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与探索三年级下教案13琴声的初探

发布 2022-11-29 16:57:28 阅读 8674

13 琴声的初探。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以制作橡皮筋琴及实验为内容的探索活动,引起学生对物理现象—“共鸣”学习和研究兴趣,培养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制作和**活动,体会科学实验的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活动,初步了解共鸣的有关知识。

二、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制作好演示共鸣现象的有关教具。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研究科学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共鸣现象的认识,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

四、教学过程。

1)导言。师: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后,听听轻**,能够消除紧张和疲劳。

那悠扬和谐、悦耳动听的琴声令人心旷神怡。

由插图联想到悦耳动听的琴声,引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2)问号屋。

生:老师,琴声为什么这么好听呢?

师:今天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

提出研究的问题,明确研究的内容。)

3) 活动天地。

共五项活动。

第一项是活动的准备工作。完成橡皮筋琴的制作。活动指导中教师要注意:

制作中的安全教育。在纸盒上剪琴洞较为困难,教师要指导好,鼓励学生想出又安全又好的方法。(教材上成品图上没有画出圆洞请教师注意,其洞为椭圆形。)

弦马的代用品须是木或竹制品为好,最好不要太长,以不超过盒的宽度为宜。这样实验效果才最佳。

橡皮筋最好有粗细之别,关于长短应根据盒的大小决定,紧一些为好。

第二项活动是对比实验的探索活动,探索橡皮筋琴上的奥秘。教师引导学生多做几次实验,并从中体验科学道理。

关于讨论活动的内容有一定困难, 因为盒内空气的振动不好观察到,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小的实验,进行引导。

在活动中也可穿插共鸣音叉的实验。

第三项活动是进一步探索共鸣现象。用常见的器皿证明了共鸣现象的存在。这里要让学生理解到茶杯、碗、瓶子等容器都是共鸣器,各种物体的共鸣特性不同,所以发出的声音也不。

同。实验后要提醒同学要对容器进行清洗。

第四项活动是体验性活动,用尺做乐器,试一试。用习得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第五项活动是信息收集活动。这一活动是阅读活动,不要求学生掌握。

4)我的收获。

1、我知道了声音共鸣现象的存在。

2、学习了用实验研究问题的方法。

3、研究声音共鸣现象,很有用处。

让学生自行总结,认同即可。

5)举一反三。

科学故事《被磬声吓病的和尚》。试着分析其中的原因。

适当时间组织交流活动。

发现与探索三年级上教案第一课

第一课包装盒的学问。教学目标 1.以 包装盒的学问 为内容的设计与制作活动,引导学生对有关包装盒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产生学习的兴趣。2.通过学习,探索与制作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体验设计与制作的方法,培养动脑 动手能力。2.感悟中理解空间概念。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制作一个...

三年级发现与探索第一课影子

北闸口第二小学电子备课。教学课题课时。第一课 影子总课时。日期课型。十周 1 新授。知识目标 通过有关影子的实验 观察,研究影子产生的条件 特点及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目标。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培养学生对...

《发现与探索》三年级下册第9课《辨认方向》教案

辨认方向 教案。单位 天津市河北区月牙河小学。姓名 张艳。辨认方向。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知道辨认方向的多种方法。2 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提高学生辨认方向的能力。3 了解指南针发展的历史,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 难点 通过活动,知道辨认方向的多种方法。教具准备 投影仪指南针。教学过程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