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县通泉第二小学。
卫生与保健教案。
三年级第五册。
第一课:我们的肺。
教学目标:1、知道人体的呼吸运动是由哪些器官完成,以及呼吸运动的原理。
2、知道保护肺的有效方法。
教学重点:肺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
教具准备:呼吸系统挂图(或模型),肺泡的结构挂图。
教学方法:观察、谈话。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言:人要维持正常的生活,不仅需要进食,而且需要通过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
这是一般人都知道的常识。关于人人需要呼吸的问题,我们现在就来学习《我们的肺》这一课。
1、提问:人体进行呼吸,首先要在外界环境与肺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也就是说,先要进行肺的通气。那么,肺的通气是由人体的哪个系统来完成呢?
回答:呼吸系统)
2、提问: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观察:请同学们参照课本里“我们的肺”课文中的称述回答。
回答:由鼻腔、咽、喉、气管、右支气管、右肺、左支气管、左肺组成。)
3、提问:哪些器官统称为上呼吸道?哪些器官统称为下呼吸道?
4、提问:呼吸系统中哪个器官是最主要的?
回答:肺。)
讲述: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呼吸系统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在板书的表中肺后填上“——气体交换的场所”)。
5、在呼吸系统挂图旁,出示肺泡的结构挂图。
6、讲述:(边指挂图边讲述)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形成树枝状的分支。
在分支的未端,形成了许多肺泡。同学们注意挂图(指肺泡的结构挂图),在肺泡外面,包绕着连成网状的毛细血管。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课本前面的彩图九,它所表示的肺泡和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更清楚。
7、小结: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样的结构特点,适于在肺泡与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二、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
1、提问:呼吸运动的过程是怎样的?
观察:请同学们观察课文中“呼吸运动时肺的状态”示意图。
2、讲述:肺的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肺的通气是怎样引起的呢?这与呼吸运动密切相关。
3、提问:吸气时,胸廓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呼气时,胸廓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吸气和呼气与胸廓变化有何关系?
回答:吸气时,胸廓扩大了;呼气时,胸廓缩小了,吸气和呼气都与胸廓变化有关。)
4、小结:吸气时,胸廓扩大;呼气时,胸廓缩小。这说明吸气和呼气与胸廓有节律的变化有关。
5学生体验:请每位同学把手按在自己的胸部,仔细体验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
三、肺的颜色和保护肺的方法。
1、提问:你知道肺是什么颜色的吗?
仔细阅读课文内容后回答。
2、我们应怎样保护我们的肺?
讨论交流后回答。
四、想一想、议一议。
板书设计:第一课我们的肺。
鼻腔、咽、喉称为上呼吸道;
气管、右支气管、右肺、左支气管、左肺称为下呼吸道。
第二课:不随地吐痰、擤鼻涕。
教学目标:1、 使学生知道随地吐痰、擤鼻涕的不良影响。
2、 使学生知道文明地吐痰、擤鼻涕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知道文明地吐痰、擤鼻涕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引导、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相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 引入。
教师出示相关的不文明行为**让学生观察后议一议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由此引出课题。
二、 **原因。
引导学生认真读文后回答以下问题:
1、吐痰、流鼻涕、咳嗽、打喷嚏对我们的身体是否有益?
2、随地吐痰、擤鼻涕的不良影响是什么?
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身体好。
1、说一说有痰时应该怎样做?
2、说一说流鼻涕时应该怎样做?
四、想一想、议一议。
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五、实践活动。
1、将所学告诉亲朋好友,让他们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争夺文明监督员:同学们相互监督,帮助他人改掉恶习。
板书:第二课不随地吐痰、擤鼻涕。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身体好。
第三课:感冒和流感的预防。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讲卫生的好处。
2、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流感。
3、让学生学会如何预防流感。
教学重点:如何预防流感和感冒。
教学难点:感冒、流感的症状表现及预防方法
教学方法:讲述 、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
秋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之一,学校是人群高密集场所,且学生是抵抗力较弱的群体,因此,流感、麻疹、伤风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是比较容易入侵的,所以同学们要做好预防的措施。
二、讲授新课。
一)关于流感的事例通报(2分钟)
1、香港因流感而停课
香港有关部门公布,截止2月24日在香港流感死亡儿童人数增至4人。香港**宣布全港小学、特殊学校、幼儿园今天起停课两周。
2、深圳发现9宗局部爆发的流感疫情
深圳发现的疫情与香港的不同在于此种病情为乙型流感,尚未出现人员因流感死亡。
二)从事例中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流感?
流感全称为流行**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型。
三)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什么不同及如何传播的呢?
流感与普通感冒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而我们平时讲的感冒,多是指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其特征是:**复杂多样,包括多种病毒、支原体和少数细菌等,都可以引起感冒。
感冒每次发病可由不同的病原引起,所以有些人一段时间内可以反复多次患感冒,但一次流感流行通常为同一种流感病毒引起,患过流感或注射过流感疫苗的人通常短期内不会反复患流感。 在症状方面,流感常表现为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并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而普通感冒症状轻微,多以咽痛、咳嗽、鼻塞等呼吸道症状为主。 普通感冒的病原多达百余种,无法控制疫苗进行特异性的预防;流感可根据引起的流感病毒的种型,注射相应的疫苗得到有效预防。
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染者,流感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通过手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对同一型的流感免疫力可维持较久,对同一亚型的变种间也有交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发生变异,故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流感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风。
四)流感如何预防? (讨论式讲解)
流感为乙类法定报告的传染病。隔离病人是减少传播的有效途径,隔离期为1周。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室内注意通风。
公共场所可用1%漂白粉澄清液或3%过氧乙酸喷洒,也可用食醋熏蒸。病人的用物可曝晒2小时或煮沸消毒。流感可通过注射疫苗预防,尤其适用于老年、婴幼儿和体弱多病者。
流感的预防措施有(讨论后总结):
1、勤开窗户,保持寝室、教室的空气流通。每天通风至少2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其次,保持居室的清洁卫生,尽量少开空调。
2、注意防寒保暖并勤晒被褥。
3、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常用冷水洗脸,不随地吐痰、不随便擤鼻涕以减少空气飞沫传播流感病毒。
4、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提高耐寒能力,增强体质。
5、饮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多喝热开水,少吃辛辣油炸食物。
6、劳逸结合,睡眠充足,不要熬夜。
7、若有鼻塞、咽痛、发烧、头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时,要及早就医。
8、尽量少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9、学校应加强晨检,发现流感病人要及时隔离和**,以减少传染源的存在。
10、及早做好流感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五)学校针对流感采取的措施。
1、领导在大会上动员学生积极行动起来,预防流感;
2、任课教师做好晨检统计;
3、班主任做好学生**的跟踪;
4、总务科做好消杀后勤工作;
5、全校进行大扫除。
六)建议同学们应该怎么做。
1、注意卫生的保洁;
2、注意宿舍的通风;
3、课后加强锻炼;
4、注意早晚温差变化,做好保暖;
5、感觉身体不适马上就医;
6、多喝水。
三、集体讨论。
结合书本第15页想一想、议一议展开。
四、小结:预防流感,注意卫生;流感可怕,但可以预防。
板书: 第三课感冒和流感的预防。
预防流感,注意卫生;流感可怕,但可以预防。
第四课:保护嗓子。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声带”是人体重要的发音器官以及它是如何发声的;
2、认识声带的重要性及如何保护好声带?
教学重点:认识声带所处人体的位置及声带是如何发出声音的。
教学难点:如何教育学生坚持长期不懈的保护好自己的声带。
教学准备:一幅放大的声带结构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平时唱歌、讲话、读书所发出的声音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怎样发出的?为什么发出的声音有高有底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
1、请大家摸一摸自己的喉部,当你说话的时候,你的手有什么感觉?不说话,你的手还有感觉吗?大家试一试以后再回答我的问题。学生回答,讨论。教师进行纠正。
2、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喉部里面为什么会震动?为什么有震动就能发声?人的喉部就是喉头,喉头有个疙瘩叫喉结,它是由软骨构成的,在它里面,平铺着两片薄膜,叫声带,俗称嗓子。
3、提问:有声带就能发出声音了吗?光有声带还不能发声,因为声带里面还有肌肉,平时不说时肌肉是放松的,声带也是放松的,两条声带间的空隙大,就好像是开着的大门一样,有谁知道哪幅图是开着“大门”的?
人们在讲话、唱歌时,喉头的肌肉收缩,拉紧两条声带,中间只留下一条窄窄的缝,就好像是开着的小门一样,有谁知道哪幅图是开着“小门”的?
1)现在我们再看插图,当气体从小门从出时,这时声带会怎样?
2)教师总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有些人由于种种的原因了声带松弛,缝隙增大,气体冲上去但振动不大,所以发出的声音低沉、沙哑,当然才唱歌也就不好了。
同学们想一想拥有一幅好嗓子呢?从现在起为了嗓子应该做些什么?(学生回答、讨论,教师一旁辅导)
3、儿童的声带有什么特点?
三、 讨论交流。
1、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嗓子?
2、想一想、议一议。
板书: 第四课保护声带
嗓子”怎样发声:肌肉收缩缝隙振动气流强弱
1、不要。。。不要。。。
怎样保护“嗓子”: 2、避免。。。
3、加强。。。
第五课:预防近视。
教学目标:1、了解近视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知道预防近视的重要意义。
2、学会预防近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知道预防近视的意义,学会预防近视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讨论。
教学准备:排演小品《小明的烦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小品《小明的烦恼》
卫生与保健三年级下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 卫生与保健 教案。兰城汉营小学。授课教师 董玉红李晓梅。2015年3月至7月。三年级下册 卫生与保健 教案。第1课预防急性结膜炎。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急性结膜炎 红眼病 的 症状 预防 和护理的方法。2 教育学生养成讲卫生 爱清洁的文明习惯。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题 教师板书课题 师 ...
卫生与保健三年级下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 卫生与保健 教案。兰城汉营小学。授课教师 董玉红李晓梅。2015年3月至7月。三年级下册 卫生与保健 教案。第1课预防急性结膜炎。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急性结膜炎 红眼病 的 症状 预防 和护理的方法。2 教育学生养成讲卫生 爱清洁的文明习惯。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题 教师板书课题 师 ...
卫生与保健三年级下册试卷
佴家湾小学三年级卫生与保健下册期末检测试卷班级姓名 得分。一填空 30 每空 2分 1 红眼病病人眼中含有大量病毒,细菌,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和都可以传染。2 腮腺炎等传染病流行期间不去或少去。3 扁桃体可以过滤病菌并产生抗体,保护和不受病菌侵入,是呼吸道的防卫器官之一。4活泼可爱,是人类的好朋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