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1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评估

发布 2022-10-12 08:29:28 阅读 7247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5世纪中期,为我国北方创造了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发展的是( )

a.鲜卑族建立政权b.拓跋珪重建代国。

c.北魏迁都平城 d.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解析:选d。在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前,北魏社会不稳定,处于迁徙与战乱中。

冯太后积极推动和支持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b.改变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c.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d.摆脱社会危机。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改革是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是为了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下列评论中,不符合北魏均田令的是( )

a.均田制促进了荒地的开垦。

b.农民未能从中得到实际的好处。

c.官僚地主土地并未受到触动。

d.土地占有不均的情况仍然存在。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依据所学知识a、c、d三项均属于北魏实行均田令的效果,农民获得部分的好处,故b项不正确。

2012·武汉高二模块测试)北魏孝文帝确立先进生产关系的关键措施是( )

a.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b.迁都洛阳。

c.采取汉族地主阶级的政治制度。

d.改革鲜卑旧俗。

解析:选a。生产关系主要指土地归谁所有,土地产品如何分配,从这一内涵思考,只有a项与此一致,故选a。

2012·扬州高二测试)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革除旧俗的主要措施有( )

易服装 ②讲汉语 ③改汉姓 ④通婚姻。

ab.①②c.①④d.②③

解析:选a。“革旧俗”的对立面即从哪些方面学习汉族习俗,结合所学可知选a。

北魏孝文帝尊儒崇经,兴办学校,讲授儒家经典,其主要目的是( )

a.儒家文化是中国的汉文化。

b.当时的人们喜欢儒家文化。

c.冯太后的影响。

d.适应巩固统治的需要。

解析:选d。改革的主要目的应从推行者的阶级属性方面思考,作为最高统治者,巩固统治则是最根本的目的,故选d。

2012·宁波学业水平检测)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哪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

整顿吏治 ②颁布均田令 ③迁都洛阳 ④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ab.②③cd.①④

解析:选b。关键是弄清“封建化”的含义。

“封建化”主要指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文化等方面的汉化,其中生产方式的汉化又是农业化的过程。据所学知识“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明显符合题意;“颁布均田令”促进了农业化;“迁都洛阳”虽不是具体汉化措施,但体现了政治中心南移,对鲜卑族封建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符合题意。“整顿吏治”不含有封建化的含义。

从中华民族发展的角度看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中最重要的是( )

a.缓和**** b.发展经济。

c.巩固封建统治 d.促进了民族融合。

解析:选d。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角度上看是促进了民族融合。

为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孝文帝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在洛阳建立孔子庙。

b.起用儒家人士。

c.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

d.大力提倡佛教。

解析:选d。佛教当时并非先进汉文化的内容。

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士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范阳卢氏家族。他这样做的根本出发点在于( )

a.缓和****。

b.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士族的联系。

c.平息阶级矛盾。

d.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步伐。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孝文帝通过与汉族士族联姻的方式,把汉族士族与鲜卑贵族的政治命运联系在一起,巩固了与汉族士族的联系。

2012·菏泽高二月考)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了许多“汉化”政策,这些政策能够推行的根本原因是( )

a.改革由皇帝主持,拥有至高无上权威。

b.汉族科技和文化是先进的。

c.孝文帝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d.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解析:选b。“汉化”的实质是先进文明同化少数民族落后文化的过程,从这一视角分析,答案为b。

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受田农民可以纳绢代役。

b.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使商品经济获得高度发展。

d.一直延续到北宋。

解析:选a。a项“纳绢代役”是隋唐时期的措施;北魏时期,商品经济并不发达;唐朝实施两税法时,均田制已无法实施。

把鲜卑族与汉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连在一起的措施是( )

a.讲汉话 b.改汉姓。

c.通婚姻 d.改籍贯。

解析:选c。题目的限定语是“紧密”连在一起,a、b、d三项尽管也会加强两族联系,但“联姻”更紧密。

2012·枣庄高二月考)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 )

a.佛教的传入 b.疆域的扩大。

c.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一。

解析:选c。此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影响。阅读题干抓住“迁都洛阳后”“汉化”,即时间和题眼即可。

2011·徐州高二测试)北魏孝文帝曾大力兴办太学,广招生员,教授儒家经典。这一措施的最重大影响是( )

a.有利于儒学的进一步发扬光大。

b.促进了我国北方地区文化发展。

c.提高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

d.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解析:选d。本题属于不完整表述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现象的准确认识和理解,关键是明确北魏加速政权封建化的措施。

尊儒崇经和兴办学校是鲜卑族统治者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重要表现,从而加速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故d项符合题意;a、b两项均不符合“最重大影响”的要求,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

二、非选择题题各20分,共40分)

2012·南昌高二模块测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年),“徙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

—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2:太和九年(485年),“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魏书》卷一百一十。

材料3:理论上讲,“均田制”依靠的是耕地在纳税农民之间的定期再分配,但实际上究竟有多少耕地进行了再分配,这一点非常可疑。国内形势的稳定造成了人口的急剧增加。

农业人口的增长尤为迅速,与土地资源的增长不相适应,其结果可想而知。多数农民从祖父辈继承的田地数量出现严重不足,这些土地大部分登记为永业田。与此同时,后代皇帝封爵土地日益增多,这样,可供分配纳税农民的土地数量便相对减少了。

到8世纪的上半期,整个“均田制”明显地陷于崩溃。

材料4: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请回答:1)材料1和材料2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共同之处?(5分)

2)依据材料3,分析均田制崩溃的具体原因?(10分)

3)依据材料4,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5分)

答案:(1)按人口分配土地。

2)人口增长过快造成了人多地少、土地分配不足的现象,大量土地日益成为永业田,归私人所有,加上皇帝赏赐土地增多,使得**可供分配的土地总量不断减少。

3)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485年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穷者望绝廛(房舍),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身亡,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授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材料2:(490年)王畿(京师平城)之内,颇为少雨,关外诸方,禾稼仍茂。苟动之以礼,绥之以和,一岁不收,未为大损。

材料3:正光(521年)以前,时惟全盛,户口之数,比夫晋(西晋)之太康,倍而已矣。

材料4:正光后,四方多事,加以水旱,国用不足,预折(预先折算)天下六年租调而征之。百姓怨苦,民不堪命。(注:北魏**于534年)——魏书》

请回答:有的史学家认为北魏的衰落根源于孝文帝“深慕华风,锐意模仿改革……崇尚文治之风,消灭雄武之风”。请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北魏孝文帝实施均田制的原因、结果以及北魏后期的情况,说明上述观点是否正确。

(20分)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阅读理解材料及评析历史观点的能力。孝文帝实施均田制的原因可从材料1中得出,材料讲的是均田制的实施效果;材料4所述是北魏后期**加重对农民剥削的情况。

通过分析四则材料,正确认识北魏衰落的原因。

答案:(1)原因:为解决豪强兼并土地和百姓贫饥流亡问题,稳定北魏统治,孝文帝下令均田,以农为本。

2)结果:农业发展,编户增加。

3)北魏后期,为解决财政困难,**预征六年租调,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致使阶级矛盾尖锐。

4)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北魏衰落是封建化的统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发展的结果,而非孝文帝崇尚文治,消灭雄武之风所致。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单元综合二 第二单元测试题

第2单元商鞅变法。一 选择题 1.下列各项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应是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贵族采用新的剥削方式 私田主人不向国君交纳私田产品 齐国采用 相地而衰征 和鲁国实行 初税亩 a.b.c.d.解析 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经济基础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又导致上层建筑的变化,上层建筑的变化又对经济...

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试题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60分 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英国 权利法案 是对 大宪章 的继承与创新。其 创新 主要表现在 a.限制国王的权力b.确立君主立宪制。c.形成了两党制度d.确立责任内阁制。2.在香港回归时,英...

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练习 单元整合1版含解析

单元整合。一 网络构建。二 典题训练。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 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