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发布 2022-12-03 13:35:28 阅读 6254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27课。

卖木雕的少年》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一、认识本课11个生字,正确书写部分生字。结合具体语境,感知理解并积累文中“游人如织、爱不释手、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等四字词语。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少年的美好心灵,以及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三、理解课文并结合相关背景,感受中非人民的深厚友谊。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积累四字词语,朗读对话并通过人物的言行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难点:品味两个“遗憾”和两个“沉甸甸”,理解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了解中非友谊。

教学准备:生字卡、多**课件(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非洲木雕的**、中国援助非洲的资料**及背景**等。)

教学方法:一、朗读体会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感受少年的美好心灵以及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二、形象感受法:将学习语言文字与**相结合,使学生真切感受瀑布的壮观,木雕的精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质疑**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自己的课堂上“读、思、议、划、找”,紧紧围绕两个“遗憾”和“沉甸甸”,发现问题,**问题,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四、多**课件展示法:通过对重点句段和相关背景资料的展示,让学生有重点地进行朗读训练,同时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中非人民的友好情谊。

设计思路:本堂课以“非洲之旅”的形式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读文识字,在学习文中四字词语的同时感受瀑布美、木雕美;在此基础上,通过品读人物言行的句子,揣摩人物内心活动,紧紧抓住重点词“遗憾”与“沉甸甸”品读**,并辅以相关背景资料的介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一)认识甲骨文“友”字,体会“朋友”的含义做一猜字游戏,出示甲骨文“友”字,让学生猜一猜。

师: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一个字就是一个故事,你们看,二月互照为朋,二手互援为友。

全班齐做手势语——朋友。(二)****,感受非洲风情。

师: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今天,老师要带你们。

去一个特别的地方——非洲【课件:非洲风情】(解说:这里有美丽的茶园,漂亮的斑马,还有热情好客的非洲人民)

重点介绍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和非洲木雕。

设计意图:美妙的**,形象的画面,引领孩子走进非洲,走进温馨、亲切的语文课堂。语言的感悟和情感体验是紧密相连的。

情境的创设点燃了学生的情感,为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内化语言架设了桥梁。】

二、巩固识字,整体感知。(一)巩固生字新词。

师:让我们踏着富有非洲浓郁非洲风情的**,先到少年摊点前去看看,同学们看,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情景,谁能用一个四字词语告诉老师。

生:琳琅满目师:多形象呀,还有什么?

师:同学们说的真是太好了,非洲的木雕的确是(课件出示成语)【第一组: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

1、师:细心的同学发现这些词都是描写——(木雕)。【课件:木雕】看着这样的木雕,谁能用刚才的词语来介绍?

2、师:【课件】这些坐凳呢?看着这样的造型,这样精细的雕刻工艺,你又想起了刚才的哪些词语?谁还想说?大象雕得像不像?夸夸它!

3、【想象画面读】师:读词语不但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词语的意思,请你想象刚才看到的画面,谁来试读?(生)一起来试试!(齐读)

4、【放在句子中读】师:如果将这些词语放在句子中,会更有感觉了,谁来读第一个句子?

5、【总结本组词语的特点】师: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生:木雕作品。

师:文中的夫人也像你们一样,被这些精美绝伦的木雕吸引了,她在少年的摊点前精心的挑选着。(板书:选)

设计意图:词语是有生命的,在认识词语的基础上,结合生动的画面来介绍木雕,使词语与画面之间建立了联系,学生既认识了词语,又感知了其大意,避免了枯燥的讲解,且引导学生及时巩固、运用和积累词语。】

第二组:爱不释手犹豫遗憾】1、师:还有一组词语,谁会读?(生)

2、【感悟词性,读出感情】师:你发现三个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生: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内心感受的词语。

师:读这类词语时,我们还要读出词语的感情。(分别领悟三个词语不同的情感)

3、【加动作,悟感情】师:这个同学可真会学习,加上摇头的动作,配上表情,就将遗憾的感情表现的淋淋尽致,我们一起来试一试。(齐读)

4、【总结本组词语的特点】师:通过本组词语,我们感受到了夫人特别喜欢木雕小象墩,但是考虑到实际情况,最后她还是决定放弃了。(板书:弃)

设计意图:将词语整合成“集成块”,学生从认识词语,到理解词语,到运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自然而连贯。】

二)理清文脉。

师: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选木雕是起因,弃木雕是经过,结果怎样?生:送木雕。【板书:买、弃、送】

师:谁能试着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方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生尝试概括,师趁机板书文章的大体流程)

设计意图: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文脉,引导他们感知课文大意,从而初步感知少年的美好形象。】

三、品读课文,感悟少年美好形象。

一)师:“我”与少年素不相识,他为什么要送木雕给我呢?现在,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认识这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

二)【课件】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15自然段——【要求:边读边划出描写少年语言、行为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他内心是怎么想的。】

三)生默读画句,边读边体会。(同桌交流)

四)师:你们划出了哪写描写少年语言、行为。的句子?(生汇报)【设计意图:由初读感知人物,到进一步走近人物,学生通过品读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感受少年美好的内心。】

五)研读第一次见面场景。【课件:第一次对话】(1)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

“夫人,您买一个吧!”师:你们找得真仔细!

咱们先来看看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先小声自由地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师:读好了吗?谁来试试!(评)

师:咱们来看两组句子。【句子】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预设:a、“吧”是个语气词,再仔细看,还有什么不一样?你真是。

个善于发现的孩子!

b、你真是个善于发现的孩子,既注意到语气词“吧”,又注意到了“!”师:加上语气词和感叹号,读起来有什么不一样呢?读一读,体会体会!(生自由读)

你体会到了什么?(生)

师:是啊,一个简单的语气词和一个小小的感叹号,就让我们感受到少年的愿望是发自内心的,真心诚意的,就像句中的哪个词?(诚恳)

师:谁再来读读少年的话?(评)?谁还想读?(评)一起来读!(2)“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师:我的话怎样读?(生)

预设:a、(生:语无伦次)真聪明!什么是语无伦次呢?(生)读读这句话,体会体会!(生自由读)

你感觉语无伦次是怎样说话呢?(生)谁再来读?(评)

b、(生直接读,没读好)这是语无伦次地说话吗?读读这句话,再体会体会!注意标点。(生自由读)语无伦次是怎样说话呢?谁再来读?(评)。

c、(生直接读,读得很好)同学们,你们注意听他刚才读的了吗?他说的话流畅不流畅?听起来有什么感觉?(生。这就叫——语无伦次。】

师:一起来读读,注意标点!

3)“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师:谁再来读少年的话?(评)谁还想读?(生)

师: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可以吗?(师范读)听听老师读得有什么不一样?

谁听出我刚才是怎么读的?(您——)对!读书要想象当时的情景,少年说“您——”声音延长时,他是在——(猜测。

师:那你来读!谁再来!(4)总结读书方法。(5)师生合作读对话。

6)师:就在这时,接着读——【课件:我点了点头遗憾。

】【设计意图:强化朗读训练,指导学生学会朗读,并领悟读好人物对话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理解和体验。】

六)理解两个“遗憾”。

1)师:这段话中有一个词出现了两次。(生)对!这里有两个“遗憾”。一个是一个。

我遗憾是因为——(生)是啊,真可惜!可是,少年又为什么遗憾呢?【预设一生:

a.因为我遗憾而遗憾。(真是一位善良,友好的少年);b我不能把木雕带回国,(这么好的木雕不能卖,为我感到遗憾。

)】师:可是,这里每天游人如织,来来往往的游客络绎不绝,为什么我不买,少年就感到遗憾呢?

可以联系上下文来想想,仔细看少年的话,有没有什么发现?【预设二生:因为“我”是中国人。】

师:瞧!你联系上下文来思考,就找到了线索。可是,为什么中国人不能买,少年就感到遗憾呢?再联系上下文,看看后面的课文,你又知道了什么?

预设三生:因为中国人是他的朋友;因为我们是朋友。】师:瞧!你联系上下文就找到了答案,真不错!大家要你学习!

这里每天过往的游客来自世界各地,为什么少年说中国人是他们的朋友呢?

预设四生:因为我们与中国人是朋友,中国人曾经帮助过我们。】师:

老师真是佩服你,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生)你能结合生活中了解的知识来理解课文,真会学习!(5)结合资料,了解故事背景。

师:a.说到这儿,大家一定有些不解,咱们来看一段资料。(b.像这位同学说的那样,老师也带来了一份资料,一起来看!)【课件:中非友谊的资料】

师:看了这段资料,你明白少年为什么遗憾了吗?

师:瞧,同学们,同一个词语“遗憾”【课件】在“我”和少年的心里却有着不同的意义。

带着我们的体会,再一起来读!(生齐读)

设计意图:品味两个“遗憾”,理解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并结合资料了解中非友谊。】

六)研读第二次见面场景。

1)师:少年会让我就这样带着遗憾回国吗?他会怎么做呢?让我们走进第二次见面的场景。【课件】谁来读?

2)师:【点击:“沉甸甸】【预设:生若读错——老师正音。】

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同学们,这拳头大小的象墩子有这么重吗?你觉得这里的沉甸甸还包含着什么?(生)

听听少年与“我”在说些什么。【课件:第二次对话】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更深入地领会“沉甸甸”的含义,感受少年对中国人的深情厚谊】

3)学生用已学的朗读方法自由练习读第二次对话。(4)指名读,评议。(抓住提示语引导读号对话。)(5)师生合作读对话。

6)深情引读。师:(深情地)是啊,我们是——朋友!让我们一起连声说——【课件】

生: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板:朋友】师:多么真诚的少年,为了让我不留遗憾,他专门在暮色中等我,因为在他的心目中——

他连夜赶制一模一样的小象墩送给我,因为在他的心目中——

以后我们将永远是———生:朋友)!

设计意图:由扶到放,体现学习朗读的过程,加深情感体验,感受中非友谊。】

四、总结主题,升华感情。

1.【课件】师:短短的四十分钟,一位真诚善良的非洲少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画面、**】更令人难忘的这位买木雕的少年——初见面时,他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少年,读——(生)临别时,他把永恒的微笑留给了我,读——(生)

2.【升华感情】师:做为朋友,你想对这位非洲少年说写什么呢?师:让我们大声的回答:不论贫富与距离——我们是朋友!不论肤色与种族——我们是朋友!

请同学们伸出你的手,让我们一起呼吁——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我们全人类都是朋友!

设计意图:再现画面,复现词语,使学生感受非洲景美、物美、人更美,少年的美好形象再次深入心灵。同时首尾呼应,加强了课的整体性。

抓住朋友的含义,升华情感主题,拓展开来,让学生感受到了全人类是一家的美好情感。】

附1:板书设计。

27、卖木雕的少年。我。买。

木雕。卖送。

少年。感动。

我们是朋友。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卖木雕的少年》评课

卖木雕的少年 评课。崔峦先生有句名言说的是 简简单单学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句话在向我们传递着一个信息 语文新课改正从热情澎湃阶段进入理性反思阶段。听了姚老师的 卖木雕的少年 这一课,更是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下面我就这一节课谈谈自己的感受。一 教学层次清晰。从课前的感悟非洲,...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卖木雕的少年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目标 1 会认 会写生字。正确读写 游览 工艺品 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壮观 摊点 陈列 构思 等词语。2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教学重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 我 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卖木雕的少年》教学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的课文充满爱,充满真情,充满温馨,一篇篇课文学习下来,总能让人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情感得到升华。卖木雕的少年 就是这样一篇课文,中非人民的友好情谊在文中让人感动不矣,那少年是那样淳朴,是那么可爱。当 我 因为那象墩子太大而无法带回中国而无限遗憾时,那卖木雕的少年腼腆地出现了,带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