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五要素:学生——主体——个体差异。
群体差异:年龄、性别、社会文化。
教师——教学中关键作用。
教学内容。教学**。
教学环境。三过程:学习过程——核心内容。
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中。
2.教育心理学研究原则。
客观性、发展性、系统性、理论联系实际、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3.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消除易分散注意的无疑注意因素。
充分引起学习兴趣,是学生轻松地集中注意听讲。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经常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合理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具体措施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
着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形式,保持学习活动。
过分有意注意容易疲劳。
只无意注意不利于克服困难。
4)根据注意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注意。
培养学生稳定广阔的兴趣。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习惯。
培养学生善于与注意的分散作斗争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自己在注意方面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8.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生物遗传、家庭环境、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学校教育、自我因素。
9.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核心)
1)能力:一般能力(智力)/流体能力(先天20岁)晶体能力(后天25岁)
① 斯皮尔曼—智力二因素论:一般因素、特殊因素。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7种智力。
斯腾伯格—三元智力理论:原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
卡特尔—智力形态论:流体智力、晶体智力。
②智力测量:比纳—西蒙量表——世界第一个智力测量表。
斯坦福—比纳量表——当今世界流传较广泛。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高于130智力超常、低于70智力缺陷。
iq=智龄/实龄×100
2)气质:3)性格:情感时态度的核心、态度是性格的核心、性格是个性的核心。
性格的结构特征:态度特征——核心。
理智特征。情绪特征。
意志特征。10.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1)先天因素。
2)早期经验。
3)教育。4)社会实践。
5)主观努力。
11.能力的培养。
1)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变“灌输式”为“启发式”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死记硬背”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
4)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前提。
12.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1)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
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2)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是态度和品德改变的原动力。
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3)个体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
13.品德培养的方法。
1)有效的说服——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利用正反论据。
2)树立良好榜样——典型英雄人物、教师家长、优秀学生代表。
3)利用同伴(群体)约定——群体成员共同讨论规定、原则。
4)价值辨析——诱导性活动。
5)奖励与惩罚。
1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最基本)、安全、归属于爱、尊重、自我实现(最高级)
15.韦纳成败归因论:①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做的解释和评价。
②三维度:内部+外部、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
③六因素:只有努力可控。努力程度、能力、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界环境。
18.学习策略的分类。
19.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相似性:材料之间、目标与过程、学习情景的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背景知识,是产生迁移的基本前提条件。
3)学习心向与定势:先于活动且指向活动的动力准备状态——促进和阻碍作用。
20.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2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情境 2)定势与功能固着 3)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 4)原型启发 5)情绪与动机。
22.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环境: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2)智力:高创造性者必有高智商,高智商不一定有高创造性,低智商一定没有高创造性。
3)个性: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是创造性的驱动力。较高独立性和批判性对创造性高的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23.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①发散思维训练。
②推测与假设训练。
③自我设计训练。
④头脑风暴训练。
3)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①保护好奇心。
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④重视非逻辑思维。
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24.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阶段。
1)关注生存:关注生存适应性“学生喜欢我吗”“领导和同事们如何看我”
2)关注情境:关注教学情境“如何提高学生成绩”“学生是否全听懂了”
3)关注学生:衡量教师成长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考虑学生个别差异。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
25.教师成长途径:一看二做一反思。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化观摩(有目的有计划)、非组织化观摩。
2)开展微格教学: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3)进行准们训练:每天、每周、每月都进行回顾,有效地指导课堂作业,有意义地呈现材料,布置家庭作业。
4)反思教学经验:波斯纳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26.教师职业压力+如何应对(改善)
压力:教学质量压力,工作负担压力,角色职责压力,工作聘任压力,学历和职称压力。
应对:1)合理作息,科学用脑:用脑适度,避免过度疲劳。
合理用脑,避免过分单调。
选择最佳时间,提高大脑功效。
2)加强锻炼,劳逸结合: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加强营养,保证供需。
丰富活动,改善心境。
3)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锤炼坚强的意志品质。
培养宽阔而坦荡的胸怀。
修炼恬淡而明澈的心境。
善用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
教育心理学重点整理
一 名词解释。学习 指因经验而获得知识或改变行为的历程,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手段。广义的学习指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合理持久的变化。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有意义学习 意义学习就是把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心理学。第一单元研究对象与内容。五要素三内容。五要素 学生 谁 教师 谁 教学内容 讲授什么 教学 通过什么 教学环境 在 下 三要素 学习过程教学内容评价 反思过程。第二单元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史。1 初创时期 20世纪20年代以前 1 裴斯泰洛齐 瑞士 第一次提出 教育教学的心理化 之思想。2 ...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整理
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 学习基本理论 具体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 教师心理教学系统包括 学生 教师 教学内容 教学 教学环境。活动过程包括 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评价与反思过程。1 正强化与负强化。正强化 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的效率 给予一个好的刺激 负强化 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 不愉快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