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心理学复习

发布 2022-10-18 20:15:28 阅读 5325

第一章绪论。

1.人类健康问题的新视角:从传统的保守主义到生态学途径。

传统的保守主义(conservatism)**:以个体为中心、忽略环境影响;受害人责难、忽视初级预防。

社区心理学的生态学途径:

社会生态**法(social ecological therapy):给伊莱思抗抑郁药物,进行个人和家庭的来访咨询和事务安排,包括对其提供**救灾援助和清理债务,促进伊莱恩的丈夫和主治医生进行交流,鼓励伊莱恩去寻找更广泛的外界支持。

视角的转换:从仅仅关注伊莱恩的个人和家庭处境到改善社区资源环境。

2.社区心理学的情景观:第一级变化和第二级变化。

第一层级变化,结构变化,如:重新安排及替换小组成员。

第二层级变化,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变化,改变关系,尤其是改变目标、角色、规则及权利关系。

到达更高点:学习第二层级变化。

3.社区心理学的生态水平分析:个体 、微观系统、组织、地域 、宏观系统

4.社区心理学定义:社区心理学是关注个体与社区、社会的关系,通过相互合作研究和采取共同行动,致力于理解和提高个体、社区和社会的生活质量的心理学分支。

第二章研究方法。

1.定性研究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凭借自身的洞察力在与被研究者的互动中理解和解释其行为和意义。

研究过程力图在自然情境下以多种方法收集资料为途径进行,最终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形成理论或是描述和呈现一个情境,达到对问题进行整体性探索的一种研究活动。

2.定性研究包括:参与观察、定性访谈、聚焦组访谈、个案研究。

3.定量研究方法: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然后使用某些经过检测的工具对这些变量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验证研究者预定的假设。

4定量研究包括:定量观测(社区调查,流行病学研究)和实验。

5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区别:第一,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关系不同。

第二,具体的方法技术不同。第三,研究目的不同。联系:

第一,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互为补充。第二,定性研究可以作为定量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第三,定性方法的运用是对定量研究方法的支持和补充。

第四,在调查过程中应根据事物的性质及调查研究的目的分别选用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或是两者混合使用,决不可偏废。

第三章理解环境中的个体(了解,看下ppt)

1.生态环境概念模型(了解(选择)):行为情景理论和人员配置理论。

第四章(重点) 应对。

1.情景化框架。

2.风险因素:和个人的问题(如抑郁、精神异常等)有关的因素,可能导致或加剧社会适应不良或偏差行为。

3.保护因素:可以调节、缓冲或抵消风险因素带来的不良后果,促进个体发展的因素。

4.远端因素:远端因素指在范围上更广,对个体的影响比较间接的社会背景因素。

远端情景因素:文化传统、信仰、习惯以及制度;持续的环境危害;邻里关系;社会氛围;家庭环境。

远端个人因素:生物、遗传因素;个人性格;持续的个人状态如慢性疾病;早期生活经历的持续影响如儿童期**待。

5.近端因素:近端因素指对个体的影响更直接更迅速的因素。

近端压力源:1.主要生活事件2.生活转变3.日常琐事4.灾难。

6.压力反应:初级评估(primary appraisal):个体将事件理解为威胁性事件。

次级评估(secondary appraisal):个体得出他没有资源去应对该威胁性事件的结论。

第五章(重点) 预防。

1.**预防体系:

1、初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

对象:面向整个群体。

目标:消除或减少**或致**素,防止或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

主要措施:1)促进心理健康的保健工作。

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提高服务对象心理健康的自我保健意识;创造良好的工作或劳动条件;注意营养及科学的生活方式等。

2)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

注重从儿童期到老年期的心理卫生教育,针对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精神卫生指导和社会技能训练,培养个体的应变及适应能力,提高个体的心理应付技能。

2、中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

对象:主要针对表现出精神障碍迹象或处于困境中的群体。

目标:早发现、早诊断、早**,争取良好预后。

主要措施:1)定期对社区居民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确认引起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和相关因素。指导居民按社区医护人员的要求进行精神健康的自我评定,提高居民早期识别精神疾病的能力,尽早发现精神异常者。

2)对有或疑有精神障碍的人群,指导其及时就诊,明确诊断,接受**。并要定期进行家庭访问,提供相应的咨询及医护干预。指导病人坚持**、合理用药,教会家庭成员观察病情、防止暴力行为和意外事件发生的方法。

3)对患者给予及时的**和护理,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早日返回家庭及社区。

3、**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

对象:主要针对已患精神障碍的群体。

目标:限制因精神障碍(智力或脑力受损)引发的残疾情况,减少精神障碍的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延缓疾病衰退的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主要措施:1)防止疾病恶化。

使病人在家庭、社会生活中能继续**,督促病人按时按量服药,给病人心理上的支持,帮助病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增强病人接受**的依从性,配合**和**。

2)防止病残。

在医护过程中尽可能防止或减轻病残发生,使病人最大限度恢复心理和社会功能,采取能减少后遗症及合并症的有效措施。

3)做好**工作。

对病人进行各种**训练,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和疾病咨询等,使病人早日恢复家庭生活和回归社会。

4)调整出院病人的生活环境。

指导并协助家庭成员为患者制订生活计划,努力解决病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2.美国医疗协会提出疾控**预防措施:1、普遍性预防措施2、选择性预防措施3、针对性预防措施。

3.预防的两种理念。

预防精神障碍(医学) 研究应该针对如何隔离和减少直接导致某种具体失常行为的危险因素的存在。

促进幸福感和提高能力(心理学)尽管许多人没有出现具体的失常行为,但他们并不是处于健全的心理幸福感状态。研究的方向应该是对促进日常生活中的有关健康、幸福感和能力的因素予以识别和理解。

第六章应用(了解)

第七章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心理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进而导致以认知、情感、思维和行为等各种精神活动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分类: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省市级的精神病院/综合医院精神科、区县精神卫生保健所(院)、工疗站、家庭病床、精神病人看护网。

精神疾病的**预防(看ppt)

第八章自杀。

自杀分类:自杀意念、自杀未遂、自杀死亡。

中国自杀的特征。

自杀预防:一級预防。

目标:活得健康、适性发展、生活适应良好。

策略:减少危险因子增加保护因子。

二級预防。目标:早期发现、早期介入、预防自我伤害。

策略:进行高危人群筛检,并实施介入方案。

**预防。目标:降低危害、积极介入、预防再发生自杀。

策略:结合医疗、社会资源、追踪辅导。

第九章儿童虐待与青少年怀孕。

儿童虐待形式:身体虐待、**待、情感虐待、忽视

儿童虐待的原因:儿童个体因素、家庭原因、社会因素。

儿童虐待预防。

青少年怀孕预防。

第十章物质滥用。

概念:精神活性物质、依赖(躯体、心理)、滥用、耐受性。

物质依赖的原因:个人方面 、家庭方面 、学校方面 、社会文化方面

必须知道:1.环境应对的框架(论述环境中的应对)2.设计一个预防项目(主题自选)

社区心理学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 1.社会化 2.镜像自我 3.社会知觉 4.图式与图式加工 5.巴纳姆效应 6.晕轮效应 7.积极性偏差 8.行为证实偏差 9.虚假一致偏差 10.自我服务偏差 11.认知启发 12.内隐社会认知 13.印象管理 14.登门槛 效应 15.自我表露 16.自我提升 17.归因 18.归因风...

社区心理学的新视角

作者 唐文军。科技视界 2016年第06期。摘要 社区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新兴领域。其目标强调预防 强调环境与个体的协调 讲究生态学观点 尊重个人和社区的差异 促进个体能力发展。社区心理学对于大陆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心理健康建设具有启示意义。关键词 社区心理学 生态学分析 新视角。1 西方社区心理...

心理学复习

发展心理学 复习大纲。题型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1.埃里克森的8个心理发展阶段 p38 第一阶段 婴儿期,出生到2岁阶段。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第二阶段 儿童期,2 4岁。本阶段主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第三阶段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