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心理学复习题

发布 2022-10-16 11:08:28 阅读 3078

公心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人的心理现象包括着相互联系的两个主要方面:心理过程和 。

2.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 和意志过程。

3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年,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 。

4.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 。

5.注意力涣散时的主要表现有:情绪上的变化和。

6吃过苦药之后喝白水,觉得白水是甜的,这是感觉的现象。

7.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就是 。

8.记忆从内容划分有形象记忆、逻辑记忆、 和运动记忆。

9.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是 。

10.凭借直观感知和实际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是 。

11.一种爆发式的、强烈的、短暂的情绪状态,即。

12.应付方式是应激与心理健康的中介机制,对人的起着调节作用。

13.“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经常对外部事物表示关心和兴趣,开朗活泼、不拘小节、善于交际”是型性格。

14.人的气质类型有不同的典型特征及表现,如急躁易怒属yu 。

15.影响活动效率及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就是 。

16知觉的特性包括:知觉的和 。

20.以练习过的动作或操作为内容的记忆称为 。

21.看到天上的白云,将它们想象成草原上的羊群,这属于 。

22.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要求与周围人的方式一致,这种现象称为 。

23.直接推动人们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因是 。

24. 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25.懒惰属于人的性格特征。

26.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其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27.在心理学上,人们把巴甫洛夫及其学派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

28.短时记忆的储存容量有限,大约为个组块。

29.从个体心理活动的倾向性角度,性格可分为和 。

30.情绪状态分为和 。

31.依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划分为。

32.人最常遇到的心理冲突有: 、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 。

33. 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34.诚实、文雅、宽以待人属于人的的性格特征。

35. 是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在大脑中的反映。

二、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也可以说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事实、机制、规律和本性的科学。

2.遗忘:遗忘是指识记过的材料不能提取,或提取时发生错误的现象。也就是说遗忘就是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错误地再认或回忆。

3.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根据预定的目的,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4.理智感:理智感是关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某种认识或追求真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或说是爱真(真理)恨假(谬论)的情感。

5.气质:气质是先天的,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同一般所谓的“脾气”、“秉性”相近。

6.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7.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也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它指在解决问题时,沿着多方向去探寻方法,从而形成多种正确答案的思维。

8.心境:心静是一种平静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9.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其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0.记忆表象:记忆表象指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该事物的形象。

11.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两类,即心理过程与个性。

12.心理发展: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这种不间断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称之为心理发展。

13.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指个人生活适应上所表现的和谐状态,具体地说是指个人内部心理和外部行为的和谐、协调并适应社会准则和职业要求的一种良性状态。

14.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15.兴趣:所谓兴趣,就是意识对一定客体的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

16.学习兴趣:学习兴趣课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所学材料或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间接兴趣是由学习活动的目的或结果引起的兴趣。

17.一般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在任何活动中都要运用到或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

18.意义识记:意义识记是指建立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根据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的识记。

三、事例分析题(请您用学过的有关的心理学原理,分析下列各事例)

1.陈崇德老师起初不愿意当老师,可随着他对教育事业重要性的认识的加深,特别是和学生的频繁接触,加深了师生间的情感,使她立志终生从事教育工作。这是什么道理?

这说明了(1)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在改造周围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自身,改变这人对客观事物的反应,丰富和发展着人的心理。(2)人的心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因为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人们适应并改造客观事物的实践活动也随着发展,在实践中发生的人的心理也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3)现在各界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陈老师通过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认识,从而改变了不当老师的想法,使她坚定了要从事教育事业。

2.刘信勇老师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材施教”。刘老师说这句话的依据是什么?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人人都有不同的情况,所以要有针对性的发展教育。

3.王信勇老师常说:“教师都用红笔批改作业,书中的一些重要词句用黑体字、加重号印刷。这样就容易感知”。这什么道理?

这体现了知觉选择性的因素中的对象与背景的差别的道理。对象和背景之间的差别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就越容易;反之对象和背景之间的差别越小,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就越难。教师都用红笔批改作业,书中的一些重要词句用黑体字、加重号印刷中的红笔、黑体字和加重号作为对象,可以从文章的文字背景中更容易区分出来,以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的视、听、知觉是有选择的,所接受信息的强弱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考,从注意的角度说,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是十分短暂的,年龄越少,注意时间就越短,要让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课本的学习,老师的讲课中,学生是难以忍受的。但如果利用无意注意,在某些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就会不由自主地立刻把自己的感受器朝向这些刺激物并试图认识它。老师用红笔批改作业,书中的一些重要词句用黑体字,加重号印刷,利用了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记忆与学习的效率。

4.李崇德老师说:“实践证明:人在解决问题时,如果过分急于求成,或者积极性不高,都不利于问题的顺利解决”。这是什么道理?

这说明动机是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之一。动机是激励人去解决问题的内部原因。人们对活动的态度、社会责任感、认识兴趣等,都可以成为发现问题的动机,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效果,动机的强度不同,影响的大小也不同。

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在一定程度内,动机的强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动机太强或者太弱都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果。中等强度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

可见人在解决问题是,如果过于急于求成或者积极性不高,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5.一位语文老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起了一首诗标准答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学生的回答是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老师给了一个“×”

请用心理学原理分析老师的命题和标准答案有什么不妥?

6.初三学生:男。

他的突出特点是好冲动,很容易处于极度兴奋状态之中。表情较丰富,兴趣不稳定。对学习非常热情,他感兴趣的书,一口气把它读完,对教材和老师的讲授内容理解得很快,他认为所做的事情是正确的,就决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意见,对不中意的事情,一下子就能火冒三丈,玩任何游戏都非赢不可,如果给他讲道理能够说服了他,情绪也会很快平息下来。

请结合这位同学的具体事例说明其气质类型及特点,并谈谈如何进行施教。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在头脑里形成客观世界的映像过程。这种映像与所反映的客观对象是很相像的,但其本质又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同。心理反映带有主观的特点,是一种主观映像。

心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却是由每一个具体的人进行的,每一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体特点。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和不同的主体状态下,对同种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区别。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产生的主观映像,其内容和发生方式是客观的,但形成的映像是主观的。

心理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2.创造想象产生和发展依赖的条件是什么? p90

1)社会要求和个人创造愿望;(2)知识经验和表象储蓄: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的积累和储备,是创造想象的基础;创造想象是对表象的加工改造,若没有丰富的表象储蓄,有关的新形象是创造不出来的;(3)原型启发;(4)积极的思维活动;(5)灵感的作用。

3.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主要分为哪几个阶段?p133

意志行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阶段。

4.引起无意注意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刺激物的强度:任何绝对强烈的刺激,都会是我们不由自主地引起注意。刺激物的相对强度是指这个刺激物与其他刺激物的强度相比较而言的。

公共心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心理学的性质。一 单项选择。1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 公元前四世纪 b 十八世纪 c 十九世纪 d 二十世纪。2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亚里士多德 b 弗洛伊德 c 布伦塔诺 d 冯特。3 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公共心理学复习题

期末复习题。考试内容为教材1 12章。题型及评分标准 卷面共100分,占期末成绩的70 平时成绩占30 一 填空题 1分 5题 5分。填错 不填均无分 二 解释概念 3分 5题 15分。三 双项选择题 2分 5题 10分。少选 多选 错选均无分 四 判断正误并改错 3分 5题 15分。错误的要改正,...

广告心理学 复习题

广告心理学 复习题。一 名词解释。1 无意注意 无意状态下对广告的注意在心理上称为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任何准备,没有预定的目标,产生心理活动的一方也不需要做什么努力的注意。p32 2 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感觉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系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