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教学中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1)精选教材。教师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注意学科间的联系。(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注意教学的启发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5)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15 运用记忆规律,谈谈如何促进知识的保持。
1)明确记忆要求,增强知识巩固的自觉性。学生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只有那些他们认为重要的或感兴趣的内容才会主动去记忆。因此,教学中必须增强学生知识巩固的自觉性,让学生认识巩固知识的重要性,主动积极地去记忆所学的知识,明确记忆的具体要求,增强记忆的信心。
(2)尝试加工材料。指通过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获得信息时对它进行深度加工,这些信息的保持效果就可得到提高,并有利于信息的提取和回忆。
(3)教会学生有效运用记忆术。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4)教会学生进行组块化编码。
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就若干较小单位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组块的方式主要依赖于人过去的知识经验。(5)引导学生进行适当过度学习。
所谓过度学习,是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后的附加学习。过度学习并不意味着复习次数越多越好,一般掌握150%的原则。(6)组织学生合理进行复习。
及时复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新学习的材料一定要及时复习,至少要在当天加以复习,以减缓遗忘的进程。分散复习。
分散复习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复习一人或几次,分散得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研究表明,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的效果优于单纯的重复阅读。
16 教学中,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7 有人建议,在教育实践中,“要多使用奖励,而尽量少与用惩罚。”请简要阐述你对这种建议的看法。
我认为奖比刘好,原在如下:(1)惩罚传递不该怎么做的信息,奖励传递该怎么做的信息。(2)必要的惩罚是需要的。
学习有纪律的活动,必要的约束力与惩罚是维持秩序。惩罚不应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求知欲。(3)奖与罚应及时公正,才能真正提高一个人的积极性。
对该表扬的行为不及时作出表扬等于是批评这种行为。对做错的同学不作出批评等于是表扬了这种行为。一网打尽对内向孩子的作用大于外向孩子的作用。
表扬对女生的作用大于对男生的作用。师生关系紧张时的批评,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会造成双方关系的对立。失去公正性的表扬与批评不起作用。
过于频繁地表扬某一个人会造成其在同学中的孤立。(4)进行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个性差异。表扬与批评的作用在于个体对表扬与批评的认识,不应伤害到其他方面的积极性。
(5)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本身是一种自我奖赏,快乐学习是对掌握知识的快感,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最强的内在动机。
18 论述应该如何进行操作技能的培训。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示范和讲解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准确的示范与讲解有利于学习者不断地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向映象,进而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可以调节动作的执行。(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练习是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一般来说,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动作的精确性、速度、协调性等会逐步提高。(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反馈分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两个方面。在操作技能学习中反映的作用非常关键,其中结果反馈的作用尤为明显。准确的结果反馈可以引导学生矫正错误动作,强化正确支作,并鼓励学生努力改善其操作。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由于运动知觉的模糊性,经常会发生学习者对自己的错误动作,不能意识到的现象。这样就容易导致技能水平不稳定,难以找出动作失误的确切原因,操作技能的学习陷入盲目状态。
因此,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动觉训练,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清晰性,充分发挥动觉在技能学习中的作用。
19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以及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分析人的心理发展一般有几方面特点。
有关人的心理发展的研究,其主要观点综合起来主要有:(1)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的一生就是生理、认知和社会化等方面相互影响,不断生长变化的过程。
(2)人的心理发展在正常的情况下是有顺序的,是遵循发展的一般规律。(3)每个个体的心理与发展既表现出与他人一致的共同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表现出发展的个别差异。(4)心理的各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共知自发展到成熟所需的时间以及发展的高峰期所出现的年龄阶段也不尽相同。
此外,人的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关键人期是指某些行为或心理机能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出现。(5)人的心理发展又是分阶段的,不同的阶段具有各自质的规定性和相对一致的年龄区间。各个阶段的质的规定性或各个阶段的特征上,是由个体在生理、认知、个性和社会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6)根据不同个体在生理、认知、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等方面表现出的较为一致的特点,可以把人出生以后的发展分为以下的发展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和幼儿期(3-6岁)学龄初期(7-11岁),又称童年期。学龄中期(11-15岁),又称少年期。
学龄晚期(15-25岁),又称为青年初期。成年期(25-65岁),包括青年期和壮年期。老年期(65岁到死亡)。
20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1)根据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课本知只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它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它对个体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
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用我们对知识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个体接受它的理由,不能和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
另外,知识在各种情况下的应用并不是简单套用,具体情境总有自己的特异性,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2)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加工,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而成的。(3)根据建构主义的学生观,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成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和知识经验。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学就是要充足进学生的合作、使他看到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21 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建构方义的学生观。
1)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和看法。(2)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真正地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作为学习新的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3)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的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需要与学生共同就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了解彼紫的想法,彼紫作出某些调整。(4)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学就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们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22试述学习策略的一般原则。
1)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指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依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2)内化性原则。
内化性原则指训练学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将其内公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灵活应用。(3)特定性原则。它是指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
(4)生成性原则。它是指学生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生成某种新的东西。(5)有效的监控原则。
指学生应当知道何时,如何应用他们的学习策略并能反思和描述自己对学习策略的运用过程。(6)自我效能感原则。指教师给学生一些机会使他们感觉到策略的效力以及自己使用策略的能力。
23 请阐述加涅对学习的分类。
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先后提出学习的层次分类各学习的结果分类。
2024年,加涅根据学习的繁简水平不同,提出了八类学习:(1)信号学习,即经典性条件作用,学习对某种信号作出某种反应,其过程是:刺激-强化-反应。
(2)刺激-反应学习(s-r的学习),即操作性条件作用,与经典性条件作用不同,其过程是:情境-反应-强化,即先有情境,做出反应动作,然后得到强化。(3)连锁学习:
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4)言语联想学习:也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但它是由言语单位所联结的连锁化。
(5)辨别学习:即学会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做出不同的反应。(6)概念学习:
对刺激进行分类时,学会对一类刺激做出同样的反应,也就是对事物的抽象特征的反应。(7)规则的学习:规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联合。
规则学习即了解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8)解决问题的学习:规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联合。
加涅的这一分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来划分学习层次的。加涅根据同的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1)智慧技能,表现为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它指向学习者的环境,使学习者能处理外部的信息。(2)认知策略,表现为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它是在学习者应对环境事件过程中对自身认知活动的监控。
(3)言语信息,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4)动作技能,表现为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5)态度,表现为影响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
加涅认为,上述五类学习不存在等级关系,它们是范畴各类不相同的学习,这种分类是对学习层次的一种简缩,它集中于学习的更高水平,充分体现了人类学习的特点,尤其符合学校学习的性质。
24 根据品德形成的过程与影响因素,结合教学实际,讨论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1)有效的说服。
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侍,还要以情动人。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应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2)树立良好的榜样。
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能真情中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后果。(3)利用群体约定。
由于群体约定的约束力和群体压力的存在,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做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4)价值辨析。即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验自己的行为模式,即告骈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
(5)给予适当奖励和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25 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问题解决是指个体在新的情况下,根据获得的有关知识,对发现的新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寻求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问题解决策略方法:(1)算法式依照正规的、机械性的途径去解决问题。
做法是将各种可能达到目标的方法都算出来,再一一尝试。确定哪一种为正确答案。缺点、费时、费力、缺乏效率。
在计算机问题解决的研究中,计算机程序就运用算法式策略进行编写。(2)启发式:能够通过观察发现当前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相似关系,利用经验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缺点:依赖经验,准确性上不及算法式。手段——目的分析法:
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少这个差异。爬山法: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
逆向工作法,目标递归策略,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级状态递归。
教育心理学题库1000道
60 桑代克的试误说。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以动物为对象研究学习过程,创立了著名的试误说。1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通过对动物和人类的实验研究,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所谓联结,指的是某种情境仅能唤起某些反应,而不能唤起其他反应的倾向。学习的作用就在于将与生俱来的...
考前1000题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1 下列情况发生了学习的是 d a 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b 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c 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d 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2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 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d a 能力 b 技能 c 兴趣 d 刺激 反应联结。3 如果学生已有了 ...
考前1000题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1 下列情况发生了学习的是 d a 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b 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c 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d 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2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 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d a 能力 b 技能 c 兴趣 d 刺激 反应联结。3 如果学生已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