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导学案

发布 2022-12-21 08:08:28 阅读 6964

目录。第五章地理区域和界线。

第一节地理区域2

第二节重要的地理分界线4

第六章四大地理单元。

第一节北方地区6

第二节南方地区8

第三节西北地区10

第四节青藏地区12

第七章认识区域。

第一节东北地区14

第二节长江流域第1课时16

第二节长江流域第2课时18

第三节四川盆地20

第四节北京市22

第五节陕西省24

第六节台湾省第1课时26

第六节台湾省第2课时28

第八章珠江三角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30

第二节经济发展32

第三节香港、澳门34

第五章地理区域和界线。

第一节地理区域。

学习目标】1、了解地理区域的划分。

2、认识地理区域的范围。

3、理解地理区域的界线。

基础感知】1、 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和条件,区域可划分为。

经济区域和文化区域。

2、区域的范围有有 。大的区域可划分为若干个区域。

3、有的区域界线划分 ,如国界、省界;有的区域界线 ,是逐步过渡的,如气候区界线、植被区界线。

要点研讨】1、通过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气候类型分布图,认识区域的划分。

2、通过南方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图、四川省和成都平原图,认识区域的范围。

3、通过中国四大地理区单元的划分图,认识区域的界线。

检测反馈】

1、自然区域是根据自然环境与自然条件在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划分一定范围的区域。根据以上描述,下列属于自然区域的是( )

a.东北平原 b.**自治区 c.辽中南工业基地 d.岭南文化区域。

2、我国的一个省级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是:地形以山地为主,山脉呈南北纵列分布,气候湿热,河流短小水急,植物种类丰富。这个省级行政区是( )

a.广东省 b.海南省 c.台湾 d.四川。

3、表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图是( )

4、下列区域范围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 )

5、准噶尔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是( )

a.天山 b.昆仑山 c.秦岭 d.巫山。

6、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是( )

a.天山 b.昆仑山 c.秦岭 d.巫山。

7、我国某地区少数民族把格桑花视为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格桑在当地语里是幸福的意思,所以也叫幸福花。格桑花主要生长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区。此区域是( )

第五章地理区域和界线。

第二节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分界线:秦岭—淮河;贺兰山。

2、运用图表,分析秦岭—淮河两侧的差异及原因。

3、分析与归纳秦岭—淮河、贺兰山的地理意义。

基础感知】1、举例我国有许多重要的区域界线。

2、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到秦岭、淮河、贺兰山的位置。

要点研讨】1、 认识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

2、认识秦岭-淮河两侧农业生产的差异。

3、认识贺兰山是重要地理分界线。

4、贺兰山对宁夏平原发展成为“塞上江南”起着怎样的重要作用?

检测反馈】

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

a.大兴安岭 b.黄河 c.秦岭—淮河 d.贺兰山。

2、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它大体一致的是我国( )

a.1月0℃等温线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中温带和寒温带的分界线。

3、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a.青稞、水稻 b.高粱、玉米 c.玉米、水稻 d.水稻、小麦。

4、我国的某山,山北冬季河流结冰,山南相反;山北是枣木成林,桃李芬芳,山南是稻田处处,橘园飘香。这条山脉是( )

a.阴山 b.秦岭 c.天山 d.南岭。

5、下列分界线与贺兰山不一致的是( )

a.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 d.地势第二级与第**阶梯的分界线。

6、贺兰山对宁夏平原发展成为“塞上江南”起着重要作用,对此理解不正确( )

a.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 b.削弱了西北高寒气流的东袭

c.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 d.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

7、反映了我国畜牧业和种植业布局特点是( )

a.南稻北麦b.东耕西牧

c.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北方 d.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南方

8、我国农业地区分布有“南稻北麦”的现象,形成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因素b.海拔高度因素

c.热量和水分因素d.技术、市场因素

9、我国甘蔗分布省份不正确的是( )

a.云南、广东、广西b.四川、云南。

c.台湾、福建、海南d.湖南、湖北。

10、我国甜菜分布省份不正确的是( )

a.新疆b.黑龙江。

c.内蒙古d.山东。

第六章四大地理单元。

第一节北方地区。

学习目标】1.读地图,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温度带、气候类型、气候特点等。

2.读图表,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理解该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持续发展的方向。

基础感知】1、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完成上面填图。

2、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北方地区主要是指我国一线以北、

以东,包括等主要地形区域。面积约占全国 %,人口约占全国 %。包含省份有等省级行政区。

要点研讨】1、完成下表,了解北方地区气候、河流、农业的特点。

2、认识北方三大地形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差异。

3、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结合课本p15“案例”,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应采取哪些措施?

检测反馈】1、下列各省区不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 b.湖北省 c.黑龙江省 d.北京市。

2、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区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b.该区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c.该区平原地区广,耕地以旱地为主,易于机械化耕作。

d.该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3、北方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高粱 b.水稻 c.玉米 d.小麦。

4、下列地形区位于北方地区的是(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5、该区的黄土高原地表景观显著特点是( )

a.平坦辽阔 b.雪山连绵 c.崎岖不平 d.千沟万壑。

6、为缓解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我国正在建设的大型工程是( )

a.南水北调b.西气东输工程

c.“三北”防护林工程 d.西电东送工程。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d区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水稻 c.玉米 d.谷子。

8、图中d区域与c区域之间的分界线( )

a.秦岭——淮河b.昆仑山——祈连山。

c.大兴安岭——太行山 d.秦岭——黄河。

第六章四大地理单元。

第二节南方地区。

学习目标】1、了解该区的位置和范围,找出主要地形区并归纳地形特点。

2、了解该区的温度带、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和自然带。

3、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的影响。

4、掌握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

基础感知】1、南方地区主要是指我国以南以东,包括。

等主要地形区域,主要地形以为主。面积约占全国 %,人口约占全国 %。南方地区包含等省级行政区。

八年级地理导学案

编撰者黄东升 陈杰华。学习内容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学习要求 1 理解地形复杂多样的含义。2 了解主要山脉的基本走向和大致方位。3 熟悉各大地形区与山脉的相对位置。4 了解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点。5 能评价山区的优劣。6 了解并掌握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学习过程与方法。一 读p24 p25...

八年级地理导学案

郴州菁华园学校八年级地理导学案。主备 刘善华审核 谢华学案编号jhyczb819 授课时间 2012 12 课题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三节青藏地区课型 新课。授课人 刘善华姓名班级小组。学前反馈 分组讨论 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哪些差异?2.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说明自然差异往往会造 文方面的哪...

八年级地理导学案

盂县第二中学自主发展型课堂地理学案。班级 姓名编号日期年级八 自学促能力形成!展示让魅力飞扬!课题 7.2众多的人口课型设置 自研 互动 展示 自研课 预习作业 p9 12页 1.自主阅读教材,在阅读中关注下列核心词和概念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人口分布。2.阅读课文,在阅读中思考下列问题 我国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