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文言文阅读对比

发布 2022-12-15 02:12:28 阅读 7061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乙)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

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簿③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

彼众尽于玄黄④,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⑤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

若乃确乎不拨,物莫与隆⑥,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⑦可用而不用,固⑧斯焉而取⑨斯。

—李绅《寒松赋》

注释①芊眠:茂密状。②捎云蔽景:

意为与景物相掩映。③盘簿:牢固状。

④玄黄:指大自然的变化。⑤叶:

相合。⑥隆:高。

⑦谅:确实。⑧固:

鄙视。⑨取:取法。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

②穹石盘簿而埋根而。

③可远观不可亵玩焉亵。

④甘冒霜而停雪停。

10.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2分)

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

11.两文作者喜爱“莲”、“寒松”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12.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2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月色入户。 户。

盖竹柏影也。 盖。

止午、未、申三时。 止。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 工。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安可为俗士道哉?

8.两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5分)

写月语句。描写方法。

9.【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2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

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6.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黄发垂髫甫行数里。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阡陌交通悉如外人。

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自恨不如远甚也。

8.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2分)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10.【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

林木萧木,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

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有惊知已于千古矣。

1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外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3)固难以辞叙4)悉以临惧相戒。

17.解释下面的句子。(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已于千古矣。

18.甲乙两文中都写了水流的湍急,但描写角度不同,甲文“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是从描写,“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是从描写。(2分)

19.甲乙两文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在表现手法中有何不同?(3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惧。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能出,乃亦大笑曰:

“信乎其似巢也!”

选自《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 ②觌:dí,相见。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无案牍之劳形2)斯是陋室。

3)或陈于前4)辄自笑曰。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19.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请从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句主人喜欢自己的居室的句子。(2分)

20.有同学认为,如今***号召人民要大力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住房条件,而《陋室铝》却宣扬住陋室,这与时代精神不符,因此应把这篇文章从初中课本中去掉。对此,请你说说你的看法。

(3分)有什么共同之处? (2分)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乙】 方山子传(节选苏轼

方山子①,光、黄②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⑤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

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注释】①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ào),字季常。②光、黄:

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

④宗:尊崇,敬仰。⑤折节:

强自克制,改变初衷。⑥矍(jué)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遂至承天寺

2)相与步于中庭

3)余告之故

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过岐亭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b.适见焉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c.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d.问余所以至此者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5.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

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4分)

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

一)阅读选文,完成9~13题。(17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选自《三峡》)

乙】六里,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c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①,独高垂,如匹练界②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③之下流④也。

……从其后西二里,蹑⑤峻凌崖。其崖高穹⑥溪上,与对崖骈⑦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

八年级上文言文

小石潭记 一 小石潭记 选自作者字代河东人,著名文学家。他曾经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小石潭记 就是其中一篇。二 解释下列加点字。1 蒙络摇缀2 可百许头 3 佁然不动4 俶尔远逝 5 往来翕忽6 明灭可见 7 悄怆幽邃8 以其境过清 9 乃记之而去10 西行 11 下见1...

八年级上文言文复习

八年级 上 文言文复习。一 王顾左右而言他。1 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2 比其反也。3 王曰 弃之。4 士师不能治士。5 王曰 已之。6 王顾左右而言他。二 公输。1 起于齐。2 愿藉子杀之。3 夫子何命焉为。4 愿藉子杀之。5 公输盘不说。6 再拜。三 庄子钓于濮水。1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八年级上文言文断句

八年级 上 第二单元。文言常识文言断句。古人写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后人读它,就有一定困难。冲破这个障碍,就得弄清句读 d u 学会断句。所谓 句 就是作者已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到此应断开,用标点符号来表示,即用 句号 语意未完而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叫 读 相当于今人使用的 逗号 弄清 句读 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