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斗折蛇行。以其境过清。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伐竹取道”与上文的呼应,又为下文的埋下伏笔。
(2)、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
(3)、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和两个句子得到印证。
3、《小石潭记》第4段写潭周围的环境,这环境具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4、小石潭的美好景色不但没有使作者恋恋不舍,反而使他感到“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5、理解填空、
(1)、描写鱼的静态描写鱼的动态文中通过生动传神地描写潭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侧面衬托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描写的对象是这从前文的可得到印证,点明了小石潭水清的原因,让人联想到朱熹《观书有感》中的名句。
(2)文中多处描写潭上的景物,烘托出的氛围,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6、用原文回答:
(1)从听觉写流水的句子是。
(2)写小溪曲折蜿蜒的句子是。
(3)逼真地描绘出溪岸状貌的句子是。
7、用原文回答问题。
(1)指明小石潭方位的句子是。
(2)写小石潭环境景色的句子是。
(3)运用动态描写手法写游鱼的句子是。
(4)与“伐竹取道"上下呼应的句子是。
8、本文前面写“闻水声···心乐之”,后面又写“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篇文章怎么忽乐忽忧的?
9、文中以“石”来写小石潭的概貌,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记承天寺夜游。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如吾两人者耳( )
2)念无与乐者( )
3)盖竹柏影也( )
4)遂至承天寺( )
5)但少闲人( )
2、下列加横线字的古今义不同的一项是( )
a.欣然起行 b.庭下如积水空明 c.解衣欲睡 d.月色入户。
3、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
(1)文中照应题目“记承天寺夜游”时间的句子是点明地点的句子是。
2)有同学说:“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请你仔细揣摩它好在**。
3)文中“念无与乐者”中“念”的结果是。
4)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5)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一种怎样的心境?
时所作。
八年级文言文练习
黑林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年级九科目语文执笔审核学生姓名。课题课题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及练习上课时间 一 知识回顾 本册所学文言文共有哪几篇?每篇课文的作者分别是谁?他们分别是哪个朝代的人?二 课文分课练习。晏子使楚。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晏子将使楚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齐人固善盗...
八年级文言文练习
1.鼓楼。兖州旧多劫盗,李崇令每村起一楼,置鼓于上。盗发之处,双槌乱击。诸村闻鼓,皆守要路。俄顷之间,声布百里,险要处皆设伏,盗发无不被擒。鼓楼之设自此始译文 兖州境内从前经常出现抢劫的盗匪,李崇命令在每一个村庄都设置一座楼,楼内都悬挂着大鼓。在强盗出现的地方,要猛烈敲打大鼓,各村听到鼓声,都派人防...
八年级文言文练习
桃花源记 一 文学常识 作者 字 又名潜,别号五柳先生,谥号 靖节先生 原籍江州浔阳柴桑栗里 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10公里 人。本文原是 桃花源诗 的序言。这篇 记 实际上就是这首诗的序,或者说引子。记,古代一种文体。二 课文分析 文章既然名为 记 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文字。它叙述的故事是作者精心虚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