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

发布 2022-12-04 04:47:28 阅读 4982

在这一册教材里一共安排了11个新授单元,具体安排如下。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单元除法、第四单元乘法、第八单元认识分数、第十一单元认识小数,这四个单元属于数的认识与运算;第二单元年、月、日、第六单元千米和吨是常见的量。

空间与图形领域: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七单元轴对称图形、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统计与概率:

第十单元统计。

数与代数领域:

除法”单元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两部分内容。在计算这部分内容里又有口算、笔算与估算,以笔算为重点和教学主线,把口算与估算的教学与笔算有机结合、交融安排,使三者相互促进。口算有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或整十数的除法;还有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的数除以一位数,商是几百几十的数或几十的数。

笔算教学分两段进行,先教学计算法则,再教学商里有0的除法,包括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两种情况。这样的安排,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有利于学生建构算法。估算教学始终伴随着笔算,在笔算的前、后都安排了估算,或是体会笔算应该先把被除数的哪部分除以除数,或是体会商里应该有0。

在解决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里,既有已经教学的。

一、两步计算的问题,还有连除计算的两步解答的问题。

年、月、日”, 二年级教学了时、分、秒,本单元继续教学年、月、日,常用的时间单位就都教学了。有关年、月、日的教学内容比较多,如平年与闰年、大月与小月、上半年与下半年、四个季度等。年与月、月与日、日与时之间的进率也各不相同,教材以年、月、日三个知识点为框架,组织合理的知识结构,把全单元内容分成三部分,第17~18页教学年、月、日的知识;第19~24页教学平年与闰年,在练习里带出季度;第22~23页是实践活动。

乘法”单元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安排的。具体的内容有:口算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几千几百(或几千)。

没有安排新的实际问题,只是结合计算教学,巩固已经教学的一步或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解答方法,发展解题思路、积累数量关系。

千米和吨”在前几册教科书里,陆续教学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以及千克、克等质量单位,本单元教学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和较大的质量单位吨。千米和吨都是常用的计量单位,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两个单位与学生的生活有些距离,他们对这些单位不够熟悉。

因此,教学千米和吨,首要任务是体会千米和吨,感知1千米有多长、1吨有多重,建立1千米、1吨的初步观念。教学千米与米、吨与千克的进率及简单的换算,也是让学生联系已经认识的米和千克,体验千米和吨。

认识分数”上学期初步认识分数,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本单元继续认识分数,要把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在“想想做做”里还把1元、1米、1分米等计量单位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几角、几分米或者几厘米。

教学内容的编排是先教学整体的几分之一,再教学整体的几分之几,练习七是整个单元内容的综合练习。教学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教材又都分为两段,先用分数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整体里的一份或几份,再求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个物体。安排后一段内容教学,是为了进一步体会分数的意义。

认识小数”单元是第一次教学小数的知识,仅限于一位小数(小数点的右边只有一个数位),而且和买东西、量长度等具体事件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习其中的数学内容。教学内容包括一位小数的意义、读写方法;比较两个或几个一位小数的大小;一位小数加法和减法。在这些内容中,小数的意义是重点,它是比较大小和加减计算的思考基础。

教材编排比较小数的大小与小数加减计算,也是为了加强小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小数,不给小数下定义,不揭示比较大小和加减计算的法则,都是联系实际情境和现实问题的体验积累。

空间与图形领域:

平移和旋转”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以前小学数学里没有的。平移和旋转是常见的、也是比较简单的运动方式,教学平移与旋转的知识,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描述物体的运动,从而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首次教学平移与旋转,对它们的认识只能是初步的,只要求结合实例认识,不进行抽象的描述,更不下定义。

在方格纸上平移的图形应该是直线图形,而且是比较简单的图形。只要求平移一次,或是水平地左、右平移,或是竖直的上、下平移。

观察物体”学生在三年级(上册)教科书中,初步学会了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物体,用图形表示看到的形状。本单元继续从这些位置观察由4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用4个正方体能够摆出许多形状不同的物体,赋予本单元丰富的教学内容,既能从不同位置观察这些物体,又能比较各个物体的视图,还能依据提供的某个位置的视图,对物体的形状展开丰富的想象。

这些活动都能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轴对称图形”本单元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教学轴对称图形,首先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这是课程标准提出的内容与要求。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具有对称特征,自然界有许多对称现象,联系实际教学轴对称图形离不开这些对称的物体和现象。初步认识对称的物体或现象,感受对称的奇妙与对称美,都有利于轴对称图形的教学。

教学重点是轴对称图形,编排了两道例题。教学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让学生知道怎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通过创造性的制作,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编写的一篇“你知道吗”介绍了许多对称的昆虫、对称的自然现象、对称的著名建筑,有拓宽眼界、丰富知识,激发兴趣的作用。“奇妙的剪纸”是一次操作型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剪出图案或花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三年级(上册)教学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计算,本单元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下的内容目标,一是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二是体会并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三是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见,面积的意义、面积的计量单位、面积计算公式是本单元的三大教学内容。对面积意义的教学要重体验领悟,对面积单位的教学要重实际应用,对面积公式的教学要重探索过程。

统计与概率领域:

统计”前几册教材里陆续教学了一些搜集、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还教学了条形图和统计表呈现数据的方法。本单元教学一个常用的统计量—平均数。过去教学平均数,把主要精力放在求平均数的应用题上,没有发挥平均数在统计活动里的作用。

现在把它作为常用的统计量,突出平均数的意义和应用,尤其是在分析一组数据和比较两组数据时的作用。而且,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也要学生经过探索而学会。

实践与综合领域:本册教科书共安排了6次实践活动,其中《我们的试验田》是场景型活动;《生日快乐》、《美丽的花边》、《了解千米》、《奇妙的剪纸》是操作型活动;《运动与身体变化》是**型活动。这些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许多应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机会。

本学期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1.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或整十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2.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商中间、末尾有0的情况)、两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列比较简便的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3.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说出估计的过程与方法。

4.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5.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6.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能判断平年、闰年,能计算一个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数。

7.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吨。知道1千米二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图形与几何:

1.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搭成的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物体。

2.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常见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平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

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统计与概率:

1.结合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2.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限结果是整数)。

3.会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状况。

4.会用平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二、数学思考方面。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分数、小数的过程.学习用数描述、表达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发展数感。

2.经历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估算方法,以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的能力。

3.在应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发展抽象思维。

4.在简单的物体及其三视图的相互转化活动中,在研究平移、旋转、对称现象的数学活动中,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形状特征及平面图形的变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5.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6.在研究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以及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7.初步具有清晰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1.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初步具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逐步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运用分析法综合法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养成检查与反思的好习惯。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使学生在理解数的意义、探索计算方法、感受并认识常见的量、发现并应用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

3.使学生在进行四则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能主动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的良好习惯。

三年级数学 人教版 下册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 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一 教材内容。本册教材分为位置与方向 一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复式统计表 两位数乘两位数 面积 年月日 制作活动日历 小数的初步认识 数学广角 搭配 二 设计校园 总复习九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其中实验版教材中的 解决问题 单元在本册教材中融入各个单元之中,没有形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精选。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一 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1 数与计算。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计算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 多位数乘一位数 有余数的除法 理解算理。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 一 面积,年 月 日,复式统计表,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下面,基本按单元顺序对本册教材的修订情况作一简要说明。1.根据 课标 要求,降低了难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对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