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培训讲稿

发布 2022-10-13 15:58:28 阅读 3494

下面我们进行会议的第二个内容——新课程培训。

4月——5月省教科所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精神,进行了各学科的新课程培训。为了积极贯彻上级领导精神,强化课标意识,我们进行县新课程培训。通过教学质量评估发现,大家对课本普遍的比较重视,课程标准的意识比较差,然而评课、说课、议课,讲课、比赛观摩都是基本拿课程标准说话,因为课程标准是魂,课本是形, 教书研究课本没错,但是更好的驾驭课本、驾驭课堂要靠课程标准说话。

所以我们要通过这次培训,大家要强化课标意识。下面由李默老师和我们大家共同学习政治新程标准。

以上是大家对政治新课程培训的学习,下面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历史新课程标准。4月21号召开省历史新课程培训,会议上由历史课标组核心成员、全国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叶小兵进行了精彩的讲座,不仅介绍了课标新版设计的思路和变化,而且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落实对我们做了重要的指导,下面与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从两方面去学习,一、课标新版设计的思路和变化

二、对新历史课标的理解和落实。

总体上来说,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从2023年开始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也是01年颁发的,当时就是实验稿,新课改拉开以后陆续进入实验,到去年也就是走过了10个年头,新课改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经过这段时间也应该总结经验,在这课改10年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把课改推向前进,这是教育部的一个基本部署,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各科启动了对课标实验稿的修订工作,去年基本完成,经过各级领导的审批今年年初正式通过,这就是我们拿到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就没有实验稿了,就变成了一个正式的教育文件。也就是我们以后初中历史教学的纲领性、指导性的文件。其实我们所有的教学到教材的编写,到教学方式一直到考试等等,其实依据的就是课程标准,所以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是我们搞好教学的一个基础。

由于国家教育部对青少年的德育工作非常的重视,所以修订较早,开始于07年。

一)我们先来学习新课标的变化,为什么要变化。

经过学者、专家对实验稿进行了半年多的全国大范围的调研,成就就不说了,主要是总结经验教训,反映上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编排的体例,这是实验稿很大胆创新的地方,把原来的通史采用学习主题的形式进行编写,这种编排有他的优势是没有问题的,但也有它的软肋,使历史的时序性出现一些问题,一些特别重要的史事在专题的形式下很难囊括的;另外从学生的角度,初中小孩一学历史你就让他去学主题式的,让他在基础知识尚不牢固的情况下,就进入到了问题**解决阶段,要求有些过高。

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对课标教学内容的容量和难度提出意见,认为内容较多,问题较大,未能根本解决“难、繁、偏、旧”问题。

第三个就是对课标实验稿的“前言”和“课程目标”提出意见,如:课程性质不明确、目标不具体、文字表达不清楚等。

这是一线老师反映的意见,课标修订组对调研意见进行了分析。

一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是建立在时序性的基础上的,因为没有一个时间发展的这样一个框架的话,历史很容易被隔断,或者被错位,所以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在时序下的重要史事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初中生初学历史,脱离了时序性一下子就进入专题学习,其实不利于掌握基础知识,所以我们要坚持时序性,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

第二个是初中学生是13至15岁的青少年,对他们的要求应以感知为主,应根据历史发展的时序,在了解历史上重要的人和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理性要求。

第三个是减负,一定要在解决“难、繁、偏、旧”问题上继续下功夫,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这就要突出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性、通识性和发展性,精选教学内容。

第四个就是课程改革要与时俱进。10年了我们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方方面面都有快速的发展,历史研究、历史教学也在深入的发展,所以说也应该与时俱进了,跟上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对教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培养有很多方面的指示精神,应该也落实到课程标准的编写中去,也就是要根据时代的要求进行修订。

接下来我们可以思考,实验版六大学习板块:古代、近代、现代、中国史、世界史,设计是合理的,但每一个板块下采用“学习主题“的设计,从教学的角度说存在些问题:

一、限制了史事的选择,容易疏漏重大的历史事件。例如,中国近代史中的学习主题“侵略与抗争”,在鸦片战争后接着说是“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但在全部中国近代史板块中,却不讲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和定都南京等最基本的史实。

缺少太平天国运动,只讲其抗击洋枪队,难以反映重**事。

二、容易割裂历史,使学生难以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例如,中国古代史第三个学习主题是“统一国家的建立”,其中讲到“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第四个学习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其中讲到“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中间只字未提东汉,这样容易给学生造成西汉之后便是三国鼎立的错觉。

三、主题式编排的理性偏强,初中学生在接受和理解上有一定困难。学生在初中阶段若不能掌握最基本的史实,则根据课标撰写的教材中的那些抽象概念很快便会忘掉,到高中阶段继续学习历史便会发生很大的困难。实际情况的反映也证实了这一点。

上面可以说是我们对实验稿的一些反思吧。

下面我们来认识修订课标工作的总体原则:

1、 坚持德育为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渗透到课标中,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好基础。

教育的出发点是德育为先,这是教育的一个基调。思想导向非常明确。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

2、 坚持全面发展,进一步精选对学生全面的发展,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

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3、 坚持能力为重,这是新课改的理念,不光是掌握知识,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发展他的能力这是更为重要的,所以新课改的课程目标-三维目标,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应该继续的推行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好处,另外也要注重学习的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特别是提高学生创新的能力,实践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我们要继续落实的,在这当中特别强调能力的培养。

4、 坚持以人为本,在我们教育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这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认知特征去安排教学的内容,去提出对教学的要求,特别是要减负,控制容量和难度。

5、 坚持与时俱进,把时代的新要求、社会的新变化和学科的新进展及时反映到课标。

有的学科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小修小补,有的变化比较大,我们历史学科可以说是变化很大,不能说另起炉灶,可以说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另起炉灶,头从到尾基本上进行了编写,可以把新旧课标进行对照,老师们特别关心这些变化,下面对这些变化进行简要的介绍:

历史课程标准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第四部分实施建议。我们分别来看他们的变化。

1、 对前言部分的修改。

1) 课程性质:做了较大修改,明清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四大特征。

2) 课程基本理念:更突出了通过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达到“育人为本”、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注重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中,倡导教学方式的创新。

3) 课程设计思路:进行了较大调整。在保持六大板块的基础上,对每一个板块中的学习主题做了弱化,而是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一个板块的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

“点”是具体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使学习内容依据历史的发展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在内容的编制上,精选最基本的史事,展现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

同时,注意与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

2、 对课程目标的修改。

保留课标实验稿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划分,但对这三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了新的表述,使之更为清晰、明确、完整。

如:实验稿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关于知识目标这是没有变化的,就是要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关键就是能力的问题怎么表述,实验稿有这样一个表述,但不是很准确,有地方比较混乱,比如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这些都不是能力,这些应该是方法,其实从能力的概念上,他只讲到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表达的能力,想象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

后面提到的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这些都不是能力的问题了,这其实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这要细推敲就是有些问题了。

我们现在做的把他分成五点,划出点来可能会更清晰。

新修订课标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这是知识目标,增加了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比如科技文化等)

2、 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其实还是与知识有关系,但不是简单的知识点或者是史事,但是这个史事是怎么发生的,我们应该怎么认识,这是历史知识掌握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在了解时序的基础上,要把历史史实放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认识,你才可以认识到它在历史上的地位,换句话说第一点说的是重要的东西,但这些重要的东西不能孤立的去学习,抽象的去学习,没有联系的去学习,脱离具体条件的去学习,第二点是对第一点这些知识生存的表述。)

3、 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第三点还是知识,这些知识是怎么来的,怎么呈现的,可以有多种方式,通过多种资源多种信息的了解来提升后面的能力问题,阅读的能力、观察的能力、想象的能力、)

4、 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第四点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到历史思维的能力)

互动新课程培训讲稿

十二五期间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互动新课程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转变 培。训。讲。稿。培训时间 2012年8月。培训地点 县永和中学。培训教师 晏定林。参训教师 永和镇 岚关乡 老坟嘴乡 小河山乡中小学教师。互动新课程。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转变。培训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章从研究的角度走进新课程。第一节 新课程呼...

小学语文新课程培训讲稿

东苑学校王丽萍。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还有为数不少的课堂教学气氛沉闷 方法简单 过程乏味,缺乏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出现了 虚 闹 杂 碎 偏 的问题。究其原因,源头在备课,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就必然无效,我们花力气研究备课,实际上是 磨刀不误砍柴...

小学新课程理念培训讲稿新

五个专题 一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拥有怎样的学生观。二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观 三 怎样理解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如何建构新课程理念?原则是什么?四 创建适合自己个性的新课程理念。五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你准备如何备课?一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拥有怎样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