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题库1000道

发布 2022-10-19 07:37:28 阅读 9836

60 桑代克的试误说。

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以动物为对象研究学习过程,创立了著名的试误说。(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

通过对动物和人类的实验研究,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所谓联结,指的是某种情境仅能唤起某些反应,而不能唤起其他反应的倾向。学习的作用就在于将与生俱来的原本联结或永久保存,或消除,或改变。

(2)一定的联结需要通过试误建立。桑代克认为,一定的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而形成的,即通过试误开成。(3)学习的基本规律主要有:

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

61 简述奥功伯尔所指出的学校情景中成就动机的几种内驱力。

1)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2)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

(3)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4)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自我提高和附属的内驱力都不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通常是随着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到了儿童后戎和少年期,赢得同伴的赞许就百为了一个强有力的动机因素。

而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62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1)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质与量都影响着问题解决。与问题解决有相关的经验越多,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储存方式决定了问题能否有效地解决。(2)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影响问题解决。

功能固着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3)原型启发与联想。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中看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原型是指对解决问题起启发作用的事物。(4)情感与动机状态。一般说来,积极的情绪有利于问题的解决,面消极的情绪会干扰问题的解决,这是从情绪的性质方面讲的。

动机是促使人解决问题的动力。没有解决问题的动机,不可能有解决问题的行为,问题当然不可能解决。但动机过强,也会影响问题的顺利解决。

(5)个性因素。个性因素对解决问题也有重要影响。实验表明:

一个人是否善于解决问题,与他的灵活性、首创性和自信心等个性心理品质相联系。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也影响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63 定势对迁移的影响?

1)心向与定势常指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琮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在迁移过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定势可以成为积极的正迁移的心理背景。

(3)定势可以成为负迁移的心理背景,或者成为阻碍迁移产生的潜在的心理背景。

64 知识学习的作用。

知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和发展创造中国移动的重要前提。(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和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3)智识的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65 简评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

1)阿特鑫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2)他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

别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所以他们会选择既存在成功可能性又有足够挑战性的中等难度的任务。当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有成功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

相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可非常困难的任务,可以保证成功,使自己免遭失败。而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可以找到适当的借口,从而减少失败感。(3)在教育实践中,对力求成功者应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其学习动机。

而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境,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给予强化,评定分数时要求稍稍放宽些,并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下指责其错误。

66 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

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頟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其动作特点有:(1)动作品质:

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2)动作结构:比较协调,能有意识地将分解动作连成整体,动作之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支作也有所减少。

(3)动作控制,视觉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4)动作效能:疲劳感、紧张感降低,心理能量不必要的消耗减少,但没有完全消除。

67 影响创造和思维的因素。

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多种多样,而且,同一种子因素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创造性思维,这取决于该因素的性质和程度。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主要有:(1)环境。

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教养方式以及家庭气氛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创造性。(2)智力。

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线性关系,二者即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3)个性。一般而言,创造性与个性二者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个性特征: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有较高的挫折忍受力。喜欢幻想。有强烈的好奇心。

有独立性。

68 品德不良行为与过错行为的关系如何。

过错行为与道德不良行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联系:过错行为是品德不良行为的开端和基础,是品德不良的前奏,而品德不良行为是过错行为的继续和发展。

(2)区别:过划行为的目的性、有意性差、而品德不良行为受不良道德认识和错误思想支配,动机是有意的,目的是明确的。过错行为具有情绪和不经常的特点,而品德不良行为出现的频率高,次数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过错行为的后果具有扰乱性,它直接干扰课堂秩序和集体活动,而品德不良行为的后果直接损害他人的集体的利益,且有较严重的扰乱性和破坏性。

69 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和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传统的教学条件下,智和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指标。

然而,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所有这些认知差异表明,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在材施教。(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70 如何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

1)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2)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还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呢的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并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7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对教师的要求。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对教师的要求,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1)熟悉教材。

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前提。(2)了解学生。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

(3)问题情景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应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72 简述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1)外部条件。教养方式。学生的态度与品德特征和家庭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社会风气。由社会**、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各种榜样的作用等构成。社会上的良好与不良风气都有可能影响其道德信念与道德价值观的形成。

同伴群体。归属于某一个团体的需要是个体的一种基本需要。学生的态度与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归属的同伴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影响。

(2)内部条件。个人信念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接受道德判断水平。要改变或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必须考虑其接受能力,遵循先他律后自律、循序渐进的原则。

73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

74 行为目标的陈述所具备的要素。

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行为目标表述一般包括以下四个要素。(1)行为主体。

行为主体即学习者。教学目标表述的应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2)行为动词。

即用以通过描述学生通过教学形式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3)行为条件。即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等,也就是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

(4)行为标准。即提出符合行为要求的行为标准,也就是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定学生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75 教师成长的过程。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76 操作技能的形成包含哪几个阶段。

通过分析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一般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77 简述指导教学的主要活动或要素。

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一般认为,指导教学包括六个主要活动:(1)复习和检查过去的学习(2)呈现新材料(3)提供有指导的练习(4)提供反馈和纠正(5)提供独立的练习(6)每周或每月的复习。

这些活动并不是遵循某种顺序的一系列的步骤,而是有效教学的因素,例如反馈、复习、补救只要有必要就要进行,并且要与学生的能力倾向相匹配。这些活动可以被看做教授结构良好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框架,与我国传统讲授教学相一致。

78 课堂纪律的类型。

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成四种类型:(1)教师促成的纪律。这是指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设置一个有结构的情境,即组织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

在课堂管理中,教师促成的纪律是不可缺少的。(2)集体促成的纪律。这是指由群体压力而形成的纪律。

从入学开始,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3)任务促成的纪律。每一次任务都有其特定的纪律,有时某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使他对其他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

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个人对活动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4)自我促成的纪律。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自律便出现了。

教育心理学题库1000道

14 教学中如何促进学习迁移。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1 精选教材。教师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2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注意学科间的联系。3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 注意教学的启发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5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15 运用记忆规律,谈谈如何促进知...

考前1000题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1 下列情况发生了学习的是 d a 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b 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c 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d 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2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 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d a 能力 b 技能 c 兴趣 d 刺激 反应联结。3 如果学生已有了 ...

考前1000题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1 下列情况发生了学习的是 d a 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b 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c 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d 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2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 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d a 能力 b 技能 c 兴趣 d 刺激 反应联结。3 如果学生已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