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理论(精神分析学派)
1、佛洛依德。
潜意识:压抑的经验和祖先遗传的经验(称之为种系发生的天赋)
前意识:有意识的知觉和伪装的潜意识(有一些潜意识被阻挡)
意识:本我、自我(三个意识层面都有)和超我。
本能、焦虑(神经性焦虑:**于本我;道德性焦虑;现实性焦虑),焦虑是一种保护也是调节。
自我防御:压抑、反向(反向可能表现的夸张和过分)、置换(将不能接受的欲望转换到其他东西上)固着退行、投射(把自己的欲望归于别人)、**(把他人的积极品质归于自己)、升华。
发展阶段。。
应用:自由联想、梦的分析。
2、阿德勒。
第一个理论原理:行为背后的动力学力量是追求成功或优越。
最终目标:每个人都有能力创造人格化得虚构目标,它是由遗传和环境提供的原始材料,但是它是自由创造的产物。
如果儿童感觉受到忽视或娇惯,他们的目标大部分是无意识的,但是相反,如果基尼了爱和安全,他们设立的目标是有意识且可以理解的。
补偿(自卑))的驱动力:追求优越。驱力是与生具来的,它的本质和方向却是由自卑和目标决定的。
如果没有先天趋向完美的运动倾向,儿童不会感到自卑,反之,没有自卑,人也不会设立优越的目标。虽然追求成功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它必须得到发展。
两种追求目标的途径:追求个人优越,很少考虑他人,追求的驱力源自个人自卑的表现;追求成功,社会利益,心理健康的人。
知觉的主观性:第二原理,人的主观知觉塑造他们的行为和人格。
虚构论:我们最重要的虚构物是成功的目标,这是我们在生命的早期设立的一个目标,但人们对这个目标的认识也许是模糊的,这种主观的,虚构的目标知道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整合了人们的人格。
器官卑劣:这种生理上的残缺并没有什么意义或重要性,他们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激发自卑的主观感受。
人格的统一和自我一致性:第三原理,人格是统一的并且具有自我一致性。
行为无常的人经常可以成功地实现胜过他人的企图,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有意这样做,他们大多数可能意识不到自己潜在冬季,而且还可能执拗地否认任何显示他们期望超越他人的事实。
器官用语:患病的器官表现出个体的目标。
有意识的思维是被个体理解并被看做对追求成功有帮助的思维,反之,无意识就是那些无助于人的思维。
社会关注:第四原理,所以人活动的价值都必须从对社会关注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关注应理解为作为人类一员的感情,其含义指在人类团体中的成员资格。
社会关注源自于婴儿期的母子关系。
母亲应学会归于给予和接受别人的爱,扩展孩子的社会关注。
父亲要避免两种错误,情绪超脱和家长**。情绪超脱指乖戾的脾气,使孩子形成被忽视感,对母亲神经质依赖。
心里不健康的人发展了过分的自卑感并企图通过建立优越的目标来寻求补偿,夸大的自卑导致神经症的生活风格。
生活风格:第五条原理,内在一致的人格形成了个人的生活风格。
个人生活风格大约在四五岁时确定,心理不健康的人过着刻板的生活,不能选择新的反应方式应对多样的行为。
创造力:第六原理,生活风格是由人创造力塑造的。每个人都是创造性的人,能对环境反应。
**发展:神经症患者行为:把目标定的太高,生活在自己的世界,生活方式刻板。
适应不良的外部因素:
1)夸大的生理缺陷:之所以产生产生夸大的自卑,是因为对无能的过度补偿所致。
2)娇惯的生活风格。
3)被忽视的生活风格;不信任别人。
4)自卫倾向:为了保护他们夸大的自尊感,避免当众出丑而表现的行为。
辩解:不是。。。但是。。。这些辩解保护了不堪一击的自我价值,但是这种人为膨胀的自我,欺骗了人们。
攻击:藐视、责备、自我谴责(使别人难受)
退缩:退行、停滞(不做任何事情,这样也就无法证明他们不能达到目标)、犹豫不决、设置障碍。
对男性的反抗。
应用:家庭排位的影响。
早期回忆:早期回忆是一个人生活风格的可靠指示。
梦:解决未来问题的线索,个体目标与现实差距越大,梦就越可能自我欺骗。
心理**:增强勇气,减少自卑,促进社会关注。
3、荣格。意识: 自我感知的意象(荣格的自我概念仅限于意识中心)
个人无意识:被压抑、遗忘的个体经验等。
集体无意识:整个物种祖先的过去(最有争议的概念)
原始意象:**于集体无意识的原始古老意象,是带有情绪色调的关联意象的集合(表现形式是梦、幻想和妄想)。与本能不同(本能是生理冲动)
人格面具:人们向外界展现的人格。如果人们太认可自己的人格面具,他们就不会意识到他们的个性,从而妨碍他们到达自我实现。
阴影:黑暗而压抑的原始意象,代表那些人们不愿意承认,并试图向自己活他人隐瞒的品质,是人们不愿面对,有违道德,以及大量具有建设性和创造性的品质。要成为完整的人,必须理解自己的阴影。
女性意象(阿尼玛)、男性意象(animus)(心理本来就有两性)
女性意象影响一个男人的情感层面,也解释了某些喜怒无常的心境和感情。男人特别容易把他的女性意象投射到身边女性身上。
伟大母亲:一方面是生育和培养、一方面是权力和毁灭。(感觉这是荣格对自己母亲的总结。。)
智慧老人:人类对神秘生命的先知,通常是无意识的,不能直接经验到。政治家和权威人士(并不可信的),他们的话在那些让自己被智慧老人原始意象领入歧途的人听来感觉很有道理。
英雄:本体:每个人都有一种天生向成熟、完美和圆满发展的倾向,是原始意象中最全面,原始的原始意象,其原因是本体把其他原始意象聚集在一起,并把它们统一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和其他原始意象一样,具有意识和个人无意识的成分,主要还是集体无意识。
(曼陀罗主题:统。
一、完整和秩序)
许多人的意识过多而缺乏人格的心灵火花,意识不到集体无意识的丰富性,另一方面,被潜意识压制的人们通常是病态的,只有一面人格。
为了实现体验本体,人们必须克服他们无意识的恐惧,不让人格面具控制他们的人格,承认他们自身的阴影,继而鼓起更大勇气面对他们的女性或男性意象。
人格动力学:因果论和目的论统一,进行(心理能量向前流动)和退行(心理能量向内流动)的统一。
心理类型(mbti)
发展阶段:童年期1)无**主义:混乱和零星的意识,经验有时作为原始意象进入经验;2)君主政治,自我有所发展,经常用第三人称谈论自己,还没有觉察到自己是知觉主体;3)二元论阶段,分为客观和主观的我,意识形成,由自我情节居住。
青年期活动增多,意识发展,困难是克服儿童期的狭隘意识。
中年期,如果中年人沿用前半生的社会道德标准,会变得僵化和盲目,竭力保持身体魅力和明捷,在发现自己的观念正在改变,人们可能不顾一切保留年轻的外表。这时候应该放弃外倾的目标,专项扩充意识的内倾方面。
老年期建立新的目标,先发现死亡的意义再去寻找生活的意义。
自我实现,心理的重生,将各个对立点整合为一个同质的个体。
荣格研究方法:字词联想,梦的分析(梦是补偿性的,集体无意识、最早的回忆)主动想象、四种心理**(坦白治病的秘密,宣泄法;分析解释;社会教育;转化,**师首先必须经历适宜的心理**成为一个健康的人,适合于中年和关心内部实现的患者)
4、客体关系学派。
客体关系理论介绍:
1更多强调稳定的人际关系。
2偏重母亲的亲密性和母亲的养育。
3将人机关系看做行为的原始动力。
婴儿的心理生活:
幻想——婴儿刚出生就有活跃的幻想生活,这些幻想是潜意识的本能的心理表象。
客体——儿童从婴儿时期就对外在的客体有着某种幻想或现实的联系,最早的是与母亲的乳房。在婴儿的幻想中,江这些客体**入他们的心理结构,客体不仅仅是对外在客体的内在想法,还以具体有形的方式表现内化客体的幻想。
位置:克莱因认为婴儿一直在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中挣扎,在试图处理两极感情时,婴儿将他们的经验组织排列成位置,或构成处理内在和外在的方式。位置不是一个人所经历的一段时间或一个发展阶段。
偏执**位置:婴儿刚出生时会接触到好乳房和坏乳房,这种时而满足时而挫折的经验对婴儿是威胁。为了忍受对同一个客体同时存在的不同感情,自我自行**,在保留生本能和死本能部分的同时,将这两种本能部分转向了乳房,于是婴儿不再害怕死的本能而是害怕**他的乳房,将理想的乳房保留在自己身上保护自己免遭**。
为了控制好乳房打败**他的客体,采取了偏执**位置,这是一种组织经验的方式,包括被**的偏执感情,将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为好坏的方式。
克莱因看来,婴儿在出生三四个月后开始形成偏执**位置,在此期间,对外在世界的感觉是主观和幻想的,而不是客观实际的,因此,那种被**的感觉是偏执的,婴儿在没有形成语言之前将世界**为好坏,并以此为原型发展了以后对某个人的矛盾感情。
抑郁位置:婴儿从五六个月开始,将外在客体看做一个整体,并认为在一个人身上好坏可以共存。对母亲有更现实的表象,承认她是一个独立的客体,而且自我趋于成熟,能容忍自己某些破坏性的情感而不将他们投射出去,然而,婴儿还意识到母亲可能离开并消失,由于害怕母亲离去,婴儿希望保护她,不过意识大自己缺乏能力,婴儿会为自己对母亲的破坏冲动感到内疚,这就形成了抑郁位置。
当婴儿幻想他们已经对以前的过失进行补偿以后,当他们意识到母亲不会永远离开他们时,抑郁位置得到了解决。
心理防御机制:
**——克莱因认为婴儿幻想将他们拥有的对外在客体的知觉经验纳入他们的体内。一般说,婴儿**好的客体,保护自己免受焦虑,然而有时也会**坏的客体,**客体并不是显示客体的精确复制,而是赋予了幻想的色彩。
投射——一个人幻想自己的感情和冲动存在另一个人体内而不是自己体内,通过把无法控制的破坏性冲动投射到外部,婴儿可以缓解焦虑(与老佛相似)
分离——分离自己和外部,使相互对立的冲动分开,才能处理自己与客体好的坏的两面。为了分离好坏客体,自我本身也必须分离,这对儿童的影响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如果分离不是极端固定的,可能都是积极有益的。
投射性认同——婴儿将自己所不能接受的部分**出去,把它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最后再改头换面以歪曲的形式**回自身。将客体投射回来,婴儿便感觉自己变得像那个客体。(交互分析**ta)
内化——人将外部世界的某些方面**,并将这些**的客体组织成客体组织。
自我:克莱因认为自我成熟的时间比佛老爷子早很多。虽然出生时自我基本上是无组织的,但它足以感受到焦虑,使用防御机制,并在幻想和现实中形成早期客体关系,也为以后人机关系形成原型。
人格心理学
第一章。1.如何让理解人格的概念?其基本特性是什么?一是只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言行,人遵从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应。人格所具有的 外壳 就像舞台上根据角色要求所戴的面具,表现出一个人外在的人格品质。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意展现的内隐人格成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是人格的内在...
人格心理学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人格心理学 课程重考复习大纲。一 单项选择题。1 如果从信息加工的视角研究人的攻击性,这属于 的观点。a.认知流派 b.行为主义流派 c.人本主义流派 d.特质流派 2.是个人生来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a.个性 b.人格 c.气质 d.性格。3.对来自理论的 有逻辑联系的两...
人格心理学
人格的定义 1.罗列式定义 在这类定义中,人格就是一个人所有特质的总和。2.综合性定义 这类定义强调人格是个人各方面属性所组成的整体。3.层次性定义 这类人格各方面的特质分为若干层次,而最高层次的特质具有统合的作用。4.适应性定义 这类定义强调人格适应环境的功能。5.区别性定义 这类定义强调人格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