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4《翻越远方的大山》教案

发布 2022-12-03 14:38:28 阅读 5202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4 翻越远方的大山。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层次。

3.通过**性学习,了解刘翔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体会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感受他为实现目标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

4.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小练笔,明白前进道路上的一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超越梦想就的可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结合语言文字,感知刘翔挑战自我、不断超越、实现梦想的过程,学习刘翔为实现目标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

难点:理解“翻越远方的大山”的含义,明白前进道路上的一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但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总有超越梦想的可能。

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听写、轮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独立识字、 写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学定教。

2.在初读感知环节,通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层次,评价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指名读、自由读、交流、展示等形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感悟课文内容,学习刘翔为实现目标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同时明白前进道路上的一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超越梦想的可能, 教给学生感悟课文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作出评价与引导。

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

教师:1.刘翔的资料、小黑板 、教学课件、**录像。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引路、导入课题:

1.**刘翔跨栏的**。

(1) 介绍刘翔跨栏的资料,说说对刘翔的了解。

(2)无数的鲜花与掌声背后,一次次成功与超越的背后,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汗水。2024年年底,“亚洲飞人”刘翔出版了自传《我是刘翔》,全书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他进入体校、学习跨栏、遇到教练孙海平等体育生涯,还**了大量鲜为人知的个人生活和成长经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选自《我是刘翔》。

2.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变成“跨栏王”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4 翻越远方的大山。

3.读课题进行质疑。

预设问题:远方的大山指什么?谁翻越远方的大山?他是怎么样翻越的?在翻越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最终成功了吗?

2)借助预习单,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的识、写,理解词语的意思。

(1)出示预习单,检查学生对文中难读和易读错词语的朗读。

跨栏田径决赛希腊雅典国际隐隐成绩

纪录呐喊当初祝贺遥不可及风驰电掣。

读音注意: 风驰电掣 (ch字形区分:纪、记

同音字区分:成绩、纪录 、国际。

(2)默写生字,检查生字的书写。

①引导学生对照课后第二题描红,同位互相检查,提醒学生不仅要关注字写得是否正确,还要关注规范、美观。提示学生注意:“跨、栏、径、腊、际、隐、绩、纪呐“是左右,写时注意左右宽窄相当。

②默写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奢望、遥不可及、当初 、祝贺 、风驰电掣。

三)朗读课文,推进整体感知。

1.分段轮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刘翔靠不懈的努力战胜了对手阿兰·约翰逊,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

2.整齐把握理清课文的层次。

(1)让我们再次读课文,这一次请同学们默读,感受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想一想刘翔是在翻越这座大山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a读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默读全文,圈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很早——刚练跨栏那会儿——2024年——2024年——2024年——2024年5月8日) b再用横线划出每一个时间段刘翔对阿兰·约翰逊的看法,读完后试着完成这样的填空: (遥不可及)-(站在山脚下)-(翻越大山)。

3.小结:在刘翔的眼中,阿兰·约翰逊就是一座大山,从“遥不可及”到“站在山脚下”到“成功翻越”。

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根据这个过程把全文分成三大段第一部分(一至二自然段),主要写刘翔刚练跨栏那会儿,把约翰逊当成一座要不可及的大山。

第二部分(三至七自然段),写刘翔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来到了“大山”脚下。

第三部分(八至十一自然段),主要讲刘翔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最终战胜了约翰逊。

4.学生回答有关问题。

(1)“远方的大山”对于刘翔来说是什么呢?谁翻越远方的大山?

(2)他是怎么样翻越的?在翻越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最终成功了吗?

过渡语:要想更好的了解有关内容让我们走进课文来看看吧!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精读。一、二自然段,感受刘翔对“远方的大山---约翰逊”的崇拜。

1.读课文思考:“远方的大山”指的是什么?你是从文中哪儿找出来的?

(“很早就知道阿兰·约翰逊的名字了。”你知道有多早吗?阿兰·约翰逊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成为刘翔心里的“大山”呢?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补充资料:事实上,阿兰约翰逊从2024年出道至今,已经在110米栏界奋斗了20年。4枚世锦赛金牌、1枚奥运会金牌、3枚室内世锦赛金牌,是110米栏界的霸主,无法超越的对象。

所以这样一个强劲的的对手在刘翔看来是一座“远方的大山”,翻越它便成为了他的一个很难实现的希望,一个梦想。

2.读第2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感悟:“刚练跨栏那会儿,根本就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亲眼看到约翰逊。

在我看来,他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我到山脚下的那一天都遥不可及,更别提要翻越这座大山了。”

(1)你体会到了什么?(差距大、实力强)

(2)从哪看出来差距很大?

亲眼看到其人是一种(奢望)。

遥不可及”是什么意思?(非常遥远,难以得到的东西)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我”和约翰逊相差甚远)

连到达山脚下的那一天都遥不可及,更别提要翻越这座山了,所以对刘翔来说这是一座矗立于“远方的大山”,要想翻越它,只能是一个过高的难以实现的希望,是——梦想!

3.指导朗读。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应该用无可奈何的语气来读重读“根本就不敢”“遥不可及”“更别提”)

4.能说说此时刘翔的心情吗?展开想象谈一下。

五)课堂作业:写字练习。

1.看生字,哪个字比较难记、难写?描红并书写。

2.重点指导“ 跨、腊、雅、纪”的记法和写法。

3.比较并组词: 跨( )腊( )绩( )

夸( )蜡( )纪( )

4.抄写课后词语两遍,准备默写。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原来,约翰逊是个这么有名的运动员,难怪被刘翔视为一座“大山”。那么,刘翔是怎样成功翻越这座大山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再来读读课文吧!

板书:翻越远方的大山。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精读课文第二部分

1.上节课我们找出了文中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见证了刘翔不断努力,不断进步的过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然后填表吧!

(1)学生自由读课文填表。

(2)全班交流。

2.讲读小结

(1)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刘翔训练跨栏的三年后,有了与约翰逊第一次碰面的机会,那是在2024年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当时的比赛结果怎样呢?

(“那次我没能进入决赛,只能作为观众在一旁感受约翰逊风驰电掣般的速度。”看来, 约翰逊真的是一座“远方的大山”。 此时,他暗暗地问自己:“刘翔啊刘翔,你将来能和他跑得一样快吗?

(2)刘翔是很多同学的偶像,你能读出他此时的心声吗?(刘翔啊,刘翔你什么时候才能跑的和他一样快?)

(3)这句话虽然是一个问句,但是刘翔心中有答案吗?

(有,希望能,有了目标,成为了梦想,也有了超越的决心。)

(4)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这句话。

过渡: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这样的目标,所以刘翔不断努力,不断进步。2002 年,他就和约翰逊肩并肩地站在了同一个赛场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的进步吧!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4课《翻越远方的大山》练习

第4课 翻越远方的大山 作业设计。一 选择正确的读音。隐 y ng y n 约跨栏 l n n n 呐 l n 喊有朝 ch o zh o 一日竞赛 sh i s i 希腊 l n 奢 sh s 望风驰电掣 cha ca 二 根据拼音写。l n l j y n 栅 烛国 身 花 椒 录吸 天 希 成...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翻越远方的大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 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 自读积累。1.同学们,你们都积累了哪些有关 志向与坚持 的成语或名言?学生展示 2.老师也积累了不少,想不想看看老师的成果?教师课件出示 百宝箱 让学生快速记忆。设计意图 课标 强调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我校...

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翻越远方的大山》优质课教案

4 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目标 1.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查阅文字资料,音像等了解有关刘翔的跨栏比赛资料,促进学生学习 感受飞人刘翔勇于挑战 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4.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感悟 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