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学

发布 2022-10-16 00:06:28 阅读 8006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a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2、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b

a.情绪; b.情感;

c.心境; d应激

3、注意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c

a.指向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调节性;

c.集中性和指向性; d.集中性和选择性

4、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个案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方法是( )c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5、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将客观事物知觉为一个整体,这是知觉特征的什么属性?( a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6、格赛尔通过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发现( )a

a.在个体生理成熟前的早期训练对于最终的结果没有多大作用; b.在个体生理成熟前的早期训练对于最终的结果有一定的作用;

c.在个体生理成熟前的早期训练对于最终的结果有较大的作用; d.在个体生理成熟前的早期训练对于最终的结果起决定作用。

7、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方显成熟的,这表明心理发展具有( )的特点。b

a.不平衡性; b.方向性与不可逆性;

c.个体差异性; d.发展的关键期

8、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 )b

a.集中性与分散性; b.连续性与阶段性;

c.平衡性与差异性; d.方向性与可逆性

9、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这是哪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 d

a.投射作用; b.否定作用;

c.升华作用; d.补偿作用

10、“化悲痛为力量”是以下哪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 a

a.升华作用; b.退化作用;

c.合理化作用; d.投射作用

11、流行于80年代,并在我国90年代引起教育界极大关注,被认为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的学习理论是( )d

a.意义学习理论; b.发现学习理论;

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2、( 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由感官觉察、注意、辨别、转换、记忆等内在的心理活动以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过程。d

a.意义学习; b.行为主义学习;

c.建构主义学习; d.信息加工学习

13、在教学中为了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应该应用( )使学生在学习和思维中将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从本质属性中剔除,更好地掌握概念间的因果联系。b

a.基本原理; b.变式;

c.概念; d.教材结构

14、( 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d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奖惩; d.自我强化

15、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 )使学生将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有效用于新问题的解决。d

a.理解; b.操作;

c.形成表征; d.学习的迁移

16、人们常说的“一己之心,度人之腹”表现了社会知觉的哪个特征?( c

a.选择性; b.显著性;

c.投射性; d.两极性

17、社会心理主要是通过哪个方面表现出来的?( a

a.社会行为; b.社会**;

c.社会潮流; d.社会传统

18、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愿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倾向被称为( )c

a.亲和行为; b.人际交往;

c.从众行为; d.社会行为

19、生活中所谓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反映了哪一种知觉印象的效应?( b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刻板效应

20、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实现和发展的基础是( )a

a.人际沟通; b.人际交往;

c.亲和行为; d.人际关系

21、我们对见义勇为的行为往往会感到敬佩,对自私自利的行为会感到鄙视,这是一种( )b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2、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及其所引起的内心体验即( )b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3、道德品质形成和转化的前提与基础是( )a

a.醒悟; b.遵从;

c.转变; d.巩固

24、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好孩子”的道德取向属于( )a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道德水平

25、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大学品德教育实践中应注重( )d

a.自我熏陶; b.道德灌输;

c.制度约束; d.榜样作用

26、心理辅导员对在辅导过程中影响辅导关系的语言、行为、情感、不平常的心理状态,予以敏感地察觉和单程的沟通与处理的技术是( )b

a.共情技术; b.立即性技术;

c.具体化; d.内容反应

27、在团体心理辅导的团体发展的四个过程中,其活动主要在于增进团体之间的信任,加强团体合作的阶段是 ( b

a.初创阶段; b.过渡阶段;

c.工作阶段; d.结束阶段

28、准确觉察他人的内在世界并恰当的表达出自己对对方情绪与意图的感受、理解与尊重的技术是指( )b

a.情感回应; b.共情;

c.具体化; d.内容反应

29、心理辅导员辨认、体验来访者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中明显或隐含的情绪情感,且反馈给来者,协助来访者察觉和接纳自己的感觉的技术是( )b

a.共情技术; b.情感反应技术;

c.具体化; d.澄清技术

30、心理辅导教师全神贯注地聆听来访者叙述,认真观察其细微的情绪变化,并表达对来访者关注和理解的技术是( )b

a.简述语意技术; b.倾听技术;

c.提问技术; d.澄清技术

31、属于大学教师的一般能力的是( )d

a.学术能力; b.管理能力;

c.语言表达能力; d.想象能力

32、司德菲将教师的成长历程分为( )b

a.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出生涯阶段; b.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缩生涯阶段、更新生涯阶段、退出生涯阶段;

c.入职阶段、高明新手阶段、专家阶段、退出阶段; d.新手阶段、专家教师阶段、职业倦怠阶段、退出阶段

33、大学教师的激励方法有( )c

a.学术考核; b.教学考核;

c.目标激励; d.岗位定级

34、属于大学教师职业角色的是( )c

a.班级管理者; b.心理辅导者;

c.学生指导者; d.学生领导者

35、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激发动机的二个因素是( )d

a.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 b.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c.认知因素与意志因素; d.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36、大学校园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首要影响因素是( )a

a.学校的领导与管理活动; b.学校的宣传与**引导;

c.社会文化的渗透与制约; d.新闻**的宣传与大众印象

37、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是( )d

a.政治观点; b.思想意识;

c.理想信念; d.价值观

38、下列属于社会文化的是( )b

a.学校文化; b.民族文化;

c.企业文化; d.制度文化

39、下列属于校园文化的内核与灵魂的是( )d

a.校园物质文化; b.校园行为文化;

c.校园制度文化; d.校园精神文化

40、广义的文化指的是( )c

a.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 b.历史文化和现实文化;

c.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d.物质制度文化和精神制度文化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 学习大学心理学的意义有( )abcd

a.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b.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发展个性;

c.有助于维护师生心理健康; d.有助于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2、 思维的基本特征有( )ac

a.间接性; b.目的性;

c.概括性; d.形象性

3、 在对待具有不同气质特点的大学生时,作为教师应该做到( )abcd

a.认识到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b.帮助大学生正确评价和对待自己的气质;

c.帮助学生发扬气质中积极的特征,防止和纠正消极特征; d.意识到每种气质类型的大学生都有成才的可能

4、 从性格结构来看,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包括( )abcd

a.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理智特征; d.性格的情绪特征

5、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包括哪几个主要过程?( acd

a.知识的获得; b.知识的表征;

c.知识的存储; d.知识的提取

6、 韦伯发现大多数人都将自己行为的成功或失败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 abcd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和运气; d.身心状况及其他

7、 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的动力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abcd

a.行为的激活; b.行为的定向;

c.行为的维持; d.行为的强化

8、 大学生集群行为的特点包括?( abcd

a.自发与组织并存; b.理性与激情并存;

c.行为目标可大可小; d.易被暗示利用

9、 社会知觉印象形成的效应有哪些?( abc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大学生心理学心理学

大学生心理学 开启大学生活的另一扇门。大学生心理学作为一门阐述心灵的学问,让同学们开始有意识地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与自己的心灵交流。如果说我们生活在实实在在的三维空间当中,那么心理学无疑为我们开启了第四维空间的大门。那里看似是一个虚拟的角落,然而当我们站在那个角落的时候,来反观我们的生活,我们所处的环...

大学心理学

一 名词解释。1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2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性间接的 概括的反应。3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像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4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5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地行为方...

大学心理学

1.去个性化 在一个活动方向和方式较为一致的群体中,有时个人会忘掉自己的个体身份,而把自己等同于群体,把个人行为当作群体行为,在群体中做出独自不敢做的事。2.概念同化 是经定义形势直接向学生揭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学生利用认识结构中的适当观念,理解新概念,从而掌握新概念的意义过程。3.社会制板印象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