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案例。
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年版《化学》,第3单元第2课课时:共2课时,第2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
2)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2.学情分析。
鉴于本单元知识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涉及的实验较少,因此在教学中采用**讨论法、情景教学法、分析比较法与指导学生阅读、组织学生讨论相结合来进行教学。辅以导学案和多**课件,尽量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在教学中,将本节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核外电子排布放在第二课时,这样课堂容量少,学生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及时“消化吸收”。
对重点知识采取学生自主**认知、课件突出展示,教师重点讲解和练习变式重复等方法加深学生印象。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学生通过开展阅读、讨论、推理、交流、总结等活动,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科学学习方法。
3.教材分析。
教材是在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后安排本课题内容,用以循序渐进地进入微观世界,深入原子内部去认识物质构成的奥秘,并且开始从量的角度认识物质世界,这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化学式与化合价知识及化学计算打下了基础。
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同时介绍了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又形象的介绍了原子的大小,以及原子中各部分的大小和运动情况。
第二部分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同时引出了离子的形成、分类。
第三部分介绍了相对原子质量,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书写和使用都很不方便,于是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质量的大小。教材还通过介绍张青莲教授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阅读,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说出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
2.通过画出典型元素(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认识元素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
3.通过对氯化钠形成过程的分析,知道离子的形成过程以及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4.能根据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判断原子、阴阳离子,并能写出一些常见离子的符号。
教学重难点】
重点: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难点:离子的形成过程。
课时安排】 1课时。
评价任务】鉴于本课题知识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涉及的实验较少,因此在教学中采用**讨论法、情景教学法、分析比较法与指导学生阅读、组织学生讨论相结合来进行教学。辅以导学案和多**课件,尽量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评价时着重从以下3方面进行:
1.通过讲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学生能画出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针对目标1)
2.观察图3-12所示的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找出元素的分类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针对目标2)
3. 通过氯化钠形成过程的动画示意图以及学生动作模拟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准确写出常见的离子符号(针对目标)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反思】素材:
漫游原子世界。
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在原子内部很大的空间中围绕着原子核这个小老头不停地转动;我们在飞,却怎么也飞不高。因为这老头长得很特别:虽然占据原子**很小的地盘,却是由中子和质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因此,这小老头也带正电,很有能耐,正好把我们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所以我们很难脱离原子核的怀抱。
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 2
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 2 学习目标 1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了解一些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 了解离子概念,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温故知新 原子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电和核外带电的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质子带电荷。原子核。中子电荷。自主学习 一 核...
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
七家子中学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二原子的结构。时间 2013年9月11日课型 预习和展示年级 九年级。主备课人 常青林参与设计 杨万忠。一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以及带电情况。知道相对原子质量表示的意义,会查相对原子质量。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
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
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 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 阅读了解原子的构成情况,记住原子及原子中各微粒的带电情况。2 会使用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找相对原子质量。二 自主学习 合作 1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和核外的构成。原子核由和构成。2 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吗?相对于原子来说,原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