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3 蜡烛

发布 2022-12-15 20:28:28 阅读 5001

3.蜡烛。

一、积累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偷袭拂晓瓦砾地窖( )

鞠躬颤巍巍匍匐揣( )在怀里。

2.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__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___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___了,但是它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___

a.耸立闪耀淹没闪烁。

b.耸立闪烁埋没闪耀。

c.矗立闪耀埋没闪烁。

d.矗立闪烁淹没闪耀。

二、课内阅读。

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炮弹**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老妇人就取出火柴来,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

1. 作者为什么要对那支大蜡烛的来历进行补充?

2. 第2段和第3段中作者两次写到老妇人育乞西的黑色围巾,有什么用意?

3.课文语言准确精当,刻画人物生动形象,试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一段中的“还”字是否多余?

2)第二段中的“揣”字妙在何处?

4.试从选文中找出表现老妇人虔诚的态度和对苏联红军战士的深厚感情的词语。

三、课外拓展。

圣诞夜休战。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它发生在2024年圣诞夜。

靠近比利时边境的德国亚尔丁森林区有间小木屋,住着一户人家,娘儿俩是为了逃避盟军轰炸才躲到这儿来的。

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母亲慌忙吹熄蜡烛,打开了门。门外站着头戴钢盔的士兵,身后还有一个人躺在地上,血染红了雪。其中一人操着听不懂的语言,母亲马上知道他们是美国兵——德国的敌人。

美国兵不懂德语,母子俩又不懂英语,幸好双方都能讲几句法语,母亲瞧着那伤得很重的美国兵终于动了恻隐之心。

两个美国兵一个叫杰姆,另一个叫洛宾,伤兵叫哈瑞。他们与自己的部队(第一军)失散了,在森林里乱闯了3天,饥寒交迫,走投无路。

母亲吩咐儿子:“去把赫尔曼捉来,还要6个马铃薯。”赫尔曼指的是那惟一留着的公鸡,本来打算等被征去当民防消防员的父亲回家过节时一同享用的。

正在布置餐桌时,又有人敲门,这次,门外站着4个德国兵。

儿子吓得浑身不能动弹,因为窝藏敌军是要作为叛国罪论处的。母亲虽然也害怕,可还是镇静地迎上去,说:“圣诞快乐!”

“我们找不到部队。能在这里休息一下吗?”带队的下士问。

“当然,”母亲说,“还可以吃一顿热饭。可是这儿还有三位客人,你们也许不会把他们当作朋友。我们要过圣诞夜,不准在这里开枪。”

“是美国兵吗?”

“听着,”母亲严肃地说着,“你们,还有里面的几个,都可以做我的儿子。今夜,让我们忘掉这回事吧。”

4个德国兵一时呆住了。母亲拍了几下手:“话已经说够了,请进,把枪支放在屋角的柴堆上,该吃晚餐了!”

德国兵恍恍惚惚,听话地放下了全部武装,美国兵也照样做了。

德国兵和美国兵紧张地挤在小屋里,表情十分尴尬。母亲神态自若:“这下,赫尔曼可能不够分配了,快去再拿些马铃薯和燕麦来,孩子们都饿坏了。”

当儿子从储藏室回到屋里,发现一个德国兵正在检查哈瑞的伤口,不共戴天的仇人仿佛成了一家人。这种奇特的休战持续到第二天早上。母子俩用两根竹竿和仅有的台布制成一副担架,让哈瑞躺上去,随后把客人们送出门外。

德国下士指着地图指点美国兵怎样走到自己的防线去。然后,互相握手道别。母亲激动地说:

“孩子们,但愿有一天你们都能回到自己的家。上帝保佑你们!”

德国兵和美国兵朝相反的方向走去,消失在白茫茫的森林里。

1.请试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恻隐。2)尴尬。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内容。

3.母亲说:“今夜,让我们忘掉这回事吧。”这句话中的“这回事”指什么?“孩子们都饿坏了”中的“孩子们”指的是谁?

4.“母亲激动地说:‘孩子们,但愿有一天你们都能回到自己的家。上帝保佑你们!’”请说说母亲“激动”的原因是什么。

5.你如何看待文中的德国母亲勇救美国士兵的举动?

3.蜡烛 一、基础知识。

fú xiǎo wǎ lì jiào jū gōng chàn wēi pú fú chuāi

2. a 二、课内阅读。

1.补充说明这支蜡烛的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献给苏联红军烈士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2.围巾的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的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3.(1)不多余。“还”字突出德军炮击时间长,老妇人的处境十分危险。(2)“揣”字写出了老妇人对大蜡烛十分珍惜的情态。

4.示例:耐心地、两臂交叉。

三、课外拓展。

1(1)指对别人的痛苦和不幸表示同情。(2)神态不自然。

2.一位德国母亲收留交战的美德士兵,平安地度过了一个圣诞夜。

3.“这回事”指相互为交战双方这一事实;“孩子们”指德国兵和美国兵。

4.母亲亲眼看到不共戴天的敌人能够友好相处,非常高兴,她相信人民之间没有仇恨,战争会很快结束的,所以很“激动”。

5.如:文中的母亲是个勇敢、慈爱、富有同情心、有着博大胸怀的人。

虽然她是德国人,但她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她痛恨战争,渴望和平。因此,当美国士兵向她求救时,她才会置生死于度外,毫不犹豫地收留了他们,并杀掉家中唯一的公鸡来款待他们。

这位德国母亲是伟大而可敬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蜡烛。一 积累与运用1.注音。拂 晓地窖 瓦砾 匍 匐 腋 窝2.根据拼音写汉字。偷障 躬肃 颤 3.解释词语。永垂不朽 名副其实 精疲力竭 4.文学知识。蜡烛 一文的作者是 国籍 的。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蜡烛 的象征意义。二 阅读 一 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德...

八年级语文上册3蜡烛教学案新人教版

2019 2020学年八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一 选择题。1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句中 宛然 一词的含义是 a 曲折 b 婉转 c 完全 d 仿佛。2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八年级语文上册3蜡烛教学案新人教版

3蜡烛。能力目标 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教育目标 让学生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重点难点 体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策略和方法 朗读法 引导法。教学 录音机 投影仪。一 导入。记得上学期的目标上有一篇课外阅读 讲的是一队德国兵到一个被占领地的一个农家去,那农家的妻子正是个地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