”的是城市环境的优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等。

4、昆明人的“一大骄傲”,指的是“近年来那里每年春节前后都有成千上万只红嘴鸥由西伯利亚飞来过冬”的景象。作者对此无比“羡慕”。表明作者向往、追求这种境界。

5、旧金山人的“传统节目和一大享受”,指的是看海兽“旁若无人地打斗、游戏、抢地盘”,看海鸟群集低空滑翔,百发百中入水叼鱼的景象。作者对此浓墨重彩地加以描写,可见心向往之。

6、城市的“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指的是以“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来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和“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不以经济产值和人均收入作为城市衡量标准,而以有无其他生灵来衡量,可见城市里拥有某种值得钟爱的小动物是多么难得而又重要。

7、一个“漂亮而荒诞的词组”指的是“与狼共舞”。说它“漂亮”,是因为它浪漫而富于想像力;说它“荒诞”,是因为不可思议而具有危险性。作者肯定“与狼共舞”,实质上是肯定与鱼、鸟、兽共存,以一个奇崛的词语表达一个深刻的意思。

四、拓展**。

1、课文选取的这些材料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非常有条理,请同学们看看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顺序和方法来组织材料的?

明确:顺序:由国内到国外;方法:对比作用:使文章内容既丰富又有条理性。

2、作者对动物和城市之间的关系,不仅倾注了自己的情感,而且还有理性的思考与判断。请找出文中表明作者对动物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所持观点的句子。明确:

(1)每座城市都应该有……是它的一种标志和象征。

2)城市无鸟、无鱼、无兽未必是好事。(3)城市里没有鸟、鱼、兽……优劣程度。

4)“孤城寡人”并不正常……更具有现代意识。

3、观点的表明必须鲜明,请问同学们以上四句话,哪句话更适合表明一个人对事物所持的观点?

明确:(1)(2)否定句,(3)可看作对(1)的分析(4)太含蓄、隐晦4、小结:文章通过对比表明了自己的情感、观点,从而表达了作者优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强烈愿望。

这些议论性的语言,使作者的见解显得新颖、独到、精辟、深刻,读后难忘,让人深受启迪。

5、思考:人类怎样才能克服自己的“霸道行为”,保护好“生存环境”,与鱼、鸟、兽友好相处?联系平时所了解的一些情况,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保护生存环境,与动物友好相处的办法举例如下:不随便倾倒垃圾和排污;保护珍稀动物,禁止猎杀;禁止滥捕滥捞;设立保护区;与动物在同一地带友好相处;加强宣传教育等等。

五、布置作业。

1、完成创新练习册相关练习。板书设计。

都市精灵。舒乙。

第6页共7页。

语言:富于表现力,**性强结构:条理性。

表达方式:描写议论相结合主旨: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7页共7页。

八年级语文都市精灵教案

都市精灵。舒乙。授课 镇江新区大港中学北校区夏明静。教学目标 1 阅读文本,学会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2 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朴实语言中蕴含的感情 3 学会从叙述和议论中明确作者的观点。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分享舒乙先生的一段话 一篇散文,要以记实为出发点,选准一个切入点,找到一点特别的意思,深入进...

苏教版八年级都市精灵教案

自我检测。栖息嬉戏居高临下久违无所事事 围剿司空见惯肆无忌惮。本文内容。1 现代文学馆鸟儿栖息 嬉戏之景 2 都市里的野生小松鼠 3 其他鸟类轮流光顾大院子 4 两只 孤独而寂寞 的乌鸦 5 北京城的乌鸦今昔对比 6 每座城市都有 小动物标志与象征 7 北京乌鸦难见 8 昆明红嘴鸥过冬 9 上海白鸽...

八年级语文都市精灵同步练习2苏教版

都市精灵同步练习。第一部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幽雅 嬉戏 栖息 滑翔 检阅 荒诞 2 说说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含义。3分 现在,在北京,连乌鸦都久违了。久违 每座城市都应该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而且形成传统,成为城市的一种标志和象征。钟爱 如今,老鸹和燕子在北京已经很稀有了,麻雀经过大围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