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期科学复习试题。
第六课时。一. 判断题。
1) 人们用温度来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
2)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3) “摄氏度”是国际上通用的温度单位,写作“0c
4) 春天天气经常变化,夏天天气不变化。
5) 下雪天气温低。
6) 阴天天空布满了云。
7) 晴天是有太阳的天气。
8) 气象站常用风向标来观测风向,用风速计来观测风力。
9) 风有方向、大小的不同。
10) 风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一定的破坏作用。
11) 蚕宝宝要吐丝结茧时就不吃桑叶了,而且全身通明透亮。
12) 在平面上吐丝的蚕也会结茧。
13) 蚕蛾的身体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14) 蚕茧应该放在通风的地方,蚕蛹才会变成蚕蛾。
15)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缫丝的国家。
16) 只有条形磁铁才有两个磁极。
17) 蹄形磁铁是弯的,所以没有两个磁极。
18) 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19) 磁铁的任何地方磁力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20) 环形磁铁任何地方的磁力大小都一样。
21) 在阳光下,物体都有影子。
22) 物体的影子与物体一样大。
23) 光源是明亮的物体。
24) 手电筒发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蜡烛发的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25) 在光的照射下能闪闪发光的物体,都是光源。
26) 小孔成像现象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7) 晴朗的夜空,一轮明月挂在天边,我们站在旷野上能够看见自己的影子,所以月亮是光源。
28) 影子产生的条件是需要光源、能挡住光线的物体,还要有能接收影子的屏。
29)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0) 制作小孔成像盒时,我们能够从屏上看到一个缩小的正立的景物图像。
31) 在镜子里看到物体的像比物体要小一些。
32) 在镜子里看到物体的像是反的。
33) 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作成的。
34) 反射现象说明了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35) 光照在镜子上能够反射出去。
36) 世界上最早记载潜望镜原理的古书,是公元前2世纪我国的《淮南万毕术》。(
第七课时。37) 玻璃、水等光亮的物体才能反射光线。
38) 光线从空气中进入水中会发生折射,但从水中进入空气中不会发生折射。
39) 光的折射现象说明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0) 彩虹是天空中悬浮的小水珠的颜色。
41) 彩虹是自然现象,我们没有办法模拟。
42) 在喷水池上面、在瀑布前面,有时也能看到彩虹。
43) 光线明亮看得更清楚,所以我们常在强烈的太阳光下看书写字。
44) 在强烈的太阳光下看书写字会伤害我们的眼睛。
45) 我们应该关心、帮助盲人与视力不好的人。
46) 为了节约用电我们应该在微弱的灯光下看书学习。
47) 看电视能增长知识,所以我们应该长时间地看电视。
二、选择题。
1、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a、在温度计内的液柱上升时读。b、在温度计内的液柱下降时读。c、在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时读。
2、用温度计测量空气的温度的正确方法是。
a、将温度计挂在室内。 b、将温度计挂在室外。c、将温度计挂在室外、通风、不被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
3、安装火车轮轮箍的方法是。
a、用压力机把车轮压进轮箍。
b、加热轮箍,使它膨胀后,再把车轮套入轮箍。
c、冷却车轮,使它收缩后,再将它套入轮箍。
4、室外的电线冬季比夏季绷得紧的原因是。
a、电线的热胀冷缩。 b、架线时的误差。 c、是偶然现象。
5、使用酒精灯不正确的操作是。
a、用嘴吹来熄灭灯火。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c、盖上灯罩将灯火熄灭。
6、热传递的规律是。
a、从有火的地方到没有火的地方。
b、从热多的物体传递给热少的物体。
c、从温度高的地方传递到温度低的地方。
7、房间里的暖气片安装正确的位置是。
a、房间的上部。 b、房间的下部。 c、房间的中部。
8、两杯一样多的水,一杯是热水,另一杯是冷水,混合后,水温的变化可能。
a、比原冷水的水温低。 b、比原热水的水温高。c、接近两杯水的水温平均数。
9、高压锅的手柄是用塑料制作是因为。
a、传热慢可以不烫手。 b、塑料便宜,可以降低成本。c、用塑料使高压锅更好看。
10、制作保温装置要选择的材料是。
a、金属。 b、塑料。 c、传热性能差的材料。
第八课时。11、为使冰块不易融化,不要采用的方法是。
a、用棉被包裹冰块。 b、将冰块放入金属盒内。 c、将冰块放入保温盒内。
12、不适合农民伯伯收获粮食选择的天气是。
a、晴天。 b、阴天。 c、雨天。
13、不适合外出郊游的天气。
a、雨天。 b、晴天。 c、阴天。
14、内气温时,温度计应该挂在。
a、室内太阳光能够照射到的墙上。
b、密闭的室内的墙上。
c、室内通风且不能被阳光照射到的墙上。
15、测量学校不同地点的气温,我们发现。
a、一天里不同地点的气温的变化是不一样的。
b、一天里不同地点的气温的变化是一样的。
c、一天里不同地点的气温是一样的。
16、测量同一地点的气温,我们发现。
a、上午的气温最高。 b、正午12点。 c、下午2点左右。
17、用曲线记录气温比用**记录气温。
a、更简便。 b、更直观。 c、更难。
18、升起的旗帜飘向东北方时,此时刮的是。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19、正确判断风向的方法是。
a、风向标的箭头所指就是当时的风向。
b、旗帜飘向的方向就是当时的风向。
c、柳枝枝条摆向的方向就是当时的风向。
20、根据目测风力比较大小的是。
a、旗帜飘扬。 b、人行走困难。 c、炊烟直上。
21、用雨量筒收集降雨正确的方法是。
a、将雨量筒放在大树下面。
b、将雨量筒放在屋檐下面。
c、将雨量筒放在室外空旷的地方。
22、读取雨量筒里面雨量的数据时,正确的方法是。
a、要平视刻度线。 b、要俯视刻度线。 c、要仰视刻度线。
23、人们知道天气变化的方法是。
a、听广播、看电视。 b、看前几天的报纸。 c、看书。
24、气象台预报天气的过程是。
a、气象探测---天气预报。
b、气象信息分析---天气预报。
c、气象探测---气象信息分析---天气预报。
25、孵化蚕卵的适宜地点是。
a、窗台上。 b、火炉旁。 c、温暖的地方。
第九课时。26、当小蚕从卵中孵化出来后,错误的做法是。
a、用羽毛或毛笔把蚕扫在盒子里。
b、用手把小蚕小心地捡起来。
c、把碎桑叶盖在小蚕上,当它爬到桑叶上后,再把它移到盒子里。
27、蚁蚕适宜吃。
a、大片的老桑叶。 b、大片的嫩桑叶。 c、碎的嫩桑叶。
28蚕它一生蜕皮的次数。
a、2次. b、3次. c、4次/
29、蚕蜕皮前的状态是。
a、活泼、贪吃。 b、活泼、不吃。 c、不动、不吃。
30、蜕皮时的状态是。
a、皮从头部开始蜕出。
b、皮从尾部开始蜕出。
c、有的从头部开始蜕出,有的从尾部开始蜕出。
31、蚕蜕皮后的变化是。
a、表皮越来越白。 b、表皮逐渐变黄。 c、身体长大一点点。
32、蚕结茧自缚是为了。
a、给人类蚕丝。 b、保护自己。 c、对自己的生存无意义。
33、吐丝前的状态是。
a、不动不吃。 b、吃得很多。 c、与平时一样,没什么变化。
34、昆虫都有三对足,三对足生长在的地方是。
a、都在胸部。 b、胸部和腹部。 c、都在腹部。
35、下列关于昆虫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昆虫的一生都要经过**。 b、都是小虫子。c、身体都分成头、胸、腹三部分。
36、下列关于蚕的说法正确的是。
a、蚕的身体没有头、胸、腹三部分,蚕不是昆虫。
b、蚕不是三对足,桑所以不是昆虫。
c、蚕的成虫---蚕蛾有三对足,所以说蚕是昆虫。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复习
1.空气是一种无色 无味 透明的气体,它没有确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 空气要占据一定的 空气总会充满所在的 2.水和石块都有而空气确定的体积,所以可以 也可以 满满的一杯水,再往杯里面倒水,水溢出来了,说明水有 满满的一杯水,再放入石块,水溢出来了,也说明水有 3.满满的一杯水,再放入石块,水为什...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复习
1.空气要占据一定的 水和石块都占据一定的 2.水和石块都空气确定的体积,所以可以 也可以 3.满满的一杯水,再往杯里面倒水,水溢出来了,说明水 满满的一杯水,再放入石块,水溢出来了,也说明水 4.满满的一杯水,再放入石块,水为什么会溢出来?答 杯子里的水已经占满了位置,石块要占地方,所以挤出来一部...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
第二单元 1 李时珍 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经27年著成 本草纲目 该书是我国药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 李时珍认识了上千种植物,在 本草纲目 里还给植物进行了分类。第一单元 1.1831 年,达尔文 登上 贝格尔 号 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环球考察。2.经过 5 年的环球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