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新课程培训总结

发布 2022-10-13 16:41:28 阅读 3318

本人于某某某某年某月某某日至某某某日参加了某某某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教材培训会,听了某某某某三位专家讲课。我收益非浅,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培训体会:

一、新课程理念的改变。

面向全体学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到课堂中来,提高生物科学培养,倡导**性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时机,使所有的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开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开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索活动,而不只是被动地学习知识,摆脱以往“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促进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让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活动的方式获取了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

二、课程目标的变化。

新教材内容删繁就简,只保存了一些根本领实,即学习根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所必需的事实。这就为教学留下了许多空间,师生能更多地思考、交流与实践。这不仅让学生牢固掌握生物根底知识,更主要的是能锻炼他们的语言、思维和实践能力,即在能力方面加强了对学生实践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三、教材的变化。

新的高中生物学课程抛弃学科体系,综合考虑高中学生的开展、社会开展和生物科学的开展需要,对原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进行删减、增补和整合,精选出三个模块,即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生物3〔稳态与环境〕。三个选修模块除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和发酵工程、酶工程等少数的内容来自原大纲教学内容的选修局部,其余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全新的。选修模块共有14个实验,除“dna粗提取和鉴定”这个实验外,其余13个实验全部集中在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都是全新的内容。

在此根底上,教材采取从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螺旋式上升的顺序,整理和概括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方法、理论以及应用范例等,在认识“是什么”的根底上,更多地**“为什么”和“怎么样”。

2、通过“任务驱动”模式,在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的同时,加强了科学过程技能、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表达情感、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式、实验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与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能根据自己对当时问题、情感、任务的理解,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设想与方案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真正变革。

教材采用“任务驱动”的模式展开教学内容,把将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预先设计的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教学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以及与同伴的合作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建构。如教材每一章的首页都设有一个与本章内容相关的“课题研究”——一级驱动”该课题形式多样,统领全章,与课内外学习有机结合,驱动学生主动**。

而编排在每节课开始的“**活动”,是继“课题研究”之后的第二次驱动。

而研究方案的结果又作为第一节减数**与配子形成中**活动“模拟减数**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的铺垫,学生再结合有丝**的知识和减数**的概念,经过逻辑推理,构思染色体发生变化或减少的环节与过程,设计模拟的材料来完成**活动。这样的活动安排,环环相扣,促使学生主动**,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建构与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活动中加强了科学过程技能的培养,加强了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3、建立了科学方法教育的体系,创设了科学方法教育的途径,为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奠定了根底。科学方法〔这里的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是认识自然或获得科学知识的程序或过程。

科学方法按照适用的普遍性,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个别领域和学科中采用的特殊方法,如生物学科中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标志重捕法、细胞染色法、显微观察法等;

二是自然科学的一般方法,包括感性认识阶段的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理性认识阶段的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逻辑与推理、数学方法、模型方法、系统分析的方法等,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科学抽象等方法;

三是适用于所有科学领域的哲学方法。

另外,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突变论、协同论、耗散结构等现代科学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与科学理论知识相比,科学方法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和更普遍的适用性。教材中落实科学方法教育的途径,主要是课题研究、**活动栏目。

这些栏目通过引领学生分析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案例,体验研究过程的各环节,使学生在分析中得到启示,在实践中逐步领悟到科学方法的奥秘以及科学家的成长就是从这一点一滴的研究起步的。除此之外,教材在分析讨论、技能训练、稳固提高等栏目中也有许多关于科学过程和方法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方法,活泼思维,提高科学**能力。

教材中科学方法教育体系建立的原那么,一是在兼顾学科研究方法的同时,侧重一般方法的训练。如**活动“制作并观察根尖染色体加倍的装片”在兼顾学科研究方法如显微观察法、玻片标本制作法、细胞染色法的同时,侧重一般方法如观察法和实验法的训练。二是一般方法训练采用逐步推进的方式,形成可接受的梯度。

在模块间,《分子与细胞》着重安排观察、实验、归纳等科学方法的活动,《遗传与进化》着重安排假说演绎和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的活动,《稳态与环境》着重安排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的活动〔见表1〕;在模块内,每一方法的训练又有层次性。如“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教材先给学生提供了可供分析的经典实验,通过比拟诺丁、达尔文、孟德尔的研究,分析得出假说演绎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接着,介绍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过程,把假说演绎在研究过程中的应用全貌展示给学生。

然后,学生运用假说演绎方法,通过**两对相对性状间的自由组合机制,升华了对该方法的认识,并逐步内化为自己能力组成的一局部,使学生能在科学活动过程中自觉地运用科学方法来解决科学认识问题。

生物性污染与生物净化”一章,从调查生活中的生物性污染状况进入,最后又回到微生物对生活废水的净化、绿色植被的净化、人工湿地的净化,以及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志愿者。这种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实习和实践的学习方式,也培养了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了他们改变家乡面貌、振兴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教材还注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

生物学原理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如“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一节,安排了**活动“关于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讨论”,期望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转基因生物可能给人们带来哪些利益,存在哪些平安问题,然后用这些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

除此之外,教材还注意介绍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作准备。如课外阅读“双螺旋结构背后的故事”介绍了分子遗传学家的工作以及弗兰克林的献身精神,“水稻专家——袁隆平”介绍了作物育种学家的工作以及对解决世界粮食问题所作的奉献。

四、课堂教学的难点。

1、课堂教学的组织。

1〕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观念要求教学要给所有的学生提供同样的学习时机,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所有学生都能到达《课标》规定的根本要求。面对知识根底差异的学生,特别是选修课上的学生,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才能表达向全体学生呢?

有专家提出如下建议:

精心设计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

课堂提问及练习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全面性;

努力改良教学方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要根据难易程度分级编组。虽然有专家的建议,但在具体操作上仍不乏难度。

1〕**性活动科学既是一个知识体系又是一个**过程,倡导**性学习是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的一个根本理念,《标准》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过程,领悟科学**的方法”。在**性学习的课堂上,教师讲解的时间不多,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独立的自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进行富有创造性的指导。**性学习的指导是一门崭新的教学艺术,他不仅涉及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等教学理论,还涉及组织、引导、指导等方面的技术,如何进行行有效的指导以及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既完成大量教学内容,又腾出时间让学生自主**,这将是**性学习教学组织的难点所在。

对于时间问题,有专家建议:

把完整的**活动和局部**活动相结合;

把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对于**性活动的组织,《课标》也提出一些建议〔详见《课标》实施建议局部〕,但建议归建议,具体操作上仍是困难很大。

2〕教学内容的处理课程标准是根本,教材是在《课标》根底上再创造的结果,任何一本教材都无法适应不同地区的所有学生。同样,我们所选用的教材〔人教版〕虽然对现行教材有一定的继承性,但毕竟有不少变化,比方教材中的完整**性活动过程不一定都适应我们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课标》及学生情况对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取舍。

另外,由于高中教学都要面对高考,因而,如何取舍教材还要考虑高考的需要。显然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也是一个教学难点。

3、实验课的开课率和效率新课程的实验课比重明显增大,实验内容新,完成实验所需的条件较高。受到实验室条件的限制,有些实验内容在短时间内还没法开课,特别是选修1的实验,比方dna扩增需要dna扩增仪,这得在实验室建设逐渐完善之后才能开课。

新课程的学生实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实验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的技能性实验,如观察细胞中的dna和rna、酶及dna的提取;第二类是以检验的事实、概念或原理的真实性为主的验证性实验,如验证植物细胞的质壁别离及复原、观察有丝**等;第三类是以引导学生通过**获得新知识和接受科学方法训练为主的**性实验,如**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别离等。

每一类实验都有其特定的根本程序,如验证性的实验的根本程序是确定论题、获得论据、进行论证;**性实验的根本程序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因而每一类实验活动的完成各有难度,如第一类实验主要难度在于学生操作技能的掌握教学上,每二类实验除操作上难度外,论证过程的教学也需要教师进行科学的设计,第三类实验主要难度在于组织上。显然,要上好实验课,不仅需要教师有较好的实验操作技术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还需要教师有较强组织能力。

这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4、针对学生的课堂教学评价在《标准》所倡导的改革中,教学评价改革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鉴于传统评价方法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情感、态度等缺点,《标准》对课堂评价提出如下建议:

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建立学生学习记录卡;

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中采取不同的评价策略;

对纸笔测验进行适当改革;

根据学生实际操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从多个侧面评价学生的**能力等。这些评价建议中,除对纸笔测验进行适当改革及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进行评价外,其余评价方式都是全新的,因而,在实验内容多、难度大、教材量大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安排时间有机地使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以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促进学生的开展,也是课堂教学的难点之一。

5、选修模块的选修率及课堂效率影响选修模块选修率的因素有:必修模块教学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的影响〔或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认同程度〕、学生对选修模块兴趣程度、选修模块实验开课率、学生对选修模块教学认同度、学科选修广告的的煽动性、其它学科选修模块影响及高考的需要等。可以看出在这些因素中,课堂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

与物理、化学相比,同样做为实验科学,生物实验设备缺乏、实验教学资源紧缺、高考对实验教学的冲击,以及因而产生的对实验教学的长期无视导致的学科教师实验教学经验和能力水平的有限,将严重影响生物学科课堂教学的魅力,从而影响选修模块选修率。

与大纲选修局部教学内容相比,新课程选修模块的内容新、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对于选修模块的教学都是很大的挑战,在短时间内一个教师要适应三个选修模块的教学,困难很大。

生物新课程培训收获体会

六次讲座的收获与体会。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听取了专家学者的教育新理念,学习了不少高中生物知识的纵深 横向的拓展与延伸。这次培训内容很深刻,培训的效果令我受益匪浅。使我进一步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并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点滴滴体会 一 明确新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高...

生物新课程改革培训笔记

一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占良老师对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解读。第一部分前言。一 课程性质。是国家统一规定的 体现国家意志的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的课程设计方案,是全国高中生物课程应当达到的标准。教材编写的依据,教学的依据,评价的依据,考试命题的依据。二 课程的基本理念。1 提高生物科...

新课程培训总结

3.涪陵五中的秦瑜老师师介绍他在教学中的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第二天下午由涪陵五中的秦瑜老师给我们做培训。秦老师算得上是一个年轻有为的老师,不到30岁已经小有名气了。是让我欣赏和佩服的一个老师。今年在渝东南片区的英语赛课上,他是冠军得主,并且胜得让人心服口服。这次他的培训中主要给我们分享了他的三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