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二单元。
文言常识文言断句。
古人写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后人读它,就有一定困难。冲破这个障碍,就得弄清句读(dòu),学会断句。
所谓“句”,就是作者已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到此应断开,用标点符号来表示,即用“句号”。语意未完而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叫“读”,相当于今人使用的“逗号”。弄清“句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一步。
“”句读(dòu)之不知”,对原文的意思就会理解错误,出现笑话。例如《狼》中有这样一句话:“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如果断句为“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那就错了,因为原文的意思是:
另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前面。“犬”是名词作状语用,形容“坐”的样子。断句错误后,成了“另一只狗,坐在(屠夫)前面”,狼竟成为狗了。
断句读的方法首要通读全文,在读懂每句话,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才能正确断句。
一) 根据名词(或代词)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来断句。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常常作句中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或干脆省去名姓。
例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中(《岳阳楼记》中,“滕子京出现后,下文即承前省去了。有些对话中,人物名姓运用以后也会省去。这样的文章,断句起来,就要动一些脑筋。
二) 根据虚词使用规律断句。
明白句读,虚词是个很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应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中“夫、惟、盖、故、凡、是故、是以、由是、向使、而况、纵使、既而、且夫、若夫”等词和“窃、请、敬”等表敬副词,大多出现于句首,因此在它们之前可断句;而“乎、哉、矣、也、者、焉、邪、耶、耳、欤”等,它们常用在句末,一般说来,这些虚词之后要停顿;这些语气词如表陈述语气,用逗号或句号;如表感叹或反问语气,用叹号;如表疑问语气,则用问号;但也有特例,如表示句子中间停顿的“也”,不该加标点,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中的“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也”也是如此,这就是“句读”的读。
三) 根据文言文句式讲究齐整,常用修辞的特点来断句。
排比,对偶等是文言文常用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些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例如:
《愚公移山》中“()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再如《马说》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同其意”等。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确定句读也就容易多了。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熟与城北徐公美”反复多次。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顶真(针)作为修辞手法,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言表现形式。它使句中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例如《鸿门宴》中“具告沛公,沛公大惊”;“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使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等。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四)根据对话和引文句的起说标志等断句。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等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可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以确定断句的内容。
五)根据特殊句式、固定格式断句。
文言文中有许多惯用的特殊句式和固定格式,我们可以抓住这些相沿习用的句式进行断句。例如:《列子汤问》中说:
“薛谭之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如果断成“薛谭之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那就不对了。这里第一处断句就错了。
为什么会错的呢?因为不懂得在文言中,介词结构(“于秦青”)常常放在动词谓语(“讴”)之后。应断成“薛谭之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再如:《论语学而》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引文中有三个含有“不亦……乎”反诘句的固定结构,可据此在各句前后断开。
六)依据总分关系断句。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也可以据此进行断句。例如:《谋攻》中,“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这是先总后分。
再如《唐雎不辱使命》中,“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这是先分后总。这两段文字中,如果抓住了总分关系,也就容易句读了。
最后要强调的是,以上这几种断句方法是分别说的,在具体断句时,常常要把这些方法综合起来运用。
运用以上知识,给下列文段用“∕”断句。
一)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选自《左转。
二)晋平公问于叔向曰∕国家之患孰为大∕对曰∕大臣重禄而不极谏∕近臣畏罚而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也∕公曰∕善∕于是令国曰∕欲进善言∕谒者不通罪当死。
选自《新序》
三)人有从学者∕遇(指董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谒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选自《三国志》
八年级上文言文
小石潭记 一 小石潭记 选自作者字代河东人,著名文学家。他曾经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小石潭记 就是其中一篇。二 解释下列加点字。1 蒙络摇缀2 可百许头 3 佁然不动4 俶尔远逝 5 往来翕忽6 明灭可见 7 悄怆幽邃8 以其境过清 9 乃记之而去10 西行 11 下见1...
八年级上文言文复习
八年级 上 文言文复习。一 王顾左右而言他。1 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2 比其反也。3 王曰 弃之。4 士师不能治士。5 王曰 已之。6 王顾左右而言他。二 公输。1 起于齐。2 愿藉子杀之。3 夫子何命焉为。4 愿藉子杀之。5 公输盘不说。6 再拜。三 庄子钓于濮水。1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八年级上文言文 2
三峡 郦道元 一 2004南京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乙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 又作 至 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