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学

发布 2022-10-15 23:49:28 阅读 8314

一、名词解释。

1、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2、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性间接的、概括的反应。3、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像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4、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5、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地行为方式。6、发展的关键期是在动物有机体早期有一个很短暂的时间段对某一特定刺激或对像可以形成一种永久性的铭记。

7、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

8、学习是指一个主体在某个规定情境中的重复经验引起的,对那个情境的行为或行为潜能变化。不过,这种行为变化是不能根据主体反应倾向成熟或暂时状态(如疲惫等)来解释。

9、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问题答案的学习方式。10、自我强化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即自我奖励或自我惩罚。

11、刻板效应也被称为定性效应,一般是指人们根据经验对某个社会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和固定的看法。

12、首因效应是印象形成中最常见得一种心理效应,即“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会对人的认知产生强烈的影响。

13、从众行为是指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愿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倾向。

14、品德不同于道德,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一个人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15、心理健康也称心理卫生。它的含义有三种:一种是描述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一种是表示心理健康工作,再一种是指一门学科。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难以截然区分。

16、共情是心理辅导的基本技能,也是一个知易行难的技术。共情是指能设身处地地从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别人的感觉、需要、情绪与想法的一种个人特质。

17、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使人迅速无批判地接受某种信息,并依此作出行为反应的过程。

1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人的需要由有五个层次构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的这五个层次,由低向高逐级形成并逐级得到满足。

二、是非题。

1、奥苏贝尔认为知识理解主要形式是知识的同化。

2、如“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说的是嗅觉的适应性。

3、遗忘发展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4、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为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5、气质是一个人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点,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

秉性。6、罗马医生盖伦提出了人的四种气质类型:胆汁型、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气质无好坏之分。

年德国哲学家、生理教授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8、生物的最低级的反映形式叫感应性。

9、自然实验法是大学心理学最常用和最适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10、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是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11、认知结构是指个人在感知及理解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心理结构。

12、引导学生合理适度地使用心理防御机制13、合理化作用,即“文饰作用”。(对确认了的过失辩解)14、创造性可以理解为生产出新颖的及适当的产品的能力。

15、发散思维作为创造性的核心,是基于吉尔福提出的智力结构论,发散性思维有三个指标: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16、心理辅导是一项助人的工作,是一种专业。

17、马斯洛认为只有高级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主观效果,才能得到一种鼓舞力量。高级需要(如自我实现需要)越是得到满足,人们就越具有从事这种工作的热情。

18、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把激发动机的因素分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19、期望理**式:激发力量(m)=目标效价(v)*期望值(e)三|、简答题。

1、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那些?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研究法、定性研究法2、谈谈你对心理发展具有差异性的认识。

一个正常个体的发展总是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速度上、最终到达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往往是千差万别的。如有的人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即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即我们平时说的早慧、早熟,有的人发展比较慢,到较晚年龄阶段才达到成熟水平,即所谓大器晚成;有的人对**有特殊的敏感性,有的人却对艺术形象有超凡的记忆;有的人好动,有的人喜欢安静;有的人伶牙俐齿,有的人沉默不语;有的人擅长形象思维,有的人善于理性思维。

3、培养大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方法。

第。一、加强多边协作,形成大学生认知促进的合力。

第。二、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教育,培养大学生自我认知发展意识第。

三、加强思维训练第。

四、重视元认知发展4、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特点。

第。一、情绪和情感体验的内容更加丰富、深刻。

第。二、情绪和情感不稳定,易激动,具有明显的两面性第。

三、情绪和情感表现出内隐性与波动性并存第。

四、情绪和情感体验的心境化。

第。五、爱情逐渐成为情感体验的一个方面。

第。六、高级情感日趋成熟、稳定,并逐渐成为个性特征的一部分。

5、合理宣泄的形式。

一是自我宣泄,即不依赖他人,单靠自己完成宣泄做成。二是向他人宣泄。6、大学生动机冲突的主要类型。

一是双趋冲突,即追求两个同样有吸引力的目标,但有不可兼得;二是双避冲突,即同时面临着两个威胁性的目标,但又不能两个都避免,必须选择一个,这时就产生双避冲突。三是趋避冲突,即对一个目标产生既吸引、又排斥这两种互相矛盾的动机时,会产生趋向于排斥的动机争斗。这种冲突在大学生中是最常见。

四是双重趋避冲突,即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近——回避冲突时,便发生这类冲突。

7、奥苏贝尔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旨在解决概念和命题性知识的教学问题,意义学习就是揭示知识的意义的学习,是在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之间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这个定义代表了意义学习的三个特点:揭示知识的意义就是学习者把知识的客观意义转化学习者自己的心理意义,成为自己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学习是用已有的相关知识(即适当观念)来理解、加工正要学习的新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就是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的过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而不是机械的和人为的联系。

8、归因理论的教育意义。

1)根据学生对学业成败的归因方式可以**其以后的学习动机与行为。

2)学生对学业成败的自我归因透露了教育者所需要的重要信息。(3)长期的消极归因倾向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4)教师的反馈是影响学生归因的重要因素。

9、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1)空间距离(2)容貌与仪表(3)能力与个性(4)相似性(5)互补性(6)兴趣爱好。

10、大学生人际冲突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人际冲突的发生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因为性格不合、利益冲突、生活习惯不同、嫉妒心理、冲动情绪等。还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沟通不畅而造成的冲突。所以,对大学生人际冲突的管理与协调,主要还是对大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提高。

11、品德的心理结构(构成要素)

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是个体心理现象的有机结构。品德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至今还没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但是其中的共同成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12、大学生的品德存在的问题。

一、道德认识比较模糊。二、道德情感比较消极。三、道德意志比较薄弱。

四、道德行为比较差。1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

一是发展目标,二是防治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与潜能,提高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素质,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防治性目标是预防和矫正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心理行为偏差或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14、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特点。

1)网络成瘾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都被上网这一活动所控制,上网成。

为其主要活动,在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到强烈的渴望。

2)上网成为成瘾者应付环境和追求某种主管体验的一种策略,通过网。

络活动可以产生兴奋和紧张等情绪体验,也可以获得一些安宁、逃避甚至是麻木的效果。

3)成瘾者必须逐渐增加上网时间和投入程度,才能获得以前曾经有的。

满足感。4)在意外或被迫不能上网的情况下,成瘾者会产生烦躁不安等情绪体。

验和全身颤抖等生理反应。

5)网络成瘾行为会导致成瘾者与周围环境的冲突,比如家庭关系、朋。

友关系和工作关系的消退和恶化;与成瘾者其他活动的冲突,比如学习、工作、社会活动和其他爱好等;成瘾者内心对瘾行为的矛盾心态,意识到过度上网的危害又不愿意舍弃上网带来的各种精神满足。

6)经过一段时间的控制和戒除之后,成瘾行为会**作,并且表现出。

强烈的倾向。

15、大学教师的职业角色1学术研究着。

2学生指导者(教学教育工作者)3终身学习者4社会服务者。

16、大学教师教育能力的发展途径。

1观摩和分析:通过以优秀教师为主,共同备课、听课、评课,特别是在。

示范课和汇报课中组织和评价,使新任教师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

2微型教学(又称微格教学)—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其教学水平的一条。

重要途径。3教学决策训练。

4教师通过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17、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五个层次构成: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的这五个层次,由低向高逐级形成并逐级得到满足。

马斯洛认为,只有高级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主观效果,才能得到一种鼓舞力量。但是高级需要(如自我实现需要)越是得到满足,人们就越具有从事这种工作的热情。

四、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如何提高和培养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

人际沟通是人们运用语言或者非语言的形式传递信息,交换意见,表达思想、感情和需要的联系过程。人际交往和沟通的需要是人与生俱来的,但是,人际沟通的能力则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2、结合实际,如何维护和尊敬大学教师的心理健康。

大学教师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在于:一是由压力引起的焦虑、抑郁的心理。二是人际关系的不协调。

首先教师自己应该学会倾诉自己的压力与焦虑,教师还应该主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正确认识自身心理特点,增强自身心理免疫力。另外,要加强体育锻炼,如球赛、长跑、太极拳、游泳等,增强体质,保持充沛的精力。参加各种文艺活动,多听**、**一些演出等,保持心情愉快。

保持一种以上的爱好,如下棋、上网、购物等,适当放松自己,也是教师保持良好心态的很好的途径。其次是学校应该关注教师的健康,切实可行地为教师减压。建立一个以人为本,宽松和谐的教师管理机制,以科学实效的考核办法,使教师工作张弛有度,增加趣味性。

领导干部应该经常与教师沟通交流,及时疏导教师的不良情绪。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咨询信箱、咨询门诊等,让教师倾诉心中的郁闷,从而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使教师心情舒畅的投入教学、科研工作。3、试述大学教师应具有的良好心理素质。

第。一、教师的能力:一,一般能力;二,教育能力。教师的一般能力是形成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前提。教育能力包括:教学的能力、教育机智、教育科研能力。

第。二、教师的情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这是教师首要的基本心理素质。第。

三、教师的意志品质第。

四、教师的个性心理特征。

4、如何优化大学校园的心理环境,请结合实际诊断大学校园这方面的长处和不足。

一、建设富有育人寓意的校园物质环境。

二、倡导崇尚学术,重视教学的价值取向。

校园文化的形态结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行为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的呈现形态:有形的(建筑、景观、教室);无形的(传统、意识形态、理想、目标、弘扬的精神文化)5、陈述性教学和程序性教学。

一、概念: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前者是指关于“是什么”的知。

识,后者则是关于“怎么做”或“这么想”的知识。二、表现不同。

三、过程不同。

四、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不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程序性知识的心理表征;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6、结合动机理论,谈如何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1.激活功能2.定向功能3.维持功能4.强化功能。

7、论述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主要措施。

第一,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第二,引导大学生发展积极健康的自我体检,悦纳自我第三,引导大学生增强自我控制,完善自我。

自我意识的概念:是作为主体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它是个性结构中的一个核心成分,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

大学生心理学心理学

大学生心理学 开启大学生活的另一扇门。大学生心理学作为一门阐述心灵的学问,让同学们开始有意识地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与自己的心灵交流。如果说我们生活在实实在在的三维空间当中,那么心理学无疑为我们开启了第四维空间的大门。那里看似是一个虚拟的角落,然而当我们站在那个角落的时候,来反观我们的生活,我们所处的环...

大学心理学

1.去个性化 在一个活动方向和方式较为一致的群体中,有时个人会忘掉自己的个体身份,而把自己等同于群体,把个人行为当作群体行为,在群体中做出独自不敢做的事。2.概念同化 是经定义形势直接向学生揭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学生利用认识结构中的适当观念,理解新概念,从而掌握新概念的意义过程。3.社会制板印象 是...

大学心理学

产生式系统的迁移观主要针对的是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迁移问题。错。团体心理辅导是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的最佳途径。对。大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呈现出比较严重的状态。对。在建构式学习理论中,讲解式是主要的教学方式。错。美国学者司德菲提出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属于一种能力发展模式。错。心理健康教育的防治性目标强调发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