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以下几项属于技能的是( )
a.婴儿喝母乳 b.刷牙 c.随意地眨眼睛 d.化妆的指导书。
2.下面哪一个不是技能( )
a.走路 b.骑自行车 c.做梦 d.订计划。
3.对于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区别,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操作技能的对象是具体的物质实体,心智技能的对象是观念性的;
b.操作技能的执行过程是外显的,心智技能的执行是内潜性的。
c.操作技能的动作可以合并,心智技能的动作则不能合并。
d.操作技能的对动作不能合并,必须切实执行,心智技能的动作可以合并。
4.在心智活动的研究上,最早提倡心理模拟法的是( )
a.兰达 b.赫钦斯 c.加里培林 d.库恩。
5.心智技能的培养,第一步是( )
a.原型操作 b.原型定向 c.原型内化 d.原型反思。
6.最初的心智技能形成研究者将心智技能形成过程分为5个阶段,这个人是( )
a.冯忠良 b.潘菽 c.加里培林 d.兰达。
7.在研究前人成果及结合实践基础上提出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说的是( )
a.潘菽 b.加里培林 c.瑟斯顿 d.冯忠良。
8.按照操作的控制机制不同可以把操作技能分为( )
a.连续性操作技能和断续性操作技能。
b.闭合操作技能和开放型操作技能。
c.徒手操作技能和器械操作技能。
d.细微型操作技能和粗放型操作技能。
9.以下属于开放型操作技能的是( )
a.足球 b.舞蹈 c.体操 d.气功。
10.下面属于断续性操作技能的是( )
a.游泳 b.滑雪 c.开车 d.射箭。
11.下面哪一个是徒手型操作技能( )
a.芭蕾舞 b.骑自行车 c.击剑 d.溜冰。
12.冯忠良把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
a.定向——练习——巩固——确定。
b.调整——定向——确定——应用。
c.定向——模仿——整合——熟练。
d.模仿——调整——熟练——应用。
13.学习广播体操时,把连续动作分成小节拍跟着老师一步步做,这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
a.整合 b.定向 c.模仿 d.熟练。
14.对操作技能训练的要求,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b.尽可能多的练习。
c.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d.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15.对操作技能的熟练阶段的特点,表述不对的一项是( )
a.完善化 b.自动化 c.系统化 d.概括化。
二、简答题。
1.简述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
2.操作技能的形成包含那几个阶段?
答案。一、选择题。
1.b (a属于本能活动,c属于随意行为,d是一种程序性知识,不是活动;技能首先是一种活动,而且是经过学习或联系才会的,不是本能行为,也不是随意行为)
2.c 3.c 4.a 5.b 6.c 7.d 8.b 9.a 10.d
11.a 12.c 13.c 14.b 15.d
二、简答题。
1.简述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
答:前苏联心理学家对心智技能进行了非常系统的研究,其中以加里培林为代表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为五个阶段:一是动作的定向阶段,二是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三是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四是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五是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根据有关研究并结合教学实际,将上述五个阶段进行了简化和改进,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说,即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1.原型定向阶段。
原型即事物的原样,由于心智活动具有观念性、内潜性和高度简缩性的特点不为人直接感知和把握。但心智活动也有其外化的物质原型,即实际的操作活动程序、实践模式。原型定向即了解这种实践模式,了解动作结构,各动作成分及其顺序等。
该阶段学员主要是在头脑中形成程序性知识。通过原型定向,学员在头脑中形成了有关活动方式的定向映象,而这种定向映象一旦建立,它就可以调节以后的实际心智活动,同时也是心智活动得以产生的基础。
2.原型操作阶段。
原型操作即根据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把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动作程序以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在该阶段,活动方式是物质化的,即以外部语言、外显的动作,按照活动模式一步步展开执行。在解决某一问题时,学员大声说出实践模式中的每一步,同时实际做出每一步。
在操作的开始阶段,需要逐步展开,并不断变更活动对象,也就是说,学员将实践模式程序应用于多个问题的解决,以便为将来的内化提供基础。
学员在该阶段的活动是展开的、外显的,并经常借助于外部言语的引导和外部辅助手段,学员尚不能摆脱实践模式,而是依赖实践模式进行活动。
3.原型内化阶段。
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借助于内部言语,学员可以在头脑内部进行程序化的心智活动,而且能够以非常简缩、快速的形式进行。
当面临某一问题时,学员不必以言语表述出实践模式的每一步骤,而是在头脑中运作这些步骤,运作时不必一一展开,有些步骤可以交叉、同时进行。有时学员自身都难以意识到操作的每一步,但实际上确实是按照该活动程序进行的。在该阶段,学员摆脱了实践模式,但已经将实践模式内化为一种熟练的思维活动方式,突出表现在外显的言语活动明显减少。
学员最初面临一个新任务时,始终复述任务规则,但随着练习的不断进行,法则复述消失,这是内化的一个标志。
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理论对于揭示心智技能的实质及其形成规律是非常有益的,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编排、教学活动的实施及其有效地培养心智技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发意义。
2.操作技能的形成包含那几个阶段?
答:冯忠良通过分析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并从教学实际出发,整合了有关研究,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与操作的熟练这四个阶段。
1.操作的定向阶段。
操作的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虽然操作技能表现为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但学员最初必须了解做什么、怎么做,即首先要掌握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不同于操作技能,前者形成的是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后者是实际的操作活动方式。
操作定向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准确的定向映象可以有效地调节实际的操作活动,缺乏定向映象的操作活动经常是盲目尝试,效率低下。为此,不应忽视该环节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操作的模仿阶段。
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其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象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因此,模仿是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的,缺乏定向映象的模仿是机械的模仿。
3.操作的整合阶段。
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由于学员在模仿阶段只是初步再现、作出定向阶段所提供的动作方式或模式,故动作整体水平较低。
通过整合,一方面动作水平得以提高,动作结构趋于合理、协调,动作的初步概括化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学员对动作的有效控制逐步增强。因此,整合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是从模仿到熟练的一个过渡阶段,也为熟练的活动方式的形成打下基础。
4.操作的熟练阶段。
操作的熟练是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操作的熟练的内在机制在大脑皮层中建立了动力定型,即大脑皮层的概括化的、巩固的暂时神经联系。
操作的熟练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是由于操作活动方式的概括化、系统化而实现的。操作的熟练是操作技能形成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由操作技能转化为能力的关键环节,各种技术能力的形成都是以操作的熟练为基础的。在操作熟练阶段,动作的特点实际上体现了操作技能的关键特征。
教育心理学 品德的形成
教育心理学 品德的形成。一 不定项选择题。1 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是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趋向成熟。a 学前阶段 b 小学阶段 c 初中阶段 d 高中阶段。2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 依从 认同和 a 行动 b 内化 c 执行 d 泛化。3 在思想 情感 态...
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
电大教育本科 教育心理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5 2010 11 27 11 54 09 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 选择题 至少有1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18分 二 名词解释 每题4分,共16分 1.概念学习 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的较高级类型之一。概念是指用名称和符号所代表的具有...
《教育心理学纲要》 品德的形成与教育
品德的形成与教育。本章讨论的问题。一 品德概述品德的概念。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二 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观念的概念道德知识的获得。道德知识的内化与道德信念的形成。妨碍获得道德知识与形成道德信念的因素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三 道德的情感体验道德感的概念。道德情感体验的形式道德感的培养。四 道德行为的发展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