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估算怎么教学,估算标准,怎么进行估算计算

发布 2022-12-04 12:16:28 阅读 2746

小学数学三年级估算怎么教学,估算标准,怎么进行估算计算。

小学数学三年级估算怎么教学,估算标准,怎么进行估算计算。

小学数学估算怎么教学,怎么进行估算计算,是否有标准,是估算到十位还是估算到千位,还是四舍五入,应该四舍五入到哪一位,这都是困惑很多老师的问题,来看看幸福的一生的博客文章,写得非常好,关于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估算并没有严格标准,只要不是太大偏差就算正确。

数学**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估算,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标准》对数学课程的内容也做了较大的调整,其中就增加了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这一部分的内容。这样就要求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同时亦要求我们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对学生渗透估算的方法所1

以说,估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生活节奏的快慢和学习、工作效率的高低。因此大数目计算的内容和要求在调整降低,但估算的要求反而提高了。

一、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1、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实际生产中,对一些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计算的数量,进行近似或粗略的估计的一种方法。估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计算,也处处离不开估算。

当前,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加强估算已成为课程改革的潮流。估算教学应该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服务生活。重视估算教学已经迫在眉睫,那么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落实估算教学,让学生从意识上重视起来,从方法上运用起来,从习惯上培养起来呢?

1)、利用估算提高精算质量,形成自我监控的学习品质。

在平时精算时,估算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在精算前进行估算,可使学生自由而灵活地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在精算后进行估算,可利用估算方法来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如计算的结果是否符合实际等,以检验笔算或计算器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养成习惯,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计算结果的检验意识,找出问题所在,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2)、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包括: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等。而学生形成良好的估算习惯,有助于他们形成对数、问题及结果的直觉的思维品质,让他们学着用定量的方法来帮助解决问题,从而使事物的样态更加明晰、准确及严密,进而增进他们的数感。

3)、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整体感。

估算教学强化学生的估算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对运算和测量结果的概括性的认识,如估计物体的大小(如树的高度、树干粗细等)、事物的属性(如洗澡水的温度)、事物的变化(如学生不断变化的身高)等等。只有这样,学生在直面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时,能有所取舍,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增强他们认识事物的整体感。

4)、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

估算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学生时时处处注意观察生活中的许多常量(如一桶水的体积),并积淀成生活的常识。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和主动捕捉信息的能力,从3

而促进他们的观察力。

2、估算在教学中的作用。

1)用于检验;(2)、用于一般的计算;(3)、用于数或算式的大小比较;(4)、用于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

二、小学数学估算的方法。

1、计算题估算教学。

计算题的估算精确范围比较宽松,一般情况下正负误差均可。这正是锻炼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时机,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打破常规,除了教学书本上的方法外,还要鼓励全体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找出与书本不同的方法。只要在合理误差的范围内,能迅速地口算估出答案的,均应予以肯定,同时向全体学生公布。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仅鼓励了学生大胆思考,勇于创新,而且还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向学生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比如,估算1176×4,书本上的方法是1176×4≈1000×4=4000,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别的方法,像1176×4≈1200×4=4800,如果有学生这样算:1176×4≈1100×4=4400,我们也应当予以肯定。

再比如,估算432÷4,除了介绍书本上的432÷4≈400÷4=100外,同时不妨介绍一4

下别的方法像432÷4≈440÷4=110等等,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总之对于计算题的估算,我认为,应当提倡以“快、灵”为原则,在合理误差的范围内不拘一格地思考。我们的标准答案应提供一个误差范围,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数。

2、应用题估算教学。

应用题由于受实际情况的限制,它的误差范围与计算题估算有很大差别,有时只允许放大,有时又只允许缩小,有时又二者均可。所以,我们首先要指导学生找到允许误差的范围,这一点至关重要。然后再去估算。

第七册50页例题:有538箱酱油,每辆货车一次运62箱,如果一次运完,大约需要多少辆这样的货车?课本上是把538≈540,62≈60,然后540÷60=9(辆)从而得出答案。

这道题我们在教学时首先就要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只能把62缩小一点,可以通过小实验让学生理解,每辆车装得少一点需要的车就要多一点,只要每辆车装60箱都没问题,那么多装两箱就更没问题了。在学生理解后,将题改为:有632箱酱油,每辆货车一次运68箱,如果一次运完,大约需要多少辆这样的货车?

出示常规答案:632看作630,68看作70,630÷70=9(辆)。让学生自己检验一下,就会发现9辆车不够,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够?

思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最后教师5

引导学生去发现原来是我们把每辆车多算了两箱,实际上这两箱必须由别的车来运,所以车算少了。也就是说68不能看作70,只能看作60(实际上是去尾法)。再算,632÷68≈600÷60=10(辆),再检验发现正好,从而得到正确答案。

第二册第82页例题:一本童话故事书有438页,小丽用4个星期看完。小丽每星期大约看了多少页?

解答如下:小明这样做,438≈400,400÷4=100(页),小红这样做,438≈440,440÷4=110(页)。比较两种方法,小红的估算结果更接近准确值。

通过这样的对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估算应用题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确定误差范围,有时需要打破常规考虑。

3、掌握必要的估算方法。

1)、直觉估算法。

例1、有四个自然数,两两相加可得到五个不同的和、求这四个数的平均数?

解析将这四个自然数从小到大依次用a、b、c、d表示,在五个数中21最小,只能是a+b;27最大即c+d;所以四个数的平均数为6

2)、取近似值估算法。

取近似值法就是对算式中的数先取近似值,最好是取整。

十、整百的数,然后再进行计算,这样计算起来就简单多了。

例2、算95乘以32的积是多少?

解析可以将95看成90,将32看成30,那么就先计算90×30;也可以将95看成100,将32看成30,计算100×30;还可以将95看成100,将32不变,计算100×32。这三种求近似值的方法都可以简化题目,使问题易于口算,取近似值法尤其适用于多位数的乘法。

3)、凑整估算法。

该法在日常生活中是运用最广泛的,也是数学学习中基本的估算方法,即把数量看成比较接近的整数或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再计算。

例.66+13.27+6.75+5.25

解析4.66和5.25相加接近10,13.27和6.75相加接近20,这样7

一组合就使口算变得简单?容易,这种方法适合多个小数的加法算式。

4)、根据位数估算。

例4、检验4992÷24=28是否正确?

解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被除数前两位49比除数24大,可以商2,说明商的最高位在百位上,应该是一个三位数,于是可判断商“28”是错的。

5)、据尾数估算法。

例5、检验1235-485-208=558是否正确?

解析只需算一下个位数:5-5=0,10-8=2,因此可以断定得数558是错的。

三、估算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重视估算,并将估算意识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只有我们更加深刻地去感受,去领悟估算在我们生活工作中的价值,我们才能自觉地在教学当中,很好地去培养学生的这种估算的意识。

2、要选好题,恰当提出问题,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即设计一个体现估算价值的情境,让学生进入估算氛围,从而进行估算。

3、鼓励学生利用估算来验证计算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一种好方法。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以估计出大致结果,为计算的准确性创设条件;计算后进行估算,能判断计算有无错误并找出错误的原因,得以及时纠正。

4、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对比中,体会估算与精确计算。要搜集或者捕捉一些好的生活信息,在具体的问题情境当中让学生去感悟,哪些问题解决需要近似值,就是需要估算,哪些问题解决一定要算出精确值,必须精确计算。

5、所举事例要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既感受到数学的精确性和严谨性,又感受到数学的生活化和多样化。

估算是一个人的思维和创新反映能力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增强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养成估算习惯,积累估算方法。在总结经验和估算的体验中,逐步理解估算意义,提高估算能力,增强数学学习的意识,不断拓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估算的方法灵活多样,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小学三年级《估算》教学反思

三年级 估算 教学反思。宝塔区冯庄学校课题组。我在教学本课时,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 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口算 估算 笔算等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我觉得...

三年级数学《估算》教学设计

章田寺乡中心学校盛润轩。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p15估算。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知识点是二年级已经会求两位数的近似数,已经学了几百几十加减加几百几十。教学目标 1 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2 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

小学三年级估算的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电影院。亳州第十六中学史俊永。本节新课开始多 展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从情境图中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笑笑同学想组织500名同学去看电影,电影院共有21排座位,每排可坐26人,每张电影票12元。问题 估一估 电影院的座位够吗?新课程标准提出 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