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单元综合二 第二单元测试题

发布 2022-07-12 22:22:28 阅读 5929

第2单元商鞅变法。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应是( )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②贵族采用新的剥削方式 ③私田主人不向国君交纳私田产品 ④齐国采用“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实行“初税亩”

a.①②b.①③

c.③①d.①③

解析: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经济基础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又导致上层建筑的变化,上层建筑的变化又对经济基础的变化具有反作用。春秋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这导致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

私田的主人控制私田的产品,不向国君交纳,为了增加收入,一些国家开始实行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此后,一些拥有大量私田的贵族开始采用新的剥削方式。

答案:d2.《史记·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残杀

c.新兴地主武装夺权,奴隶制崩溃

d.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解析:b项反映的是表面现象。c项的叙述是错误的,春秋时期的战争是诸侯国之间的互相进攻,而不是新兴地主的武装夺权。d项叙述与材料中反映的现象不符。

答案:a3.战国时期,各国国君纷纷变法的直接动力是( )

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想称雄天下的欲望

c.阶级斗争非常尖锐

d.东周王室日渐衰微

解析:战国时期,为了在兼并战争中把握主动,避免失败或成为别国兼并的对象,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正是这一动力推动了各国的变法运动。

答案:b4.商鞅到秦国主持变法前,深得魏国丞相的赏识,这位丞相是( )

a.李悝 b.吴起

c.公叔痤

d.景监 解析:商鞅曾投身于魏国丞相公叔痤的门下,等待大显身手的机会,公叔痤非常赏识他的能力,但商鞅没有得到魏惠王的重用。

答案:c5.观察下图,从图中获得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

a.商鞅为了实现变法敢于同旧贵族展开斗争

b.商鞅的变法主张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

c.商鞅变法在秦国得到了一定的支持

d.商鞅变法必然以失败而告终

解析:图中的场景描述的是商鞅同旧贵族斗争的情况,因此a、b两项应是从**中能够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从**中秦孝公和一部分**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明显站在商鞅一边,因此商鞅变法得到了一定的支持。

答案:d6.商鞅变法首先着手于( )

a.发展农业生产

b.废除“世卿世禄制”

c.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

d.普遍推行县制

解析: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富国强兵,为了实现强兵,必须首先实现富国,所以,商鞅变法首先从发展农业生产开始。

答案:a7.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有利于( )

发展封建经济 ②打击旧贵族的势力 ③刺激宗室成员建立军功的欲望 ④强化对基层的管理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废除“世卿世禄制”针对的是宗室成员,明确了这一点,本题就十分容易选择了。

答案:c8.商鞅之死是悲惨的,其悲惨结局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变法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

b.变法失去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商鞅本人具有天资刻薄的性格

d.变法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解析:商鞅之所以出现悲惨的结局,在于变法从根本上触犯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

答案:a9.商鞅变法与秦国完成统一之间的内在联系应是( )

a.变法直接导致了秦国的统一

b.变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c.变法与秦国完成统一无关

d.变法减缓了秦国统一的步伐

解析: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使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这就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答案:b10.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包括( )

只有改革才能求生存 ②只有改革才能促发展 ③只要适应历史发展,改革都会一帆风顺 ④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

a.①②b.②③

c.①②d.①③

解析:商鞅变法是适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然而商鞅的结局是悲惨的,这表明③的叙述是不确切的,将带③的选项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创)用之,遂滋(培育)民与无财(穷人),而敬百姓。

—《国语·齐语》

材料二:春以萸振族(军队),秋以弥治兵……卒伍整于里(乡里)。军旅整于效……(士兵)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

—《国语·齐语》

材料三:划野分民乱井田,有王礼乐散寒烟。

—元朝陈采正《管子》诗

材料四: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史记·管晏列传》

材料五: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假如没有)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披散头发,成为蛮夷统治下的百姓)。”

—《论语·宪问》

请完成: 1)材料一中,管仲采取了何种措施?

2)据材料二,管仲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4)据材料四,说明管仲改革产生的主要影响。

解析:回答第(1)问,要注意材料一中的“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这实质上是对内政的改革。回答第(2)问,要充分理解材料二的内容。

材料二叙述的是管仲对军政的改革,通过改革,士兵的内聚力增强。材料三中的“乱井田”,说明井田制遭到了破坏,“散寒烟”说明分封制度遭到冲击。材料四反映出管仲改革取得的成效,说明管仲改革对齐桓公称霸天下起到的作用及其改革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参***:(1)在整顿旧制的基础上改革内政。

2)改革军制,整顿军队,定期操练。增强了士兵的凝聚力,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3)管仲的改革破坏了井田制,冲击了分封制度。

4)管仲改革,一方面增强了齐国的力量,使齐国不用大动干戈便成就了霸业;另一方面,改革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原华夏族经济、文化的向前发展。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自秦孝公用商鞅计,乃隳(毁)经界,立阡陌。虽获一时之利,而兼并愈僭兴矣。

—《通典·食货一》

请完成: 1)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评价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解析: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材料。

一、二在赞扬商鞅变法,而材料。

三、四在批评商鞅变法。

参***:(1)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占据主动。

2)积极作用:促进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并为秦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消极作用:

造成土地兼并现象,使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强调“轻罪重刑”,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

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春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韩非子》

材料二:“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

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在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杀掉,这也是一种“连坐”。

材料三: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

请完成: 1)韩非子对商鞅的“轻罪重刑”持何种态度?

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有何特点?其直接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对秦国以后的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解析:第(2)(3)两问实质上是考查知识迁移能力;第(1)(4)两问应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史实进行评价。

参***:(1)赞扬态度。

2)“连坐”与什伍相结合。直接目的是强化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

3)商鞅认为“六虱”是其推行耕战政策和富国强兵的大敌,不利于新法的推行。实质是一种文化**政策。

4)使秦朝法律严苛、文化**严重,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导致秦亡的重要原因。

14.比较商鞅变法与此前的李悝变法、吴起变法有何异同点?

解析: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到比较的角度,设置比较项。一场变法,它基本上包括背景、目的、性质、主要内容及影响等几个方面,对不同变法的比较也应从这几个角度进行。

都发生在战国时期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所有制代替的背景下;都是在新兴地主阶级政治、经济实力壮大,与原来的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矛盾越来越深的基础上进行的。②目的相同: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各国统治者都希望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对外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的目的。

③性质相同:都是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④措施相同:

都以法律形式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并且提出了发展封建经济、增加**收入、提高军队战斗力、建立地主阶级统治的措施。⑤结果和影响相同:各国的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旧的奴隶主贵族,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

各国在变法中都对旧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进行了改造,使封建制度在各国得以最终确立。同时各国的变法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在各国变法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蓬勃向上的历史时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试题

一 选择题 共24小题 1.哥伦布曾说过 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有了 要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欧洲人对 这种贪婪的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 a.掠夺 是为了满足欧洲人的生活需要b.掠夺 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c.资本主义生产对于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试题

一 选择题 共24小题 1.哥伦布曾说过 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有了 要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欧洲人对 这种贪婪的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 a.掠夺 是为了满足欧洲人的生活需要 b.掠夺 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c.资本主义生产对于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试题

一 选择题 1.哥伦布曾说过 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有了 要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欧洲人对 这种贪婪的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 a.掠夺 是为了满足欧洲人的生活需要 b.掠夺 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c.资本主义生产对于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