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单元质量检测

发布 2022-10-11 23:01:28 阅读 2921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巩固(共20分,第1~5小题每题3分)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竹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a.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生为虚诞固知一.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莫消长也而卒.c.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纵一苇之所如.d.厕沛公起如.

解析:a项,高/长;b项,把……看做一样/一样;c项,最终/死;d项,到,往。答案:d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月出于东山之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虽一毫而莫取.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d.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解析:d项,均为连词,和。a项,介词,从;介词,表被动。b项,连词,即使;连词,虽然。c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

答案:d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a.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长乐王回深父。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解析:a项,悟—晤;b项,冯—凭;c项,父—甫。

答案:d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白露横江..c.凌万顷之茫然..

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d.放浪形骸之外..

解析:a项,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b项,古义:

到达。今义:①介词,表示另提一事;②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c项,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

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答案:d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d.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解析:a项,动词作名词,其他三项为形容词作名词。答案:a

6.名句默写。(5分)

1俯仰之间,已为陈迹。(2)旌旗蔽空。

《兰亭集序》)

《赤壁赋》)

3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4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5)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

(《游褒禅山记》)答案:(1)向之所欣(2)酾酒临江(3)寄蜉蝣于天地(4)挟飞仙以遨游(5)余之力尚足以入。

二、阅读鉴赏(41分)(一)课内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于是余有叹焉..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d.可以无悔矣..

解析:a项,古义为“单音词连用。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

今义为“合用为一个连词”。b项,古义为“不平常”,今义为“程度副词,很,十分”。c项,古义为“的原因”,今义为“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答案:d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古人之观于天地.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b.夫夷以近.

而无物以相之.c.余于仆碑.

常在于险远.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孰能讥之乎.

解析:a项,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目的,来;c项,介词,对于/介词,在;d项,代词,他们/表反诘的语气词,难道。

答案:a9.下列对节选的语段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自然转入议论,写游洞的心得。b.作者在第一段中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力”“物”。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而其中“物”又是最根本的。

c.第二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d.第三段是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解析:b项,“志”是最根本的。答案:b

10.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1)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分)

译文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4分)

译文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分)

译文参***:(1)因为他们**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广泛。(2)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

(3)这就是今天求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谨慎地选取资料的缘故了。

二)课外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西郊观桃花记[清]朱鹤龄。

吾邑城隍偪仄,独西郊滨太湖,野趣绵旷,士女接迹。.

出西门约里许,为江枫庵。庵制古朴,开士指月熏修之所也。折而南一里,为石里村。..昔嘉靖中,乡先生陆公居此地。陆公治行有声,今遗构尚存,止小听事三间耳。

又南则桃花弥望,深红浅红、错杂如绣者,梅里村也。地多梅花,十年前,余犹见老干数百株,名流觞咏,每集其下,今多就槁。里人易种以桃,争红斗绯,缤纷馥郁,园田..鸡犬,疑非人间。

迤逦而行数百武,为朴园。园中有墩,可以四眺。隆万间,高士张朴所居。张工画,.颇能诗。邑令徐公尝看梅来访,屏驺从,倾壶觞,日暮列炬前导,人折花一枝以归。.

又南数十武,有庵,庵名独木。万历中,忽有梓木浮太湖而来,木广二十围。里人异之,锯为栋梁,结构具足,供大士其中。至此为桃花艳胜处。花皆映水,两岸维百余株,.

艳冶如笑,醉面垂垂,暖晕熏人,落英满袖。为咏唐人“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之句。低回久之,循庵而西,即太湖滨也。

是日晴澜如镜,万顷无波。遥望洞庭西山,雾霭朦胧,明灭万状。坐盘石,灌尘巾,意洒然适也。

回首桃林,如霞光一片,与暮烟争紫,恨无谢朓惊人语,写此景物耳。

吾因是有感矣:昔徐武宁之降吴江城也,其兵自西吴来,从石里村入此,青原绿野,皆铁马金戈蹴踏奔腾之地也。迄今几三百年,而谋云武雨之盛犹仿佛在目。

经其墟者,辄.寤叹彷徨而不能去,况陵谷变迁之感乎哉!计三四十年以来,墨卿骚客相与骈肩而游集也,..今多烟销云散,付之慨想而已。惟此草木之英华与湖光浩皛,终古如故。

盖盛衰往复,理有固然,彼名人显仕,阅时雕谢,而不能长享此清娱者,余犹得以樗栎废材,翫郊原之丽..

景,延眺瞩于芳林。

时同游者,周子安节,顾子樵水,余则朱长孺也。1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庵制古朴制:制度.b.吾邑城隍偪仄.c.阅时雕谢..解析:

制:规制。答案:

a1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每集其下.b.开士指月熏修之所也.c.迤逦而行数百武.d.里人易种以桃.

经其墟者.里人异之.

墨卿骚客相与骈肩而游集也.人折花一枝以归.

偪:同“逼”阅时:过时去:离开。

d.辄寤叹彷徨而不能去.

解析:a.代词,它们,代指数百株老梅/代词,那些;b.助词,的/代词,它,代指梓木;c.连词,表修饰;d.介词,用/连词,表承接关系,可不译。

答案:c1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描写桃花景色的一组是(3分)()

老干数百株②争红斗绯,缤纷馥郁③雾霭朦胧,明灭万状④深红浅红、错杂如绣⑤艳冶如笑,醉面垂垂。

a.①②c.②④

b.②③d.①③

解析:①写的是梅花,③写的是洞庭西山之景。答案:c

1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篇按观游次序组织结构,文章第一句便点明独自一人出游观花的缘由:所居之城窄小,殊少野趣。

b.文章对灿烂、温馨、旷远之山野风景的描绘,表现出一种风流俊雅、文质彬彬的气度,一种平静、淡定的境界。

c.在吴江城西、太湖之滨的温暖、明净的风景背后,隐约潜藏着苍凉、悲愤、痛心,以及对故明盛世的怀念。

d.文中提到了故明嘉靖“治行有声”的道德人物陆公,在“止小听事三间耳”的表达中隐含着缅怀和惋惜之情。

解析:根据文末“时同游者,周子安节,顾子樵水”,可知“独自一人”错。

答案:a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陆公治行有声,今遗构尚存,止小听事三间耳。(4分)

译文2)邑令徐公尝看梅来访,屏驺从,倾壶觞。(3分)

译文3)低回久之,循庵而西,即太湖滨也。(3分)

译文参***:(1)陆公政绩突出有声望,现在前代留下的建筑物还存在,但只剩下小厅堂三间了。(得分点:治行、遗构、止,句意)

2)邑令徐公曾经来看梅花访问,屏退随从,与张朴喝光壶里的酒。(得分点:屏、倾,句意)

3)(我)久久徘徊流连,沿着独木庵向西,就是太湖边了。(得分点:低回、循,句意)参考译文:

我居住的县城地方窄小,唯独西边靠近太湖,开阔,充满野趣,路上游玩的人一个接一个。

出了西门大约一里,是江枫庵。庵的规制古朴,是僧人指月熏修的地方。转弯向南一里,是石里村。

过去嘉靖年间,有名望的陆公居住在此。陆公政绩突出有声望,现在前代留下的建筑物还存在,但只剩下小厅堂三间了。

再往南边桃花到处都是,深红色浅红色的交错,就像刺绣,正是梅里村。梅里村梅花很多,十年前,我还看见几百株老的梅树,名人雅士们常常在梅树的下面集会饮酒,现在这些梅树大都枯槁了。村子里的人用桃树来替换了它们,桃树争着展现红色,芳香浓郁,田园美丽,鸡犬嬉戏,不像是人间。

曲折前行几百武(古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是朴园。园中有土堆,站在上面,可以向四下眺望。隆庆、万历年间,这是品行高洁的张朴的居住地。

张朴擅长绘画,也十分善于写诗。邑令徐公曾经来看梅花访问,屏退随从,与张朴喝光壶里的酒,傍晚拿着个火炬在前面照明,每人折了一枝花回来。

再向南数十武,有一个庵,庵的名字叫独木。万历年间,忽然有一个梓木从太湖上漂浮而来,木头有二十围之广。乡民感到惊异,锯掉它作为屋梁,足以建成一个房子,在房子里,乡民供奉了一个菩萨。

这里是桃花最美的地方。桃花映在水中,两岸有一百多株,娇艳含笑,像一张张喝醉酒的脸,香气熏人,落花满袖。我不禁吟咏唐人写的“向日分千。

笑,迎风共一香”的诗句。(我)久久徘徊流连,沿着独木庵向西,就是太湖边了。这天日光晴明像镜子,万顷水面没有波纹。

遥望洞庭西边的山,雾霭朦胧,或明或灭。坐在盘石上,将毛巾沾上水,洒脱闲适。回头望桃林,像一片早霞,与傍晚的烟气争辉,遗憾自己没有谢朓惊人的语言,来描写这眼前的景物。

我于是心生感慨:过去徐武宁征服吴江城,他的军队从西吴来,从石里村进入这个地方,青青的原野,都是军队曾经驰骋的地方。到现在已经快三百年了,然而当年谋土武将云集的盛况仿佛就在眼前。

经过那些废墟的人,就会慨叹徘徊不能离开,更何况山川地形的变化呢?三四十年来,墨卿骚客结群游玩集会,但是现在这些都烟消云散了,只让人们去回想了。只有草木青青与湖光浩大晶明,自古以来一直如此。

兴盛衰亡循环往复,规律本来就是如此,那些有名的人显贵的**,过时了去世了,不能长久地享受这清雅欢娱的乐趣了,我还能够凭借着低下的才能,游赏郊区原野的美丽景色,眺望芳香的桃林。

当时同游的人,有周安节、顾樵水,我是朱长孺。三、语言表达(9分)

16.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4分)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惟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使书法显得死板②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④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⑤“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答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②承接上文,介绍书法传承的特点,④将书法与现代艺术进行对比,①连接上文,指出书法艺术的缺陷,③以“法度”两字与①衔接,⑤以比喻的手法总结一流书法家的特点。

答案:②④17.把下面的一句话扩展成50字左右的语段,使其更加丰富,要运用比喻、排比、拟人三种修辞中的一种。(5分)

苏东坡穿越千年的时空,向我们走来。

答参***:(示例一:在句中扩展)苏东坡怀亘古之旷达,携百代之洒脱,走南疆北疆,历黄州惠州,把酒临风,高唱“大江东去”,穿越千年的时空,向我们走来。

示例二:在句尾扩展)苏东坡穿越千年的时空,向我走来,向你走来,向他走来,从昨天向今天走来。

示例三:在句首扩展)身系眉州父老的期望,心系海南百姓的嘱托,带着文章太守的英气,带着书画大家的豪气,苏东坡,穿越千年的时空,向我们走来。

四、作文(50分)

第三单元单元质量检测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练习与测试。一 基础巩固 共20分,第1 5小题每题3分 1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b.c.d.解析 a项,高 长 b项,把 看做一样 一样 c项,最终 死 d项,到,往。答案 d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月出于东山之上。此非孟...

第三单元质量检测

一 直接写得数。20分 二 填空 14分 一条绳长米,剪去米,还剩 米。一个数的是21,这个数是。一项工程需要8天完成,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今年产量的相当于去年的产量,把看作单位 1 当a b 时,a b a 书店售出科技书280本,相当于故事书的,售出故事书 本。一个长方形,长米,宽米。这个长方...

第三单元阶段质量检测

时间 45分钟分值 100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十二五 期间,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 资本 技术 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