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东师大创造心理学作业

发布 2022-10-16 16:01:28 阅读 1931

这时,丙提出质疑,他说:用乙的算法,若需提前6天只能修完,60÷(7-6)=60米,60+60=120(米),即1天只能修120米,而公路全程有420米,是不可能提前6天修完的。教师表扬丙敢于质疑,并启发说:

我们画个图,结合图形来研究好吗?于是师生共同作图如下:

在(1)中,提前1天用6天修完,只要1天的工作量分成6份,平均分配到6天的工作时间中去,就是说若要提前1天修完,每天就要比原来多修“60÷6=10”米。乙的解法实际上是60×7÷(7-1),这里把“×1”省略了是可以的。

在(2)中,提前6天用1天修完,那么就要把6天的工作量60×6=360(米)都加到1天的工作量中去,即60×6+60=420(米)。

最后,引导学生反思和评价这一段学习过程,有这样几点看法:(1)两种解法都是正确的,甲是一般解法,乙的解法更为简便。(2)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有说不清楚,或者有怀疑的地方要敢于提问,提得出问题是进步的开始。

(3)根据题意作出草图,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

答:本例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的一种思维方式。

创新是对旧的突破。没有发散思维,墨守成规,就谈不上创新。通过发散思维获得多种解法之后,还要运用聚合思维,通过比较,选取最优解。

在本例中,学生赞赏了乙的最简解法,丙未真正理解,持怀疑态度,言语中有反唇相讥之味。我若以此加以否定或让他当众出丑,那对丙的学习激情和批判冲动将是一种残酷打击。实质上乙的解法只是“提前1天”的特例,而丙要寻求的却是“提前n天”的通解,这也是丙的思维中创新的火花。

我在鼓励的同时启发他们用线段图辅助思考,列出算式,这样丙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出解题思路,获得认知与情感上的满足。在创新教育中,老师的宽容态度很重要,没有宽容心,就没有学生的自信心,没有自信心也就会失去创造的内驱力,无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

2.“在欧洲中世纪,受宗教统治的影响非常大,创新被视为异端邪说加以禁止和**,这一时期,提出太阳中心说的哥白尼受到教皇的**,宣扬太阳中心说的布鲁诺被活活烧死,创新之路异常艰难,整个社会不支持创新,对创新形成阻碍,大多都是由历史消极、落后的文化氛围束缚造成的。要铲除创新障碍,就要从认识和营造先进的社会文化氛围入手,重视社会先进文化氛围的营建,在社会上形成开放包容、倡导创新的大气候。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问题?请具体分析。

答:这段话说明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对创新非常重要。社会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以创新为荣,那么创新就会百花齐放。

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因素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外部因素。人的创新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大和知识层次的不断提高,使人们的理念与文化价值观不断更新,而人们的理念与文化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因素变化的制约,直接指导和约束人们的创新行为。

4、论述(共25分)

1. 论述和分析创造性人物的双重性特征。

答:创造性人物在人格上具有明显的双重性特征,即创造性人物不仅具有通常令大多数人羡慕和赞叹的优秀人格品质,而且具有通常被人们忽略的不良人格特征,这种特征甚至在儿童早期就已经表现出来了。

高创造性儿童的心理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具有强烈的内在动机。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内在动机的驱动,才使高创造性的天赋潜力得以有效发挥,做出创造性成就。

二是具有自信和不自满的人格特征。高创造性儿童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和好胜心,喜欢接受具有挑战性和困难的任务,他们的思维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对生活的新经验持更加开放性和接纳的态度,从消极方面说,高创造性儿童的人格问题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方面人际适应困难。

高创造性儿童的显著人格特征是内向、孤僻,不善于与同龄儿童沟通和相处,缺乏归属感。另一方面是情感障碍,尤其是艺术领域的高创造性儿童通常表现出是情绪不稳定,狂躁、敏感的特征。

对高创造人物与高创造性儿童人格特征双重性的研究在教育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高创造性儿童的内在动机应当受到教育者和家长的认可、赞扬和激励。如果教师通过特殊而有针对性的教学组织激发和刺激着天才学生的内在动机,高创造性儿童就得到更好的成长。

其次,应当考虑创设促进高创造性儿童人际互动的教育环境。一般高创造性儿童更愿意同高创造性儿童交往,并从中满足**的愿望,如果学校能够有规则地把高创造性儿童组织起来开展他们感兴趣的**性活动,这不仅有助于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内在需求,促进潜力的发挥,而且有助于培养和改变他们的人际互动过程,有助于克服这些学生身上的消极人格品质。

2019秋东师大心理学离线作业

期末作业考核。心理学 满分100分。一 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20分 1 定势知觉 指准备好在特定的情境中知觉到特定的刺激。2 注意的指向性 指人在每一瞬间,它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3 语义记忆 是对学习 概念 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它与一的特定时间没有什么...

2019秋东师大心理学离线作业

期末作业考核。心理学 满分100分。一 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20分 1.智力 所谓智力,是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处理环境的个人的综合能力。2.暗适应 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逐渐区分出物品,人眼对这种感受性逐渐增高的过程叫暗适应。包括 瞳孔大小的变化 视网...

2019秋《心理学》离线作业

期末作业考核。心理学 满分100分。一 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20分 1 定势知觉。答 定势效应是指有准备的心理状态能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向 程度以及方式。随着定势理论的发展,我们不仅可以用定势这个概念来解释人们在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等方面的倾向,也可用这一概念解释人们在社会态度方面的倾向。仪表 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