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关完小三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实验)
第一单元:认识空气。
一、空气占据空间吗(1)
实验名称:研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实验目的:能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器材:小口瓶(自备)、漏斗、橡皮泥、装有水的烧杯(自备)、水槽(自备)、塑料杯、纸巾、气球、塑料瓶(自备)。
实验步骤:1.每组学生准备三个实验的器材,先猜想再实验,并提醒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
1)将漏斗插入小口瓶,用橡皮泥封住瓶口(密封一定要严,也可以用打孔的橡胶塞代替),然后快速向漏斗里倒水(水漏不下去)。引导学生分析水为什么漏不下去?
2)水槽内装入约 2/3 的水,将一团纸紧塞在杯底(纸要尽可能塞到杯底),再把杯子竖直向下倒扣在水中。
水不能进入杯子,杯底的纸没有湿)。引导学生分析:纸团为什么不湿?
3)将气球放入瓶中,并用气球嘴套住瓶口,用力吹气球(气球只能吹打一点)。引导学生分析:气球为什么吹不大?
2.归纳结论:空气像其他物体一样,也需要占据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你有办法让漏斗里的水流下去?
让纸团浸湿?把气球吹大吗?启发学生广口思路,用想到的方法(去掉橡皮泥、倾斜水杯、塑料瓶扎眼……)检测效果,然后分析其中的原因(空气“跑”了、让出空间……)以此进一步验证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
注意事项:实验前一定要讲清要求,强调必须注意的问题,如封住瓶口、快速倒水、杯子竖直入水等。如果检测时用到小刀或锥子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要在教师帮助或指导进行。
二、空气占据空间吗(2)
实验名称:挤压注射器的空气。
实验目的:在玩注射器的活动中,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实验器材:注射器、橡胶堵头、水(自备)。
实验步骤:1.介绍注射器是由针筒和活塞两部分组成,针筒上面有刻度,可以看出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活塞可以往里推,也可以往外拉。可以先让学生自由地玩一玩注射器。
2.实验前,教师要将具体的方法和步骤交代清楚。特别是将针筒口顶住橡皮推、拉活塞前后,都要记下活塞的位置,推、拉活塞过程中,针筒口都要顶住橡皮,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手的感觉。
3.具体步骤:把注射器的活塞往后拉一段距离,记下活塞的位置。用橡胶堵头套住针筒口。
推动活塞,记下活塞的位置,松手,观察活塞有什么变化;然后用大一点的力推动活塞,再松手,观察活塞有什么变化。
4.可以补充水和空气对比的小实验,让学生用注射器吸水,再推、拉活塞,问学生:空气与水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观察活塞的位置及手的感觉,认识到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注意事项:拉注射器的活塞时,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把活塞完全拉出来。
三、空气有质量吗(1)
实验名称:测一测气球里的空气是否有质量。
实验目的:能有实验和测量的方法,证明空气有质量。
实验器材:铁架台(自备)、木棒、绳子、票尾夹、气球、打气筒。
实验步骤:1.可以先引导学生猜想空气是否有质量。
2.课堂上要出示教材中的平衡实验装置,在真实情境中引发学生思考。
3.实验前,教师要细致的讲清操作方法,如怎样使小棒平衡、如何给气球打气,如何把气球挂到小棍上等;同时要强调分工合作,有人负责保持小棒平衡,有人负责给气球打气,有人负责把气球挂到小棍上,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4.将木棒利用票尾夹挂在铁架台上,在两端利用票尾夹各挂一只充了气的气球,并调节中间的票尾夹使木棒平衡。保持木棒平衡,松开票尾夹,将一只气球中的气放掉。放手后,观察平衡的木棒会发生什么变化。
5.引导学生思考木棒微微向下倾斜的原因,引导学生得出空气有质量的初步结论。
注意事项:要根据本校实际提前试做实验,掌握每个操作的步骤和要求,对容易产生的问题要提醒学生,尽量保证实验的成功率。要用打气筒给气球充气,因为打气筒充入的气体是大自然的空气,这种方法科学严谨,能够说明小棍倾斜的原因。
提醒学生不要把气充得太足,以免气球**伤人。
四、空气有质量吗(2)
实验名称:用电子天平测物体的重量。
实验目的:学会正确使用电子天平。
实验器材:电子天平、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泡沫板、纸、羽毛等)。
实验步骤:1.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用哪些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
像泡沫板、纸、羽毛等质量很轻的物体,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呢?从而引出电子天平。结合**、实物或电子天平使用说明书,演示电子天平的操作方法。
2.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按一下“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为“0”,将要称量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提醒学生按要求测量各种物体的质量,做好记录。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学会使用电子天平的过程,为后面测量空气质量做准备。
3.电子天平测量质量的数值建议保留一位小数(以克为单位),方便学生计算。
注意事项:电子天平称量前要确保显示为“0”。
五、空气有质量吗(3)
实验名称:用电子天平测皮球里空气的质量。
实验目的:通过实际测量,证明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有质量,从而改变空气没有质量的错误认识。
实验器材:电子天平、皮球、打气筒。
实验步骤:1.调整好电子天平,测量打气前皮球的质量,并记录。
2.给皮球打气 20 下,调整好电子天平,测量打气后皮球的质量,并记录。
3.给皮球打气 30-40 下,调整好电子天平,再测量打气后皮球的质量,并记录。
4.分析三次数据,得出结论: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有质量,空气越多,质量越大。
注意事项:由于学生年龄小,要指导学生学习用打气筒给排球或篮球充气。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指导,以保证学生能够测量出空气的质量。
六、热空气和冷空气(1)
实验名称:让纸蛇转动。
实验目的:借助实验,观察热空气的流动。
实验器材:纸蛇、蜡烛、火柴、铁架台(自备)。
实验步骤:1.做纸蛇转动分组实验时,可以把蛇头上的细线挂在铁架台上。教师要提醒学生调整蛇尾与火焰的位置,防止纸蛇距离火焰太近而被点燃,要求学生观察纸蛇的变化,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2.可以用教材上的方法制作“热气球”,也可以用纸筒围住点燃的蜡烛(点燃两根蜡烛),再把轻薄的大塑料袋罩在纸筒上,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3.组织学生观察纸蛇转动、“热气球”上升的现象,分析其中的原因。
4.可以补充纸杯实验,方法如下:
1)在木棍两端各倒挂一个纸杯,使木棍保持平衡。
2)用点燃的蜡烛烤热一个纸杯,观察现象。
这个实验说明:相同体积的热空气轻,冷空气重。便于学生理解空气受热上升、受冷下降的原因。
注意事项:注意安全,防止纸蛇燃烧或塑料袋受热变形。“热气球”实验中为保证效果,建议在纸筒中点燃两根蜡烛。准备好湿抹布,以防万一。
七、热空气和冷空气(2)
实验名称:做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
实验器材:水槽(自备)、冷、热水(自备)、集气瓶(自备)、玻璃片(自备)、线香、火柴。
实验步骤:1.冷热空气的流动实验建议作为教师演示实验。实验前与学生一起阅读实验步骤,分析每一步中的注意点;先猜一猜第 3 步、第 4 步后,瓶内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然后教师演示实验。
2.教师要提前考虑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如选择烟量较多的香、准备黑色背景、制造热瓶和冷瓶较大的温差等,确保学生能够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3.准备两个一样大的玻璃瓶,分别放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盆中,过一会儿取出。
4.在热瓶中放入点燃的线香,当瓶内充满烟后移走线香,立即用玻璃片将瓶子盖上。
5.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片,观察烟的流动(热瓶中的烟向上流到冷瓶里,朝各个方向流动,然后下沉流向热瓶,接着再上升,如此循环流动,使冷瓶和热瓶都充满了烟雾,这是因为热瓶里装的是热空气,热空气会上升,冷瓶里的冷空气下沉流向热瓶补充热空气留下的空间,而热空气在冷瓶内流动的过程中受冷,因此下沉,从而形成冷热瓶内空气的循环运动)。
6.重复步骤 1-2,将冷瓶与热瓶的位置上下对调,抽掉玻璃片,观察烟的流动(烟多在上方的热瓶里)。
7.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画出烟流动的路径,分析原因,归纳出空气流动的规律。
注意事项:冷瓶热瓶温差要大,动作要快。为保证实验效果,教师在课前务必先做“下水实验”。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
一、土壤的成分(1)
实验名称:观察挖来的土壤。
实验目的:观察土壤,说出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 实验器材:土壤、放大镜、塑料盆。
实验步骤:1.组织学生采集土壤样本或为学生提供土壤样本。
2.引导学生进行有结构的观察,可以用气泡图作为辅助进行记录。
3.指导学生用文字或**进行记录,说出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
注意事项:要确保供学生观察的土壤样本中混合了各种成分。如果学生选取的样本中成分单一,教师可以添加一些其他成分,配制出供学生观察的样本。
二、土壤的成分(2)
实验名称:研究土壤的成分。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识别土壤中存在空气、水、腐殖质等重要成分。
实验器材:土壤、烧杯、纸巾、搅拌棒(有条件的学校建议使用玻璃棒)、水。
实验步骤:1.这组实验操作指向土壤中“**”的成分,做之前可以启发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要这么做。譬如,可以从先前学生对自然界中土壤或土壤样本的描述入手,抓住“湿润”这个特点,猜测土壤中是有水分的,进一步通过用干纸巾握土壤的方法来求证。
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可以看到……(纸巾上有水迹)
2.做把土块放入水中的实验时,要提醒学生把观察点聚焦在杯中的土块上,特别是刚刚把土块放进水中的瞬间。为了帮助学生锁定现象,可以用摄像机拍摄后再次**,或者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过程。把土块放入水中,开始可以看到……,冒出气泡)过一会儿又看到……(土块开始变得松散)
3.搅拌以后,你看到……(水变浑浊)静置一段时间后,又看到……(有物质浮在水面上;有土沉在水底,上面的颗粒较细,下面的颗粒较粗)
注意事项:把土块放入水中的实验时,应该选择稍许板结的土块,用搅拌棒搅拌时要提醒学生规范使用搅拌棒,不能碰到烧杯的底和壁,有条件的可以使用玻璃棒。
三、土壤的成分(3)
实验名称: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
实验器材:沙质土、粘质土、壤土各若干、培养皿、放大镜。
实验步骤: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土壤是颗粒状的这一特征,再按照颗粒的大小进行分类,也可以做排序活动。
2.观察与描述是这一活动所需的能力要项,只有看仔细、说清楚,才能把焦点定位在土壤颗粒上,也才能为下一步按照土壤颗粒大小对土壤进行分类打好基础。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4课今天刮什么风 教学目标 1.能用多种方式观测风 2.会用风向标测量风,会观测风力的大小 3.感受到研究天气 关心天气的乐趣,进而主动地去研究身边自然事物的变化。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1 看图 打乱的 风力等级歌 让学生看图抢答,说出与 对应的 风力等级歌 师生共同补充评价 2 谈话 刚才同学...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第1课 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目标 1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2 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3 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一块土地 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只放大镜 一份土壤研究记录表 每组一小桶水。学生准备 一根木棒 一张白纸...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全册 单元试卷
2019新课标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复习试卷。提示 本套试卷根据2019年新课标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进行汇编。试卷目录。no1.第1单元认识空气单元测试试卷。no2.第2单元研究土壤单元测试试卷。no3.第3单元固体和液体单元测试试卷。no4.第4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单元测试卷。no5.第5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