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培第二次作业 初中化学

发布 2022-09-21 17:41:28 阅读 3691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

标准》强调科学**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内容标准中对各主题的学习提出了**活动的具体建议,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将科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在内容标准中单独设立主题,明确的提出发展科学**能力所包含的内容与培养目标。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作为重中之重。

现有教材中有很多家庭实验,这些实验既活跃学生课余生活,自觉地增长化学知识,又使学生了解到,化学就在生活中,化学现象就在家庭里。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反过来更好地体现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那么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呢?

下面**一些我的意见:

1、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首先,要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任何实验的现象总是多方面的,而且不同的实验其观察目的不同;即使是同一内容的实验由于其出发点不同,说明的问题不同,其观察的重点亦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

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地集中注意力认真观察那些与实验目的有关的物质或现象。

其次,要教会学生观察实验的方法和规律。在观察化学实验时,既要全面细致,又要分清主次,特别要能迅速地发现不易被发现或容易消失的现象,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那些现象相近、易混淆的对象,应指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法找出细微的差异加以区别;对于一些现象不明显,很难把握其色度及其变化的实验,可以采用陪衬观察的方法;对于一些典型的重点实验,或学生易产生错觉的反映现象,可采用重复观察的方式。

由于化学变化是复杂多样的,观察实验时不仅要看,而且要闻,有时还要用手摸。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根据实验的目的,运用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所学对象,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物质及其特性。

观察化学实验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先观察仪器装置,再观察反应物及其变化,最后观察生成物。观察仪器装置时,先观察整体,再找出中心或关键部位;观察物质时,应观察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光泽等;在观察物质的变化时,应注意反应进程中发生的现象和特征,如发光、发热、吸热、溶解、熔化、燃烧、生成气体或沉淀、颜色改变等。

观察后要及时、准确的记录观察所得的现象和数据。

最后,要指导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的观察,联系已掌握的知识,通过分析比较,找出物质的特性、变化规律等,把观察与思维结合起来。感知总是和思维联系起来的,整个观察过程都包含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如学生在做完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后,只得出“反应很剧烈”的结论是不够的。

;从钠可以用小刀切开,联想到它的硬度小等。把观察到的现象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现象到本质来认识物质,达到实验的目的,收到应有的成效。

2、 注重对实验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学生进行科学**必须要有科学的**性思维。良好的科学**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逻辑性、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的目的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性地主动求知,这是学习过程的一种质的突破与飞跃。

**式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时空,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题、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并将化学学科的各部分知识、技能、技巧相互渗透、融会贯通。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以培养、发展学生的**性思维。以教材“燃烧的条件”为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提出问题:燃烧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那么应具备哪些条件才能燃烧呢?

2、提出假设:由于学生对燃烧这一现象非常熟悉,联系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纷纷猜想问题的答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猜想一:要有可以燃烧的物质(可燃物)。

猜想二:要有氧气。

猜想三: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在学生提出各种猜的问题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如下合理的假设。

假设1:三个条件只需满足其一就能燃烧。

假设2:三个条件要同时满足才能燃烧。

假设3:满足三个条件中的其中两个就能燃烧。

3、制订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让学生制订详细的**计划,就上述的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在实验中给予一定的指导。

实验一: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的白磷,观察现象。

现象: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薄铜片上的红磷与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

实验二:用导管对准上述热水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的氧气,观察现象。

现象: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

4、解释与结论:要求学生对所做的实验进行总结,从实验所得到的事实可以证明,燃烧的条件是:①氧气(或空气)②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③可燃物。这三个条件应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引导学生亲身参与科学**,让学生在“做”科学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的体验,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让学生成为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体验**过程中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创设化学实验情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实验**问题主要是书本知识的升华,通常也应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验证性实验与探索性实验的区别在于:前者根据已学到的化学知识,用实验来验证其正确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后者是通过模拟发现知识的过程,使学生了解怎样解决需要探索的问题,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的状态。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不仅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关系,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索,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探索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精神。

**精神是指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挑战,敢于付诸**行动的精神状态。要培养**型人才,最重要的是在于如何创设一种有利于激发人的**动机和发挥人的**潜能的学习情境。 怎样才能创设一种宽松、活泼的学习情境呢?

教师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1)允许学生打断教师的讲话或对教师的观点提出评价,随时讲出自己的**体会或好的解题思想方法;(2)容忍那些与众不同、行为古怪、有独创性的学生;(3)鼓励学生指出教师的不足,修正教师的错误,超越教师;(4)有计划地提出问题,有意识地设计错误,让学生去发现、去**,创设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氛围。

5、设计多种参与方式,培养科学**习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通过独立学习、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使自己发挥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多让学生各抒己见,多听学生意见,与学生配合,达成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学习习惯,锤炼学生自主**品质。

最后,在**的过程中,切忌设计一些在化学能力范围内很难完成的问题让学生去**,这样不但浪费时间,同时也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现有教材中有很多验证性实验,教师可在教学中将其设计为一个个小的可行性**实验,祖师学生主动去**以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让学生成为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利用循序渐进的**性问题的**过程来让学生充分体验**过程中的乐趣。

初中化学国培第二次作业a

要解决的问题是 如何使化学课更加生动易懂。要突破的难点 化学虽然是九年级才刚开始接触的学科,但作为新学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比较浓厚,但是由于化学学科的知识点杂而多,概念抽象,宏观 微观反差大并且难以难懂,不易掌握。因此化学课很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提不起精神,从而使学生对化学学科失去学习兴趣。预期...

2023年国培计划初中化学第二次作业

国培2012初中化学第二次作业。活动内容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金属 6.1奇妙的金属性质中 活动 金属有哪些化学性质分析 1 该实验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是什么?答 该实验有如下教育功能 一 教育学生通过实验研究,认识 了解和掌握金属三方面的化学性质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重要基础,化学实验对于初中学生认识...

初中数学国培第二次作业

聚焦 如何准确的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是初中课程中的一个难点,根据全等三角形来求解的题型也多。种多样,然而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找两三角形全等时总是找错三角形。归结原因有以下三点 1 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有些欠缺 2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弱 3 学生缺乏相关方面的训练。这次就以这三点谈谈我的看法...