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发布 2022-10-12 08:32:28 阅读 4161

学习目标]认识物质是由分子等微观粒子构成;认识分子的特性;

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运用想象、类比、分析、等方法加工信息,获取知识。⑶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新课引入]在花园外就能闻到花香,晾晒的衣服不久就会变干,为什么呢?

自主学习]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和原子等。

2、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

3、分子总不断的运动,温度升高,运动速率加快 。

4、分子间有间隔 ,温度升高,间隔增大 。

课堂**]**点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实验3-1 品红在水中扩散。

现象:品红周围出现色,随后品红逐渐向四周扩散,烧杯中的液体最后变成红色。

为了解释这类现象,提出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设想。

现代科学证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够移动原子。

结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粒子构成的。

**点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1、讨论:从下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有关分子的基本信息?

图1: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

图2: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放大十几亿倍)

结论:⑴分子确实存在;⑵分子很小;⑶分子之间有间隔。

2、阅读:哪些数据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分子体积很小?

结论:通常分子的质量和体积 。

3、讨论为什么湿衣服晾在阳光下比晾在阴暗处更容易干?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结论:分子总是在且温度越高,分子越快。

**点三:分子运动现象。

资料】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极易溶解于水,氨水可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实验】将现象记录在课本p49**中。

1、步骤一向40ml蒸馏水中加5~6滴酚酞实验。

现象。结论。

2、步骤二现象和结论是什么?

结论。归纳】

1、步骤一向40ml蒸馏水中加5~6滴酚酞实验。

现象:酚酞不变红。

结论: 水不能使酚酞变红

2、步骤二现象、解释、结论:

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着的。

**点四:几组实验。

实验d、e、f,验证了分子的什么性质?

第一组:混合后50ml水和50ml酒精的总体积 100ml,为什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会减小呢?

第二组:用力推活塞,二氧化氮气体受压,体积缩小。

原因是什么?

第三组:加热塑料袋中酒精,体积变大。

原因是什么?

你能举出几个热胀冷缩的实例吗?

归纳:第一组:混合后50ml水和50ml酒精的总体积 < 100ml,原因:分子之间有一的间隔。

第二组:用力推活塞,二氧化氮气体受压,体积缩小。

原因: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气体分子之间间隔较大。

第三组:加热塑料袋中酒精,体积变大;冷却,变小。

原因: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间隔受热增大,遇冷减小

几个热胀冷缩的实例。

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0ml;②气体容易被压缩;③物质有热胀冷缩现象;④苯分子的图像中有阴影;⑤变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面又会重新鼓起来。上述事实均说明分子间。

小结]本节课我学到了。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和原子等。

2、分子的性质: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

分子总不断的运动,温度升高,运动速率加快 。

分子间有间隔 ,温度升高,间隔增大 。

记忆方法:两小,一动,一间隔。

[针对练习]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2、左图信息能说明( )

a.分子很小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微粒。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氢分子b.氧分子 c.水分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

课后练习。1、从分子的角度看,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的现象—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过氧化氢制氧气同时生成水—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说明了( )

a、 物质是由分子构成 b、分子很小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3、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可表示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b. c.○○d.●○

4、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

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海绵能吸水。

5、对下列生活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改变随温度变化的结果

b.汽车走过能闻到汽油味---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c.气体受压体积缩小---分子之间间隔缩小的结果。

d.蔗糖在水中消失---蔗糖分子向水中扩散的结果。

6、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有( )

a氧气 b.水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7、下列各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分子的是( )

a.空气 b.液化气 c.冰水混合物 d.糖水。

8、碘酒和固态碘中都含有碘分子,它们都能使切开的马铃薯变蓝色,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9、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10、如图,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如图示放在实验台上。

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棉花上(10滴--15滴),a的名称是该仪器的用途是。

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这一实验说明。

答。a的名称叫滴管,用途是吸取或滴加少量的液体试剂。

作用是便于观察酚酞试液的颜色变化。

滤纸上出现红色斑点,且由管口向管内延伸。

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11、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有关问题:

实验ⅰ:盛有少量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ⅰ得出的结论有。

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理由是。

12、用分子、原子知识解释下列有关问题。

在距加油站一定距离的范围内为什么要严禁烟火?

常见的混凝土马路分成许多块,主要是为美观吗?

香水、汽油为什么密封?

水蒸发后化学性质没有变,为什么?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学习目标 认识物质是由分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理解分子性质,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现象。新课引入 在花园外就能闻到花香,晾晒的衣服不久就会变干,为什么呢?学习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后,就可弄清这些问题。自主学习 1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和等。2 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 3 分子总不断的 温度升高,运...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两案一卡

九年级上册化学预学案 课内预学单 主备人 杨锋班级姓名小组。我的疑惑 你预习之后,有什么疑惑?请写下来。当堂检测卡。一级 1 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这一现象说明了。a分子很大 b分子 成原子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隔。2 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性质取决于其自身的结构 b世界由物...

化学九年级人教版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

课题2 分子和原子。1 09江苏省连云港 2008年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地进行了太空行走,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是显弱碱性的水,具有饮用量少 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 排放量少等特点。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隙。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