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文言文复习纲要

发布 2022-12-15 02:05:28 阅读 9206

《五柳先生传》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先生不知何许(处所)人也亦不详(知道)其姓字因以为号焉(语气助词)。

每有会(体会)意性嗜(爱好)酒亲(亲戚)旧(旧友)知其如此,或(有时)置酒而招之造(往、到)饮辄(就)尽期(期望)在必醉。

既(已经)醉而退曾(竟)不吝情(舍不得)去留(离开) 环堵萧然(空寂),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瓢(饮水用具)屡(常常)空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也以(凭借)此自终。

不戚戚(忧愁的样子)于贫* 不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辈、同类)乎衔觞(酒杯)赋诗,无怀氏之民欤(句末语气词,相当“吧”“呢”)

二、翻译句子。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

2.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因为住宅傍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

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4.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连饭都忘了吃。

5.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

6.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亲戚朋友知道他有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7.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

8.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很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

9.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10.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11.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12.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从这句话看,他应该是五柳先生这类人吧?

13.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14.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

三、理解。1、用课文原句填空:

(1)表现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爱好是:①好读书②性嗜酒③常著文章自娱。

(3)描写五柳先生家境及其态度的句子是:环堵萧然……晏如也。

(4)“赞”语中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5)传文中与“不戚戚于贫*” 相照应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简要概括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爱好及其生活状况,并分析其分别写出了一个怎样的五柳先生。

1)读书,刻画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2)喝酒,刻画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

3)写文章,刻画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4)生活状况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刻画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3、简要说说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是一个率真放达、淡泊名利,虽处于贫困之中却能安贫乐道、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

马说》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而(表转折,但是)伯乐不常有故虽(即使)有名马

祇(只是)辱(受屈辱)于(在)奴隶人之(结构助词,的)手骈(两马并驾)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因为)千里称(著称)也一食(吃)或(有时)尽粟一石。

食(通“饲”,喂)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来)食(通“饲”,喂)也是(这)马也

虽(虽然)有千里之能(能力) 食(吃)不饱,力不足

才(才能)美(美好的素质)不外见(通“现”,表现) 且(尚且)欲与常马等(同样)不可得

安(怎么)求其能(能够)千里也

策(用鞭子打)之(代词,它,指千里马)不以(按照)其(代词,它的)道(正确的方法)

食(通“饲”,喂)之不能尽(竭尽)其材(通“才”,才能)

鸣之(无意义)而不能通(通晓)其意,执(拿)策(马鞭)而(表顺接)临(面对)之。

其(难道)真无马邪(通“耶”,相当于“吗”) 其(恐怕)真不知马也。

二、翻译句子。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

3.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喂养它。

6.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7.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到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8.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三、理解。1、用课文原句填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被埋没的悲惨遭遇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千里马被埋没的主观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6)本文的主旨句是:其真不知马也。

2、简要说说本文中“千里马”“食马者”“伯乐”的寓意(象征意义)。

千里马:寓人才;食马者:寓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

4、请从语言、内容方面分析第三段第一句话的表达效果。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列举食马者“不知马”的种种表现,表现了作者对食马者的浅薄昏庸、愚妄无知的批判、讥讽与强烈的愤慨之情。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借千里马被埋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

6、通过本文我们可以看出韩愈怎样的人才发展观?放到当今社会来看,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如果统治者不能发现并任用人才,人才就会被埋没。(第二问略)

送东阳马生序》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余幼时即(就)嗜学无从致(得到)书以(来)观,每假(借)借于藏书之家

弗(不)之(指代抄书)怠(懈怠) 录毕(完毕) 走(跑)送之

不敢稍(稍微)逾(超过)约以(因为)是(这)人多以(把)书假余

既加冠(成年) 益(更加)慕(仰慕)圣贤之道(学说)

又患(担心)无硕(大)师名人与游(请教学问) 尝(曾经)趋(跑向)百里外

从(随)乡之先达执经叩(请教)问先达德隆(高)望尊门人**填(挤满)其室

未尝稍降辞(言辞)色(脸色) 援(引,提出)疑(疑难)质(询问)理(道理)

或(有时)遇其叱咄(训斥,呵责) 色愈(更加)恭礼愈至(周到)

不敢出一言以复(顶撞) 俟(等待)其欣悦则又请焉(向他) 故(所以)余虽愚,卒(终于)获有所闻负(背着)箧(书箱)曳(拖着)屣(鞋子)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隆冬)烈风足肤皲裂(**因寒冷干燥而开裂)而不知至舍(学舍)

四支(通“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热水)沃灌(浇洗) 以(用)衾(被子)拥覆

久而乃(才)和寓(住)逆旅(旅店) 主人日(每天)再(两次)食(通“饲”,给饭吃)

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通“披”,穿)绮绣戴朱缨(帽带)宝饰之帽

腰(挂在腰间)白玉之环右备容臭(香气) 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若神人

余则緼(旧絮)袍敝(破)衣处其间略无(毫无)慕艳(羡慕)意

以(因为)中(内心)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比)人也

盖(大概)余之勤且艰若(像)此

二、翻译句子。

1.余幼时即嗜学。

我小时就爱好读书。

2.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3.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放松。

4.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

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5.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6.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7.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又担心没有与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8.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他从不把言辞和表情放温和些。

9.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

10.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1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八年级上文言文复习

八年级 上 文言文复习。一 王顾左右而言他。1 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2 比其反也。3 王曰 弃之。4 士师不能治士。5 王曰 已之。6 王顾左右而言他。二 公输。1 起于齐。2 愿藉子杀之。3 夫子何命焉为。4 愿藉子杀之。5 公输盘不说。6 再拜。三 庄子钓于濮水。1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八年级上文言文复习

文言文。21 桃花源记。一 文学常识。1 作者 陶渊明,朝代 晋宋诗人,散文家。本文选自 陶渊明集 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 其三 饮酒 等。二 掌握读音。缤纷b n f n 豁然hu 俨然y n 阡陌qi nm 垂髫ti o 拜诣y 老骥j 三 请掌握下列重点字词。1 缘溪行 缘 顺着 沿着。2...

八年级上文言文

小石潭记 一 小石潭记 选自作者字代河东人,著名文学家。他曾经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小石潭记 就是其中一篇。二 解释下列加点字。1 蒙络摇缀2 可百许头 3 佁然不动4 俶尔远逝 5 往来翕忽6 明灭可见 7 悄怆幽邃8 以其境过清 9 乃记之而去10 西行 11 下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