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单元检测

发布 2022-10-11 18:50:28 阅读 5449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c.人们的觉悟极大提高。

d.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

解析:选a。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故选a项。

2.下面对漫画所反映的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工不同酬应不同,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

容易导致职工收入差距过大。

影响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a.①②b.②④

c.③④d.②③

解析:选d。 漫画所反映的现象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容易导致收入差距过大,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不利于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故①④错误,②③正确。

3.现阶段,我国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这是由我国总体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这是我国目前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这有利于激发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

这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原因和意义,应选①③。错误,按劳分配是我国目前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④与题意不符。

4.2023年10月29日,**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有利于( )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同步富裕。

激发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推动经济发展。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增加居民收入。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②中的“同步富裕”说法错误。

5.深圳市某私企部门主管每年收入如下。

材料中该主管的收入( )

a.主要是按劳分配收入。

b.全部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

c.都属于非劳动收入。

d.既有按劳分配收入,又有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

解析:选b。私营企业中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管理工资属于按管理要素分配,股份红利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因此该主管的收入全部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应选b项。

6.2013 年我国共发行 9 次面向普通投资者的储蓄国债,时间从 2013 年 3 月到 11 月,每月的 10 日都发售一次,每次两期,共计 18 期。居民购买国债( )

a.获得利息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要方式。

b.成为其提高收入的主要途径

c.所得利息是劳动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取得的收入。

d.所得利息属于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取得的收入

解析:选d。居民购买国债所得利息属于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取得的收入,d入选。a错误,因为我国目前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要方式是按劳分配。b、c观点错误。

7.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下列属于劳动报酬的有( )

出租房屋所得。

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

私企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ab.①②cd.①③

解析:选c。②③均为劳动报酬,应选c。①是凭借对房屋的所有权所获得的收入,不属于劳动报酬,应排除。

8.如何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促进收入分配公平,让百姓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成为2023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的一个热议话题,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 )

a.消灭分配上的差别。

b.收入分配上的相对平等。

c.平均分配劳动收入。

d.收入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

解析:选b。本题考查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应选b项。a、c两项表述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9.2023年4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截至目前,重庆、陕西、深圳、山东、北京、甘肃、上海、天津、山西9个省市和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3.2%。这样做的主要意义在于( )

a.贯彻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

b.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维护劳动者权益。

c.发挥再分配机制的调节作用,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d.实现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促进社会和谐。

解析:选b。职工工资属于劳动报酬,属于国民收入中的初次分配,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维护劳动者权益,故选b项。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10.近年来,为了缩小我国居民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差距,我国**采取了提高个税起征点、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国家扶贫标准和城乡低保补助水平等重大举措。这体现了我国( )

a.国民收入分配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b.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c.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d.提高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解析:选b。**通过税收、社会保障制度等缩小收入差距,属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体现了社会公平,故选b项。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11.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下列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做法有( )

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

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

对垄断行业过高的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进行调控。

增加居民消费信心,降低居民储蓄率。

ab.①②cd.②③

解析:选a。增加居民消费信心,降低居民储蓄率是扩大内需的措施,与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无直接关系,故排除④,①正确,选a。

12.《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下列关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效率与公平是矛盾的,无法兼得。

社会公平应建立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

ab.①②cd.②③

解析:选b。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是可以兼得的,③表述错误。①②都是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正确理解。

13.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为此要( )

完善分配制度,形成合理分配格局。

提高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消除收入分配差别,坚持同步富裕。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实现共同富裕的措施,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③表述错误。

14.2013 年我国加大财政投入,将 20 种新农合重大疾病优先纳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范围,并由新农合和大病保险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补偿。这表明( )

我国初次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

国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商业保险提供的是基本生活保障。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们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有利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项。①中的“初次分配”表述错误;④错误,社会保险提供的是基本生活保障。

15.近年来,我国在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费的基础上,又对农村寄宿制学生推出了营养餐计划。农村寄宿制学生能享受到“免费的午餐”,这说明财政( )

a.能凭借政治权力分配社会资源。

b.具有维护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c.能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分配。

d.能缩小社会收入差距,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解析:选b。财政分配是对国家占有的社会财富进行分配,并不是对社会资源进行分配,a错误;c、d与题意不符;b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16.2023年,我国财政收入比去年回落13.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大幅回落,主要受经济增长放缓及结构性减**度加大等影响。可见,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 )

企业效益 ②经济发展水平。

分配政策 ④人均收入。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c。受经济增长放缓和结构性减税的影响,2023年财政收入大幅回落,说明财政收入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影响,应选②③。不符合题意。

2023年12月10日至13日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据此回答17~18题。

17.下列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 )

增加与民生相关的基本设施投入。

给高新技术企业以税收优惠。

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

对保障性住房实行**限价。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a。积极的财政政策表现为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应选①②。属于货币政策,④属于行政措施,都不符合题意。

18.2023年,我国计划安排财政赤字1.35万亿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

a.缩小收入差距 b.减轻企业税负。

c.增加财政盈余 d.促进经济增长。

解析:选d。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扩大财政支出,有利于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故选d项。a、b两项与题意无关,c项错误。

19.2023年**基建投资预算100亿元用于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凸显**财政调整支出结构加大调控用意。“**投资100亿元用于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属于财政支出中的( )

a.科学、文化事业支出 b.社会保障支出

c.经济建设支出 d.行政支出。

解析:选c。本题考查财政支出的知识。“**投资100亿元用于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属于经济建设支出。故选c。

20.下图为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历次调整情况。国家提高个税起征点的直接影响是( )

a.减少聚财渠道,国家收入必将降低。

b.减轻企业负担,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c.调节过高收入,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d.避免重复征税,防止偷税漏税行为。

解析:选c。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可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有利于调节过高收入,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故选c项。a项错误,b、d两项是增值税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增值税改革,继续规范税收管理。据此回答21~22题。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单元检测。班级姓名学号。1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填入答题纸的相应 中 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 牛奶b 糖水c 米粥d 豆浆。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洗涤灵能除去油污,主要是利用洗涤灵的吸附作用 b.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会降低,因为硝酸铵溶...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播种的种子没有萌发,原因可能是 a 外界条件不适应 b 胚已经死亡。c 种子尚处于休眠期 d 以上皆有可能。2 俗话说 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春天,作物播种前要松土,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 a 一定的水分 b 充足的空气。c 适宜的温度 d 适度的光照。3 农民伯伯...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时间 45分钟满分 100分 班级姓名得分。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2分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si c.si d.al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牛奶变质b.食物腐烂 c.冰雪融化 d.蜡烛燃烧。3 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