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期末综合练习

发布 2022-10-19 15:41:28 阅读 1512

心理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心理学的基础领域包括: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社会心理学 d、教育心理学。

2、 根据学习内容不同,可将学习分为:

a、知识学习 b、社会规范学习 c、情感学习 d、技能学习

3、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

a、注意对象的特点 b、人的主观状态 c、注意的任务 d、个体差异

4、 记忆的测量方法有:a、回忆法 b、再认法 c、再学习法 d、反省法。

5、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a、流畅性 b、变通性 c、思辩性 d、独特性。

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7分,共35分)

1、 迁移 2发散思维 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4社会抑制作用 5人格障碍。

三、 简答:(每小题8分,共32分)

1、 心理科学的性质包括哪几个方面? 2如何利用迁移规律,帮助学习?

3婴幼儿的三种主要依恋类型是什么? 4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的道德发展分哪几个阶段?

四、 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试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2试述情绪情感的四大功能。

参***。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1分)

认识内外世界调控行为**未来提升生活质量。

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社会规范学习。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外部行为

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脑的功能、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聚合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一个方向、一定范围有条理地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思维活动。

3、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4、当一个人由于他人用出了某种行为,而自愿地也作出同样的行为时,这种现象就叫作从众。

5、维果斯基认为,在确定发展水平与教学可能性的关系时必须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一种为借助启发帮助可以推进和达到的水平。在这个可能达到的较高水平与现有水平之间的距离称为“最近发展区”。

四、简答:(每小题6分,共24分)

1、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即指向性和集中性。

指向性。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事物。当注意选择、指向一定对象时,由这个对象提供的信息,得到了大脑的加工处理,对这一对象的反映就变得清晰,而注意没有指向的事物,它们的信息似乎就被过滤掉或衰减掉了,对这些事物的反映就模糊、暗淡。

(3分)

集中性。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注意的集中性也是人有选择地加工外界信息所必须的。(3分)

2、(1)重视发展发散思维。发展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因此重视发展发散思维对培养创造性思维有重要作用。

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的实验表明,通过教学有意识地训练,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2分)

2)丰富想象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想象是人类创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与创造性思维有密切关系。只有发展想象,特别是创造想象,创造性思维才能较好地得到发展。(2分)

利用原型启发。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应用相似原理去解决问题,是导致创造、发明的重要思维方法。(1分)

培养创造性的人格品质。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仅和智力因素有关,而且和创造性人格有关。从众型与独立型人格,刻板型与灵活型人格,偏狭型与容纳型人格,被动型与主动型人格,表浅型与痴醉型人格。

(1分)

3、科尔伯格使用了两难推论事故来引发儿童的道德判断。通过对理由的分析,划分出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和六个阶段。

一级水平:前习俗水平。(2分)

惩罚和服从倾向:道德判断以服从规则、避免惩罚为依据。

朴素的工具性享乐主义:遵从,以获取奖励,得到好感为原则进行道德判断。

二级水平:习俗水平(2分)

保持良好关系,被别人夸奖的“好孩子”道德:遵从,以避免别人的非难、厌恶。

坚持权威的道德:遵从,以避免遭受合法权威的指责,避免导致犯罪的结果。

**水平:后习俗水平(2分)

以契约、个人权利、民主采纳的法律为准的道德:遵从,以保持公正,并考虑个人权利,但要以共同协商的民主方式来改变规则。

以个人良心为准的道德:遵从,以避免自我谴责。

4、(1)与相似的人相处能得到正强化。同我们相似的人往往会同意我们的观点和意见,因此会增强我们对自己意见的正确性的信心。相反,同经常批评我们、反对我们的趣味和判断的人相处感到不舒适,因此人使我们尽量避开这样的人。

(2分)

2)认知不协调理论的解释。根据这一理论,个体都努力保持和谐一致。如果我们喜欢某一个人而又与他见解不同,心理上是很不舒服的。

为了使我们的认知是一致的,我们就喜欢那些与我们意见相同的人,有时甚至夸大这种相似性。(2分)

3)现实条件限制。期望一价值理论告诉我们,在我们进行选择时,不但要考虑一个选择的价值,还要考虑这个价值出现的可能性。(2分)

五、论述:(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知觉的选择性。人并不是对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刺激都发生反映,而只是选择其中少数刺激作为知觉的对象,把其它的刺激作为知觉的背景。人的这种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而作进一步加工的特性称为知觉选择性。

由于知觉选择性使人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少数重要的刺激或刺激的重要方面,排除次要刺激的干扰,知觉中对象和背景的划分保证了人们对知觉对象的清晰反映。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主要有客观刺激物本身和人的主观状态。(3分)

2)知觉的整体性。当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在完备的情况下,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刺激进行加工处理,使自己的知觉仍保持完备,并把刺激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3分)

3)知觉的恒常性。在知觉条件发生一定的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能够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恒常性保证了人们在不同条件下仍能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知觉,从而依据事物的实际意义去适应环境。

因此,掌握知觉的恒常性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2分)

4)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时,总是根据以前获得的知识经验,对知觉的对象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从而标示出来的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个人的知识经验、言语指导、兴趣爱好等等对知觉的理解性都有重要的影响。

(2分)

2、(1)生物遗传因素。a、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b、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

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遗传因素较为重要。c、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及难易。(2分)

2)社会文化因素。a、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b、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2分)

3)家庭环境因素。a、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b、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

c、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

4)早期童年经验。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但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2分)

5)自然物理因素。a、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影响作用,更多的表现为一时性影响。b、自然物理环境对特定行为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

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2分)

心理学期末作业

1 心理学的定义,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意义。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于心理学这门课程有了一些简单的认识。在我看来学习心理学对于我个人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学习心理学,我对自己的心理环境和思想态度...

心理学期末作业

1 第1题 联系实际分析如何运用记忆规律来组织学生复习。答 记忆就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的编码 存储 提取的过程。根据信息保持长短和记忆系统结构,记忆可被分为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按是否有意识参与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按性质分为程...

心理学期末总结

第一章。1.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2.研究对象 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为主。3.心理学的科学属性 p5选择题 第二章。1.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任何心理活动都产生于脑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性反映。2.反射和反射弧。反射 反射就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刺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